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论开发地方特色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 【论文关键词】地方特色;教育资源;开发
【论文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门校本课程。因此,必须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课程资源体系,才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课程体系,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作为一门崭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门“校本化”的课程。因此,如何有效地拓展课程资源便成了当下老师们感到最棘手、最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发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的意义
课程资源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资源的性质和现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生活方式或生存方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前国家只规定了基本的授课时数和课程标准,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参,内容来源于地方和学校的自主开发生成,需要师生走进自然,走入社会,对各种资源进行积极的探究、开发。目前,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及优化问题正逐渐被提到课程改革的议事日程,并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但由于诸方面的原因,综合实践课程还没有体现课程特点、富有地方特色的教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给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开发利用地方特色资源成为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成为课程实施的必需。
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的核心是地方文化。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多样性的、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组成的,而民族文化是由独特的地域文化组成的。因此,有机地开发和运用地方特色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地方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实践探索,无疑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好途径,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及实施,必须与地域文化有机整合,进一步彰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
二、地方特色教育资源开发的目标和方法
1、目标的确定。结合我们各地实际,我们可以将目标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
一、探索综合实践活动地方特色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途径与方法,开发与教育教学紧密联系的课程资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课程资源体系。第
二、以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多样化的资源选择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第
三、促使学校和老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提升课程开发和运用的能力,构建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第
四、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初步探索特色课程资源的程序、策略、方法和途径,形成一些可推广的个案以及经验。 由于对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如何深层次把握地方资源特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性,这是今后校本课程建设实施的重点。作为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珍惜
- 公路
- 单车年代
- 没有翅膀也要飞翔
- 心语
- 相思月
- 自行车展
- 停留在中生代的记忆
- 一米阳光
- 静寞脚步
- 为月而亡
- 听《稻香》
- 我不服
- 唤醒自己
- 成长路上的
-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政治互动性教学
- 让品德融入生活
- 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相关策略分析
- 高年级英语学习不要忽视了兴趣
- 高中历史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研究
-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 初中化学教学实现生活化的策略
-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与应用
- 活用情境,激发兴趣
- 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策略
- 小学英语作业的布置与评价探讨
- 基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的引入及作用
- 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
-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现状与对策
- 感悟新课程改革语文案例
- 30年代前后的语文教学法研究
- 萝卜何须雕花煮
- 新课程语文课堂的三个回归
- 试论一种全新的中学作文评改理念
-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三)
- 语文课改的“剑走偏锋”
- 于漪老师关于新课程的报告讲座
- 两种“语文”的混淆及其对语文与人文关系的遮蔽
- 识字教学问题之我见
- 语文备课中的几点尝试
- 中国语文教育的“伪圣化”
- 感悟新课程改革语文案例二
- 用五个W学习体系构建学习主题例说
- 映潮评课之《抄捡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