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宁波地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与分析

论宁波地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与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9

论宁波地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与分析

"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 思想道德 调查与分析

[论文摘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当前宁波地区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及其发展变化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当前该地区大部分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高职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德育建设,并提出了在新形式下,如何加强和改进该地区高职学生思想工作的新思路。

为充分了解宁波地区高职学生思想状况,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宁波地区高职学生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想状况调查。调查范围涉及不同院校的25个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反映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情况。调查主要包括高职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学习状态、个人诚信和法律意识、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就全市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调查反馈信息作一次综合分析,并以此为参照提出加强与改进我市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

一、抽样调查结果情况

(一)宁波地区高职学生思想状况基本良好

1.道德观念

(1)对当前社会道德状况具有一定程度的认同感

调查中发现,我市高职学生互助意识和舍己利人的精神较为突出。当帮助其他同学会使自己受到损失的时候,有50%选择“帮助他,不考虑得失”,有23%选择“帮助他,将来找机会弥补损失”,另有27%选择“帮助他,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当自己的利益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有50%的同学选择“先人后己,无私奉献”。在如今社会道德不景气的状况下[1],这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现象,这说明在我市高职校园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融洽、和谐的。

(2)在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上注重两者的兼容 2.对国家与社会的态度

爱国热情和民族的自豪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反映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个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3]。通过调查显示,我市高职学生的政治思想中,热爱祖国仍然是主流思想。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90%的学生认为尽管中国还很落后,但仍以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大学生爱国意识浓烈。与社会上普遍流行着大学生自私冷漠、只关心自己不关心社会、国家的观点相比较,实际调查结果并没有这么悲观,众多大学生已经明确认识到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所以很关心国家大事,对政治形势具有一定的鉴别力。这充分体现了当代我市高职学生已经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评价政治、社会问题,同时表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家主人翁意识。

3.价值观

(1)对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关系问题的认识趋于多元化

在调查结果中,56%认为“社会价值的实现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26%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18%认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同时实现”。在市场经济的时代,我市高职学生逐渐开始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对金钱、利益的追求也较为突出,90%的同学认为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

(2)人生奋斗的目标更为明确与现实

49%的学生认为上大学的目的就是学习文化知识;44%的学生表示上大学的目的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调查还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精英意识已经转为平民意识,51%的学生把成为合格的建设者看成是自己最理想的人生,35%的学生则把为个人成才看作人生奋斗的目标,而只有14%学生把为出国而奋斗当成自己人生的理想。

总体来看,我市高职学生在价值观上最重要的变化趋势就是努力寻求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积极健康,务实进取成为当今高职学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

(二)宁波地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存在主要问题

当前宁波地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是健康向上的,他们对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持认同态度,遵纪守法、爱护公物、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的优秀传统公德得到了较大的弘扬。但是部分学生出现一些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现象。这些问题主要:

1.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差距

知、情、意、行不统一,在道德要求和评价方面采取了双重标准。问卷调查中,约30%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不好,但可以原谅。人际交往中功利化明显,追求纯洁爱情,但缺乏责任感,约40%的学生认可“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20%的学生认为女大学生“傍大款”是个人问题,别人无需干涉。

2.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对校园集体生活反应冷漠

35%的学生在学习上有“六十分万岁”的思想;46%的学生感觉精神空虚,无所事事,对校园集体活动不感兴趣;50 %的学生对将来就业形势悲观,并伴有焦虑心理。

3.道德责任感有所淡化

在面对社会不良行为的时候,有36%表示敢于挺身而出指责无理行为;50%表示自己内心虽然想反对,但缺乏第一个站出来的勇气;还有14%表示明哲保身,对不良行为决不采取任何反对行为。这些说明我市高职学生更多关注自我,对社会缺乏应有的责任感。

4.心理问题 在调查中还发现,我市高职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很少寻求外援,大多自己独自承受煎熬,有24%选择上网倾诉,只有5%会求助老师。 "

二、加强宁波地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对策

()必须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自尊和自卑的并存造成了较大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高职大学生以考场上的失败者居多[4],学习成绩一般较差,自卑感较强,逐渐产生悲观心理。针对学生这种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不息的优良品格。培养高职大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专职的心理学教师、各级学生管理人员、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心理素质优秀的学生和家长共同为在校的学生搭建健康心理平台,充分利用校园网、校报和广播站等媒体及其他各种途径营造良好的氛围,力求实现预防问题发生和及时解决问题的教育目标。

(二)与时惧进,构建新形势下德育目标体系

以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以当代社会主流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和民主与法制教育;以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知识教育。

高职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5],要建立就业观教育和咨询机构,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目的,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掌握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激发学生爱自己将来的职业,明确自身工作的意义和职责。

(三)多渠道创设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平台

除了课堂平台、丰富多彩而富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平台,还可以依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优势,寻求构建校企合作德育模式的设想和方案,这些实践努力都将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权利义务、平等竞争、民主法制等现代意识的觉醒,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内化,促进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的建立,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要求。

(四)加强网络管理与教育

加强网络管理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道德教育创新的必须。高职应把网络社会环境出现的新情况,增强时代意识,主动占领网络阵地,适应网络载体的运作特点,有效地开展道德教育,创新教育内容、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建设具有高职特点的网络道德教育平台,加强道德教育主题网页建设。

(五)抓好“两课”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当前我市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层面存在的种种困惑与偏差,涉及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诸方面,归结起来最根本原因是对马列理论学习不够,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正确看待,以及他们对自身学习生活变化及人生目标缺乏正确认识造成的。要改变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必须强化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两课”在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要按照16号文件精神,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认真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两课”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教育紧密联系起来。教学中要注意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既要体现理论上系统性,提高学生理性上认知能力,又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热点。要教育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正确认识与看待社会和自身发展中的问题,提高自己的鉴别力。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在思想教育中主体作用和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要通过提问平等讨论等互动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选择能力。同时还应配合‘两课”教学,增开相关的选修课和专题讲座,如人生观指导课,理想成才专题讲座等,拓宽、丰富、延伸“两课”内容。

参考文献 [2]钱昌仿,王娟,掌握高职学生特点切实做好学生德育工作[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报,2005,

(1): 54-58

[3]刘富敏,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待加强[J]现代技能开发,2003,

(3):14-15

[4]于睿,周春鹏,浅谈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德育[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

(4): 505一507

[5]赵明民,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与对策探析[J]河南教育,2007,

(2):43一4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成语比赛
空手而归
做汤圆
红烛
一束菊花寄深情
游中山陵
我要飞
写成语比赛
注意安全
种小鸟
我为妈妈自豪
善待今天
批评
老师,您真好
简析以真实英语教材实施小学转岗英语教师培训
关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探究
试析近十年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试论高校二级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关于“概论”课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初探
试析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
关于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探讨
试析行使教师惩戒权的基本原则
关于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析大一新生贫困认定工作探讨
试论中外合作院校德育现状分析及方向定位
关于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机制及建设路径研究
试析机械专业新生的TRIZ概论教学实践
关于大学生专业承诺研究
关于国外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培训教师的新模式及其启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行路难(其一)》课堂教学实录
《沁园春·雪》有关资料
《诗五首》教学杂谈
诗歌教学贵在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谈
毛泽东与蒋介石的诗词较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
“群童”真的是“盗贼”吗──一堂古典诗歌教学课的启示与思考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堂实录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古典诗歌教学新平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札记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关于《沁园春·雪》的写作和发表情况──咏雪词的写作和发表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