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对自由主义在中国百年境遇的思考

对自由主义在中国百年境遇的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对自由主义在中国百年境遇的思考

"

[论文关键词]:自由主义 历史境遇 近期态势原因 思辨

一、自由主义在中国的流变态势

二、自由主义为何难成主导思想

(一)时代向社会各个领域发出了救亡图存的威严命令。从所周知,当时光流至19世纪中后期,曾创造了辉煌历史的中华民族却进入了一个灾难深重的悲剧时代。东西方列强在中国大地上的猖獗横行,使世界东方这一泱泱大国陷入了被瓜剖豆分的空前浩劫。面对着这种行将国破家亡的民族惨剧,举凡有民族良知的中国人无不深感切肤之痛,整个中华民族也发出了求亡图存的悲壮怒吼。在这种特定情势下,时代便向社会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各个领域发出了威严的命令,要求一切服从救亡图存,一切为了救亡图存。而掌握着国家命运之舵的统治阶层甚至相当多的人们,又都认为在这样一个非常的年代所需要的是高度集中的威权政治和血与火与剑,因此自由主义当然不可能成为时代的主话语。

(二)自由主义被认为不是国家求强的最佳选项。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位有影响的自由主义者严复,他之所以要从英美模式中引进自由主义并竭力加以宣扬鼓吹,虽然也是为了救亡图存并使祖国早日致强,但面对着信奉专制甚至独裁这一威权政治的执政者,面对着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儒教思想和后来的日德极权模式、苏俄革命模式的强力影响,严复为使国家致强而发出的自由主义呐喊显然是太微弱了。于是,自由主义便不得不退居于非主流地位甚至一度陷入被严重边缘化的境地。

(三)缺乏市场经济,法制基础与民主政治的支持保障。西方的自由主义是基于市场经济与法制社会的一种政治哲学思潮,其根本目的是致力普通个人的普通幸福。民富、公正、人权、自由、民主、共和、程序、法理等等,是自由主义思潮常用的重要关键词。但正是在自由主义这样一些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上,以严复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自由主义者和以胡适为代表的第二代自由主义者以及其后的自由主义者们,都不同程度的进入了误区。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虽然比较接近西方的古典自由主义,并在关于开矿山、引外资等方面的论述中也体现了一定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但他却更多的把自由主义当成了国家求强的手段,而没有充分注意到自由主义致力于个人幸福这一本质内容。他虽然也抓住了古典自由主义致力于增加国民财富这一面,却没有把它上升到经济自由、政治民主这一层面。作为中国自由主义第二代代表人物的胡适,从一开始就对古典自由主义学说中关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信心,他热衷的是一种社会自由主义,并对英国工党的反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颇感兴趣。他高唱的是民主、科学和个性解放,却从不强调经济自由和代议政治。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严复等第一代自由主义者,还是胡适等第二代自由主义者,当他们先后为自己所信奉的自由主义而奔走呼号的时候,中国既无一个发育良好的市场经济体制,更无一个健全的法制社会。在一个以垄断经济、独裁统治和人治模式为主的国家里面,自由主义的实现只能是一场梦幻。

(五)以儒教为本位的传统文化思想与自由主义思潮有尖锐矛盾。中国的儒教和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彼此虽有某些相通之处,但它们毕竟分属两种根本不同的传统,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有矛盾和冲突发生。如在政治精神方面,中国的儒教非常强调君、臣、民之间尊卑有序的等级关三、自由主义在中国为何挥之不去系,而西方自由主义所追求的则是自由、民主和平等。中国儒教在国家治理和公共事务管理上,所表现的是一种明君贤相清官的政治想象,即孔子所说的“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种明君贤相清官的政治构想,仍然具有明显的威权性质。正是从这种意议上讲,中国儒教虽然强调以民为重,但这仍然是一种由政府本着安民抚民目的来行使政权的路线,而不是自由主义所主张的主要靠人民来伸张自己利益要求的路线。尽管民本思想的提出在中国儒教文化自身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它与自由主义所追求的民主政治显然是有很大差异的。这些差异的存在,必然使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与中国的儒教思想的冲突难以避免,并在有些时候和某些方面会表现得相当尖锐激烈。虽然中国的儒教文化显得有些老态龙钟,但它对中国人和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支配作用和巨大影响却是不可低估的。自由主义面对着实力强大的儒教文化,自然显得势单力薄,难以抗衡。"

三、自由主义在中国为何挥之不去

在中国,自由主义虽始终未能居于主流地位,但它始终顽强存在,从未销声匿迹,并以潜滋暗长的方式持续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进程。只要一有合适的环境气候,它就会顽强地探出头来,甚至高高的浮出水面。自由主义在中国这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状态,自然有它相当深沉的原因。

(一)它体现了契合民心民意的理想诉求。自由主义的本质是致力于普通个人的普遍幸福,努力使社会臻于善美和谐,同时也具有经民富而实现国强的价值取向。这种民富国强至善的价值取向,显然是深合中国民众心理的。由于自由主义的核心内涵体现了中国民众一贯的,普遍的和强烈的意愿诉求。因而能在他们心中产生强烈的对位效应。

(二)它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力量。在中国,顽固的封建文化思想并不会随着封建帝制的崩溃而一起消退,它仍然在深层上影响着国家的政治实践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教育活动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因此,反封建的任务也就必然相当艰巨和漫长并需要一种广泛联合的长期作战。自由主义凭着其对人权、自由、民主、公正和个性解放等关键词的呼唤与张扬,必然成为对封建主义的有力冲击和对民众现代意识的着力建构,并会从特定角度推进着中国的文化转型、政治变革以及走向现代的历史步伐。

四、自由主义在中国的近期态势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超级沙发
梦想
相信自己没错的!
即“小气”又“大方”的人
小路
自由•渴望
好朋友!
人生短暂
真理永在人心
假如我是科学家
小小电视迷
世界之窗游记
回老家钓龙虾记
“找回自我”
感谢书籍
浅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素质教育
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
课堂里的脑科学——给教师的12条建议
论数学建模教育模式探究
浅析我国民营电视发展的市场前景(1)
论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及其基础
浅论网络对初中生不良影响的对策分析
关于黑龙江省初中、小学“控辍”情况的调研报告
服装设计中模糊性的审美追求
灾难报道中的新闻自由与新闻自律(1)
浅析新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创新特点
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问题的探讨
关于影视作品中价值观问题的思索(1)
电视叙事声画一体论(1)
演员的专业技能训练与文化艺术修养的必要性
《落花生》教学笔记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六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落花生》一文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落花生》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
《落花生》造句训练示例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二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四
《猫》教学设计之五
《燕子》教学片断设计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五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一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