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技工教育客观存在的几个问题

关于技工教育客观存在的几个问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关于技工教育客观存在的几个问题

" 论文关键词:技校 技工 职业教育

论文摘要:文章讨论了在技工教育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客观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我国制造业、服务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解决我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的客观需要。

职业教育经过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新世纪初的低潮期后,自2001年起又呈回升趋势。表现在各职业学校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学校规模逐年扩大,社会热度逐年提高;大学生就业困难,使许多学生及家长对升学的选择更趋于理性化;社会需要大批有文化且掌握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这为技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渠道,高级技工严重缺乏成为当前许多制造企业发展的难题。

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分析,职业教育现状仍不容乐观。客观上存在的问题是:

(一)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重普教、轻职教的情况仍为普遍,造成职教生源很差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根本不会选择技校就读,这是不争的实事。在现实生活中,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许多人把职业教育视为“次等教育”甚至“末流教育”,认为只有普通教育才是“正途”,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技工教育在几乎取消分数线的情况下,招生仍然十分困难。招收进来的学生更是五花八门,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不少学生动不动就对教师说:“是你请我来的!”“学校把钱都退给我,我可以不读了。”

(二)经费投入不足不平衡

在经费投入方面,普高和技校的投入极不平衡,目前技工学校的经费主要靠收取学杂费来维持运转,职教经费主要转移到学生身上来负担。由于认识不足,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不够,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三)技校生的技能训练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就教育费用而言,培养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其投入远比培养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要多得多,仅在技能训练上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才能让他们获得相应的技能。技能只有通过实际训练才能获得。另外,作为一个技校老师,其本身素质不但要求达到普高老师的水平,还要有一技之长,这就是要求老师是“双师型”的,对老师的要求高了,老师们所期望获得的回报相应的也会提高,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技校老师的报酬远远低于普高老师,造成技校老师不安心工作。他们都是有技能的人才,在外兼职就变得不可避免了,这反过来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工作。所以提高技校老师的待遇,让他们能安心教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四)良性循环的培训机制还未形成

一方面舆论界在宣传,技术工人成为“香饽饽”、“高级技工的年薪超过研究生、大学教授的年薪”、“××单位急招高级技工”、“高级技工已成为中国制造业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瓶颈”、“高级技工人才青黄不接”,另一方面,高级技工人才培养机制仍然未能真正形成,高级技工很难从职校培养出来。学生就业火爆仅是一种表面现象,表现在学生就业的岗位技术含量不高,稳定性差,流动性大,只能作为企业廉价劳动力使用。企业许多技术含量高的岗位,技校生难以适应。

为进一步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我认为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举措,改革职业教育。

(一)加强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以创新为宗旨,树立职业教育市场化理念。认清形势,顺应新形势,改变传统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克服目前职业教育改革中存在的浮躁、功利思想,以“贴近市场办职教,围绕搞活做文章”为立足点,树立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理念,创造性地改革和发展职教。以质量为根本,深化教学改革。我们必须以企业和社会为服务对象,把培养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当作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找准提升质量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建立一套有利于提高质量的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以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为企业所需、所用、所重,就是高质量。由此,课程设置要具有针对性,要能够根据企业需求科学设置专业和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达到课程设置精品化。

(二)教学应以文化理论为基础,以技能操作为重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调整文化课与专业课、专业理论课与专业技能课的课时比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加大技能和谋生能力的培养力度,增强学生的改革和创新意识,才能使其以一技之长和良好的职业能力立足于社会。还要培养和造就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认识,扩大学生的眼界,使学生对专业技能由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又由感性认识上升到新的理性认识。专业课教学工作上去了,学生技能得到真正训练,专业素质自然就会得到提高了。

(三)建立职教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

首先政府要每年拨出相当的经费加强职业学校技能训练基地建设,建实训用房,增添和更新设备,始终保持职校设备的先进性,使学生学到的技术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并力求超前于社会。同时还要保证训练过程的经费(材料费)。为建立职教经费的保障机制,从“三个代表”的高度,切实提高认识,加以重视,最好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要规定每年的教育附加费必须有一定比例用于职教,且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对落实不到位的要实行责任追究制。

(四)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增加技校技能指导老师的编制。目前,职教主管部门对职业学校技能指导教师采取“双师型”模式,要求专业课教师在胜任理论教学的同时要获得中级工以上的技能证书,能胜任技能课的教学,这种模式对促进技能指导教师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虽然部分教师已经获得了“双师型”教师的称号,但不能很好地安心于技能教学的岗位;也有一些“双师型”教师由于长期不练,技能退化较快,远不能胜任当前的技能教育指导。同时“双师型”教师模式又很难适应技能集中训练的模式,教师很难抽出一个集中的时间进行技能指导,往往采取的是轮流式、流水式的指导方法,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对于这些现象,一方面要提高技校教师的待遇,让他们能安心于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要增加专门的技能指导教师编制,允许学校从工厂聘请能工巧匠来校作专职的实习指导教师。这些方法无疑会对职校的技能教育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加大推荐就业力度,转变学生学习态度

许多学生上技校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将来毕业能有一份好工作。如果就业前景不明朗,将给学生管理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此学校应加大学生推荐就业的工作力度,积极开辟新的就业单位,以在学生中产生积极影响,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学校应全面贯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这一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素质,保证学生质量,使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社会满意,全力打造技校教育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梁建梅.中职教育生源危机的成因与解决设想.

[2]林苏.大职业教育视角下的高职人才培训.

[3]刘小兰.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刍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夏雨,空中跳动的小精灵
吹“画”
我的课余生活
香烟的自述
一句格言,给我的启示
难忘的第一次
有趣的“吹泡泡”游戏
我的课余生活
会说话的动物
丑小鸭变白天鹅
记一次访谈
我的课余生活
由电脑说开去
青岛之旅
吹画
水锤泵空气罐气体热力学过程的系统辨识
苏州自主品牌增加值全省第一
基于双激光源的水田作业机械导航定位系统电路设计
为什么说“对标”是对战略的最大破坏?
攀西地区烟草节水灌溉技术及应用效果
柳工股份公司品牌价值位列全国机械设备行业第六
春天,让我们更健康
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空间效应分析
17家汽车经销商将首试平行进口
基于球状传感器的无线侦测系统研究
近57年江苏沿海降水量演变特征分析
江苏省太湖流域用水量变化驱动因素研究
“移银联姻”时代的金融业务创新浅析
渭河流域降水时空变化与干旱特征分析
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运营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大理镇二中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桐坑中学2010-2011八年级语文第一阶段测试题及答案
漳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
鲁教版初四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江西太阳中学2010年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鲁教版初四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达标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试题及答案
泸州市2010年中考基础练习试题
黄闸湾中学初三语文期中检测题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自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
广东惠州201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自测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