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学生管理工作

浅论学生管理工作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论学生管理工作

" 【关键词】学生管理;亲情管理;新理念

论文摘要:当前许多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都比较注重科学管理,强调制定完善、严格的规章制度,强调定量评价,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还是遇到了很多难题。因此,高校必须创新学生管理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充分重视和发挥亲情因素的作用,使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确立相互认同、相互理解和相互亲近的情感,工作中做到“情”和“理”结合,从而使学生管理工作收到实效。

一、亲情因素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一篇题为《守住亲情》的文章中说:“亲情,人类社会从远古就有的一种最为朴素、最为原始、也最为绵长的情感。”“亲情”在本意上主要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学生管理中体现亲情,首先要营造能够维系和增进“家庭之情”、“亲属之情”的氛围,把这种亲情推及到没有血缘、亲缘关系的学生身上。俗话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亲情管理实质上是在工作中发挥亲情的作用来对学生进行管理,是人心的管理。亲情是一种情感,受情感规律和情感与行动相互作用规律的作用,它是以客观物质世界对认识主体主观心理世界的满足程度为基础的。情感一旦产生,便会对主体产生影响,进而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动机。亲情因素是影响大学生管理的一种重要心理因素。大学生是具备一定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他们有着很强的自我意识、理解与判断能力。学校提出的要求、讲述的道理,他们接受与否,是要经过情感的“过滤”与“催化”的。因此,如果管理人员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亲情联系,学生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愉快地接受管理。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亲情因素的科学运用,将亲情关怀渗透到学生管理环节中,做到师生关系亲人化,让学生在校园里能充分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学校可通过开展系列化亲情活动,挖掘出学生心灵深处真挚的情感,使学生将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爱,对家庭的爱升华到对班级、对学校、对老师、对社会、对祖国的爱,努力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正向心理感受,切实提高其自觉接受管理的实效性。

二、亲情管理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现代的大学生非常有“个性”和“主见”,且情感较为丰富、细腻,学生工作者在管理过程中,要擅于运用亲情手段,积极创设亲情管理的情境,使管理工作取得最佳效果。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以境促情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学生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善于创造良好的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氛围是一种“隐性课程”,对一个人的影响难以估量。不利的氛围,有可能使已有的教育成果逐渐丧失;而良好的氛围,则可能巩固并促进教育、管理作用的发挥。学生管理者要有意识地创造亲情氛围,以求取情境交融、相得益彰的管理效果。亲情的氛围首先体现在管理者本身的外部形象上。在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要采用规范的管理、文明的用语、微笑的服务,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使学生自愿接受管理。

(二)、以情激情

在以往的学生管理中,高校主要依靠目标和制度管理学生,学生无法感受到学校也在为他们着想,为他们服务,从而无法产生亲切感、亲和力。因此,学校在正面要求学生的时候,不应仅仅以规章制度形式出现,管理者要将学生视为一种平等主体,尊重学生的感受,了解学生所需、所急、所想,同时以自身实际行动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与重视,使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亲情,从而使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三)、以言传情

学生管理有好的出发点,还要有好的途径,要使学生感知情、认知情,还必须建立起完整的沟通渠道。学生工作部门要开设学生接待日,创办学生自己的刊物;要积极占领网络主阵地,创立自己的网站,使其成为“代言人”,向学生全面展示学生管理的整体形象。如通过布告栏可向学生公布学生管理规定,反映当前工作的新动向;通过留言板,可以及时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等。通过各种途径达到以言传情的目的,使管理者和学生之间搭起亲情的桥梁。"

三、亲情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一)、尊重、理解、关心:亲情管理运用的基本原则

学生管理工作的对象是人,对人采取什么态度,是能否做好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学生管理过程中,要把尊重、理解、关心学生作为亲情管理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出学生管理中亲情的性质和作用。

1、尊重学生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突出表现在敢想、敢说、敢做上。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往往要求“独立”,不愿意老师和家长过多的束缚。管理者在工作中要注意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做到管理“因材施教”,发挥亲情作用,让学生在友好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管理。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意见和情感等。

2、理解学生是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前提。理解是开启人们心灵之锁的钥匙,是心理相容的一种表现。一方面学生管理者希望学生能够理解自己,支持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学生也希望管理者能够理解他们,认同他们的认知。理解是沟通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两者只有相互理解,才能有利于双方之间的亲情沟通,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才能迎刃而解。

3、关心学生是实行亲情管理的必要条件。关心学生就是对学生的合理需要,通过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来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高校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对他们进行指导与帮助。要经常与学生谈心,解除学生的一些思想负担;要关心学生的生活,特别是贫、特困学生的生活,及时给予“助、补、贷、免”和勤工俭学的照顾;要关心学生的权利,在奖学金评定、先进评选、党员发展等方面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等。

(二)、学生社区:亲情管理运用的重要阵地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学生公寓不仅成为学生释放自我、表现自我、发泄自我的三维空间,也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最佳舞台。公寓内的氛围如何,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养成影响极大。因此,公寓管理部门在学生管理中可运用亲情管理的方法,以全面细致、热情周到的服务促进学生行为的转化。

1、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亲情管理实施的关键

宿舍管理员队伍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者,更是学生生活中的良师益友。面对新一代大学生,管理员只有认知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需求,并据此不断改变工作方法和服务手段,才能适应公寓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由具备较高素质的人群来从事学生公寓管理有着客观上的必要性。高校要加强对管理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培养他们不仅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更要心怀一颗仁爱之心,要视学生为子女、弟妹,工作中要始终站在学生角度着想,真诚关心每一位学生。学生有困难需要关爱时,管理人员要及时出现在他们面前,给予生活上的照应,心灵上的抚慰。当学生之间发生纠纷时,管理人员应及时疏导调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可能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于细微之处体现真情,以亲情感人,以亲情育人。

2、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是亲情管理的重要载体

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是促进学生社区高效管理的有效方式。学校的主人都是当代大学生,文化层次高,思维较活跃,对集体活动充满热情,根据这些情况和特点,学生社区管理部门可以制定以活动来促进工作的方针,对管理工作中的一些要求和管理目标,通过活动的形式传递给服务和管理的对象。可组织如社区文化节活动、文明寝室评选、“我爱我家”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缩短了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学生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已成为学生管理者实施亲情管理的重要载体。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心伤了
我是破坏王
第一次钓鱼
这件事令我后悔
未来的“月亮城”
暑假狂想曲
感动我的人
读《琴声叮咚》有感
可爱的阿斯
我的弟弟
小草和仙人掌 
可爱的小表妹
梦中家园
我家买了一台电脑
我家的“小花园”
论基于ISO9000标准的税收征收管理质量体系建设(下)
21世纪财务管理的环境变迁及其发展趋势
网络化趋势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
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修改章程的讨论
论明清工商会馆的市场化进程
风险投资体系的双重代理与财务目标趋同效应
国有资产在流动中升值
提高我国企业税务筹划水平的思考
关联企业避税的法律思考
投资决策理论中的会计信息需求
增值税转型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于我国税收立宪的建议
中国经济自由度分析
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理论思考
税控收款:税收电子化的“咽喉要道”
《梅花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
《梅花魂》教学设计四
《梅花魂》教学设计三
《梅花魂》教学设计五
《梅花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我的“长生果”》综合资料
《梅花魂》教学设计一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四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一
《梅花魂》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三
《梅花魂》教例片断
《桂花雨》综合资料
《梅花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