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外教育观念的差异和比较

中外教育观念的差异和比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7

中外教育观念的差异和比较

"

论文关键词:中外教育观念;差异;比较

论文摘要:我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基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的不同,在教育的各个层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该文从学生入学的方式、学校的教育策略和办学定位、学校的内部结构、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师资的来源、育人的环境七个方面阐述了中外教育的差异。

建国5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成果辉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贡献了大量各级各类人才。如今,我们已跨入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新时代,因而,教育理念的创新成为首要之义。我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基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的不同,在教育的各个层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由于受种种复杂的社会因素及某些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我国的教育处于相对较落后的状态。笔者曾先后从互联网上查阅了多个国家的教育状况,并查阅了许多资料。认真分析了许多实际情况,初步形成对中外教育差异的一些看法。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1.学生入学的方式不同

中国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考试,而且很多是一卷定终身。考试本身并不坏,但一卷定终身不好。今天中国的高考制度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从某种程度上讲确实扼杀了许多青少年的兴趣与爱好。那么国外学生是如何进高校呢?以美国名校为例,一般要五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参加SAT考试,但考试压力不大,因为一年有7次考试机会,随你什么时候去考,也不管你考几次,直到你满意为止。二是高中实行学分制,至于你是三年学完还是五年学完都可以。三是中学考试的平均成绩要达到B。这不是一张考卷所代表的全部分数,即使你全部答对,也只能得50分。平时如果你做一个航天模型,玩一个能够遥控的风筝,也可以拿25分、30分,甚至对同学的帮助有时也会算分,这样综合起来看你是A还是B。四是考大学要推荐信,特别是要有个性的推荐信。五是学校个别面谈。这就是国外很多名牌大学的“五关”。另外,国外的大学实行淘汰制,宽进严出。有了严格的淘汰制,开多大后门都没用。如果你个人能力不行,即便是开后门进去,也是自讨苦吃,过一年你就得自动“下岗”。所以选择大学还是要与自己的能力相配。

2.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育策略和办学定位,对不同的学科也有不同的要求

纽约的服装学院、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都是世界一流大学,但各家的定位却不一样。不同的学校发不同的音,只有这样才能够奏出美妙的乐章。如果我们都往一个方面挤,就不能奏出动听的乐曲。同时,不同学科对学位的要求也不一样。一个好的高等学校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培养出多少硕士生和博士生。据统计,我国研究生的绝对数量已居世界第三,但最近某地出年薪16万聘请高级技工,却没人响应。所以,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高等学校结构,使之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并能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3.学校的内部结构不同

这一差异导致了学生培养方法上的根本不同。任何高等院校的内部结构都是纵横交错的,纵的方向是本科教学,横的方向是科学研究。不同的学校其内部结构是不一样的。国外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纵向简洁,横向丰富;但一流的高等职业学校纵向丰富,而横向简洁。我国的高校却趋于雷同。对复旦或者北大这样的学校来说,教学的方向不能多,但横向交叉学科、研究的机构可以多。但我国的高中生考入高校,往往被分入几十个不同的系、院,像被领到了一个个窄胡同里面,怎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世界上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都把广博教育放在培养本科生的首位,把专业培训放在次要位置。比如哈佛大学早就规定,学生入学后都要先学七艺,即文化、逻辑、修辞、几何、天文、数学、音乐,后又加上语文、人文、社会、自然。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可以具备思考的能力、清晰沟通思想的能力、明确的判断能力以及能够识别普通性价值的认知能力,而学生分专业是大学二年级之后的事情。这种宽基础、宽专业的培养方式带来了与专业分得太细的培养方式全然不同的结果。例如,在哈佛医学院里就有许多本科学文科甚至学音乐的学生。这在我们这里,简直无法想象。"

