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警惕人文教育的缺失

浅析警惕人文教育的缺失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析警惕人文教育的缺失

"

论文关键词:人文素质 学校教育 教书育人

论文摘要:学校教育一般人认为,就是技能教育、知识教育,但无数的案例已经证明没有人文素质做底蕴,再好的知识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来说都无济于事。几乎所有的老师的工作重心,其实都在培养学生怎么就业上,而严重忽略了人的素质的另外构成——人文素质。学校教育只有三年或四年,但如果不认真对待,就会给学生带来一辈子的不良影响。如何加强学校的人文教育,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案例一:2007年5月的一天,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视频:坐在教室一侧戴着耳钉的男孩先对着镜头,“这就是地理课”,画面中的一个声音说。随后“耳钉男”走上讲台,伸手要摘掉老师的帽子。老师像有所防备,迅速将帽子放在了衣兜里,“耳钉男”则回到了座位上。此过程中,老师讲课的话语没有停止。学生们不停地尖叫和骂着脏话。另一名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拾起一个塑料瓶向老师掷去。 这两则消息,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深思。“耳钉男”对于自己的老师竟然用泯灭人性的手段肆意侮辱,这是对我们教育效果的极大讽刺。而作为“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老师,为了锻炼学生的创意能力,居然讲解起了如何抢银行,可悲,可叹。一个是学生的无知,一个是老师的荒唐。这样的老师和学生共同折射出了我们的人文教育的脆弱和缺失。

人的素质构成应该有两种:一是技能素质,一是人文素质,两者缺一不可。三国有一个真正活在了人们心目中的人物:关羽,他武功高,讲忠义,两种素质都具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吕布,天下第一的武艺,本应赢得当时以及后人的尊敬,可是,因为其不讲信用反复无常小人之心最终遭到了罗贯中和后人的鄙视。人在社会上其实就是展现了这两种素养,那么在我看来,更重要的算是人文素养。学生在算题的时候可能慢了些,英语单词记得有不那么准确,或者专业技能要到社会上才能真正提高和完善,但在人文素质上一旦丧失或残缺不全,那就几乎宣告了这个人整体上的失败。学校教育强调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学动画的,得具备制作动画的能力;学广告的,得具备创意制作设计的能力;学新闻采访的,得具备写作摄影等能力等。许多高校的课程都围绕培养和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设置,人文素质则靠一些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等自然事件随机培养,有些学生由于性格等原因其实是游离于学校活动之外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不能使学生成为高能低质的社会竞争者。早年在云南大学出现的马加爵事件就是个有力的证明,以知识能力来判断他,他应该是个优秀者。可在他的人格构成里,某些成分的缺失,综合判定他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甚至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在我看来,学校教育首先要保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好人,其次,才考虑培养其成为能人,专业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应双管齐下彼此呼应,厚此薄彼,势必会为人才成长埋下隐患。李俊,一个技校毕业的中专生,一个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电脑爱好者,一个被杀毒软件公司拒之门外的年轻人,荼毒了小半个中国互联网。如果不是地震引发海底光缆故障,那只颔首敬香的“熊猫”,还将“迁徙”到更远的地方。从网络专业的角度看,李俊具备了令人赞赏肯定的一切专业技能,但人文情怀的冷酷以及人文素质的不足终使其成为一名囚犯。听说国内著名公司随即宣布等他出狱后要以百万年薪聘请他,笔者不否定此做法,但提醒该公司应鉴定一下李俊品质方面修葺的完好程度后再做决定。

如何在学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首先,是增加人文课程课时量。在不影响专业课程的前提下,利用教学计划内课时或选修课,给学生灌输做人的思想和理念。其次,一定在评价体系上做调整。对于学生期末评价以及毕业评价不要单一地看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否,还应从品质德行上给予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当然,“处事”能力是看得见的,“为人”似乎不太好评价,尽管如此,也要尽量制定出较为科学的标准,至少给学生传递一个信息,专业能力只是你素养的一部分而已,还有更多的关乎生命本真人只本性的东西需要学生自己自觉修养大力完善;第三,多举办人文方面的讲座。举办讲座的作用不仅在于听过讲座后所获得的积极影响,校园内关于讲座宣传的海报本身就是对人文精神的传递;第四,专业教学也不能忽略人文素养的引导;第五,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影响。传统文化对于真善美的表述和引导会起到特殊的效用,现在无论是大学生还是高职高专学生,对于传统的继承力十分脆弱,价值观渐渐向功利化方向倾斜,快餐文化盛行,做事能力有余,做人根基不深,需要传统文化的介入使其“君子慎其独也”、使其“善养吾浩然之气”等。

提高人文素质的办法很多,需要更多教育界同仁探讨。我们的社会在飞速发展,“发展”指的是经济;某某高中的教学质量很好,“教学质量”指的是学生的考试能力;某某大学的就业率和高,“就业率”指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进入社会以后还要有很长的人生道路要走,学校教育不能只图一时之成就,忽略为学生建立一生强健的人文根基。所以,从国家人才的需要看,从教育的基本规律看,从人格的完整程度看,笔者还是要再次虽无新意却不遗余力地呼吁:警惕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

参考文献: [2]周金声.人文素质:从博于学问到志于成人.河南教育,2008.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春节那场雪
秋天
秋天的颜色
地球啊,你的未来
美丽的象湖
家乡的丹崖山
未来的鞋
犹豫不定的奶奶
桃花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
除夕之夜
烧不着的纸杯
瞧!我们一家人
美丽的秋天
读《英雄人物故事》有感
税收——股权激励的核心问题
关于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浅探
基于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与创新
关于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及建议
整合资源 打造平台 加快版权贸易发展(1)
有关避税行为非法性原因分析
美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状况分析及给我们的启示(1)
论析改革创新促发展——关于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关于荷兰鹿特丹商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国际贸易摩擦新时代与中国经济政策调整(1)
虚拟经济不能离实体经济太远(1)
关于对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再思考
关于城市竞争力及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思考(1)
“以就业为导向”教育模式的理性思考
谈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经营管理(1)
《掌声》教学设计之四
《找骆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之四
《掌声》教学设计之五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之二
《找骆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打电话》
《掌声》教学设计之六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之三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之三
《陶罐和铁罐》片断赏析之三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之二
《陶罐和铁罐》片断赏析之二
《掌声》第二课时
《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