4.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不同

5.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在世界上优秀的学校里学生的中心地位一直是不可动摇的。英国的一些著名高等院校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他们很早就实行了导师制,像牛津、剑桥,15世纪开始就实行导师制,使得每个学生都得到关心。“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待点燃的火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把这火种点燃。牛津大学也有句妙语:“导师对学生喷烟,直到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苗。”每个人的火种是不一样的,需要靠同学的力量、靠家长的力量、靠教师的力量一起把不同的火种点燃。复旦大学物理系过去有一位学生书读得马虎,玻璃却磨得很好,老师就发挥他的长处,对他进行鼓励,并不因此限制他。这个学生毕业后,参加了我国最高级的天文望远镜的磨制,他头脑里的火种就这样被点燃了。人无全才,但人人有才,“学校的任务就是发挥学生的天才”。在“以人为本”方面的另一个明显不同是,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投入比例上的巨大差异。1998年,剑桥大学的科研经费为1亿英镑,合13亿人民币;复旦大学当时的科研经费是1.3亿人民币,为其1/10。但是剑桥科研经费的90%是用在人员的工资上,仅用10%购买设备,而复旦的全部科研经费几乎全用在了仪器设备上。试想两校的设备费几乎相等,都有一个相似的实验室,两者的设备也差不多,但剑桥是从世界范围招聘人才,拥有11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两者的科研能力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当然就不一样。

6.师资的来源不同

我国高校的师资多数是学术型的,他们从学校到学校,很多是在同一学校里从助教做到教授。国外一流大学的教授很少“近亲繁殖”。哈佛大学的教授绝大多数是从世界范围招聘来的。对于社会科学、工学等应用科学,很多教授来自政府机关、企业部门。例如,耶鲁大学的工学院院长原是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商学院院长原是美国商业部长,就连原美国副总统戈尔也可以到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授。他们丰富的经历、与社会各界广泛的联系,为大学的教学、科研带来了非常珍贵的资源,他们能发挥一般教授无法替代的作用。在人们的眼光里,教授、院长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从部长、副总统到教授、院长,一点都没有降低身份。

7.育人的环境不同

环境对人才培养十分重要。这里有一个例子,1953年出生的一个男孩,叫安德鲁·怀尔士,10岁那年,当老师在讲商高定理的时候,讲到了世界难题费马大定理,他开始对此着了迷,并立志搞数学。后来他在1985年成了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但是这以后,这个人突然消失了,学术会议也不参加,论文也没有了,别人说他是江郎才尽了。实际上,他埋头苦心钻研了9年,并终于在1994年破解了费马大定理,轰动了全世界。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教育很大。第一,教师很重要。如果在这个人小时侯总是逼他考100分,不启发他的好奇心,能有这个人才出现吗?第二,要有一个宽容的育人环境。一个人能够9年什么事都不做,专攻世界难题,这就是环境给他的宽容!可见,为年轻人创造一个能激发兴趣、产生好奇心的环境,营造一个能够使其静心苦干十几年的宽容氛围是何其重要的事。 知识经济依靠的是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如何点燃隐藏在青年人头脑中的智慧火种,让它燎原中华大地,出现一批又一批富有“梦想、创造性思维、发明”能力的年轻人,如何结合实际创新我国的高等教育,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是能干的小饲养员
书像一位老师-------《大侦探小卡莱》读后感
象棋大战
love piano love mother
奇妙的"牛吃草"
成长-快乐-和谐
一件难忘的事
the four seasonsI all like.(我爱四季)
写给父母的话
污染对人的危害
爱较真的妈妈
同桌的孙悟空-自信-成功
建春门浮桥
鱼化石
乡村
试谈现代课堂“真我”的遮蔽及“无为”教学策略
浅析对数学课前准备的再认识
排除学生成长中的不利因素
感喟真人
论从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看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
论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
浅论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谈体育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从科学概念看我国综合科学教科书的缺陷
探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管理预测
试论法学教育应以实践为导向
关于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探讨
试论课堂奖励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设计
《颐和园》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新型玻璃》的一种教法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珍珠泉》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