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0
论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思考与实践
"
[论文关键词]中职计算机 课程模式 中职计算机岗位 学习评价体系
[论文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职教的新形势,中职计算机课程逐渐被冠以“低层次化”,在教学实践中和现在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中,作为一名中职计算机课教师,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从课程模式的构成因素和中职计算机岗位设置入手推行中职计算机课程模式改革的设想。
一、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职教的新形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计算机课程模式还停留在比较落后的状态:教材与师资专业程度不够,中高级职称计算机教师对本专业知识更新程度日显落后,对中职学生的社会定位不明确,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整个学校的所有专业开设同一门课,使用相同的教材;忽视计算机专业相关课外知识的拓展和对学生技能训练的有效指导;学习评价模式单一……上述做法,不但严重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以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综合竞争能力的形成。
其次,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逐渐被冠以“低层次化”。随着职业教育的逐渐的被重视,中职教育的“实用性”理念日渐强化,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如火如荼,但没有走职教的怪圈,具体表现为:其一,增加了专业实训课程的课时,但实训内容的安排无针对性和无法进行量化考核,只是简单地重复性操作;其二,计算机课程仅体现了“应用性”,而忽视了“时代性”。如有些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平台还停留在Win98,教学使用软件的版本明显陈旧等;其三,教师少有进修、观摩等学习的机会,计算机教师闭门造车,不仅提高少,见识少,自我主动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低。其四,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缺乏导向,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不成系统,基本是以自发的形式或经验式的总结。
因此,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中职学校进行计算机课程模式的改革很有必要性,在职教大发展的形势下,抓住机遇,及时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改革和探索,在中职学生素质大幅度滑坡的现状下,迎难而上,逐渐改变中职计算机课程“低层次化”和混乱的局面,重新建构中职计算机课程模式。
二、中职计算机课程模式改革的内容
课程模式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考核评价等一系列环节。推行中职计算机课程模式改革的设想也主要从这几方面展开:
(一)课程目标建立基于计算机类职业岗位系列课程体系 构建计算机类职业岗位基础平台(发展、基础)+岗位系列课程(技能、技术、能力、职业证书)模式,取消学科类基础课程。
(二)课程开发基于计算机类职业岗位的系列课程设置方案
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动画设计与制作、多媒体制作实训);电子商务技术员(网页设计基础、网络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实训);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企业网组建与管理、网络管理实训);程序员(Java系列)(Java程序设计、JSP应用程序设计、WEB应用程序设计实训)。
以上只列举了四个岗位系列课程的设置方案,岗位进行精确的定位后,接着就是实际教学中对教材的挑选问题。综观当代国内中职计算机教材市场,龙蛇混杂,个别出版社出版中职计算机系列的教材,但水平很一般。要选一本好教材,对学生和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可以通过网络上书评进行有选择性挑选,不要轻信出版社的书托,从岗位设置和实际教学需要出发。
(三)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主,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知能并进,分层实施,全面提高。首先,要求参与改革的教师改变理念,主动以新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其次,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确立学生定位,根据岗位划分制定教学计划和选定好的教材,最后决定实际教学策略。再次,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学习习惯,何谓良好的计算机学习习惯?就是保持对计算机新知识有一定的求知热情和所知越多所未学的就越多的学习心态。当然要学生达到此境界比较难,但身为计算机教师,应该努力做到这一点,主动地去学习。特别是学校的领导更加应该鼓励教师进行自我专业方面的进修。广州市政府从07年开始和中山大学合办的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师资班,面向市属高校、中等院校招生,每年提供50个名额,每位补助全额学费4万,目的很明确,为加快软件和动漫产业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软件师资队伍,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专业进修的好机会。
(四)课程评价构建科学的计算机学习课程评价体系
构建全新的全方面考察、重在能力测试的计算机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的保证,反过来可以更好地推动课改的进行。倡导多维评价,避免传统的以学生分数为主的单一性、总结性的评价方法,不仅要求关注学生计算机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平时教师要记录学生课内外的实际表现:包括平时作业(书面作业、网络作业、实训技能等项目)、课堂表现、课外活动参与率及热情程度等。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特殊技能和校内外荣誉获得的加分评级活动,如参加广州市计算机技能竞赛等。倡导多元评价,即评价主体多元化,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使评价为学生发展起促进和引领作用。一种科学的计算机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可发挥导向教育和改进激励作用,这也是评价的最终目的。还要及时反馈和评价,使学生从评价中及时了解自己的现状,扬长避短,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2] 刘伟善,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几个问题解决策略的探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广州,2006,5.
[3]李福灼,计算机课程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2005,7.
[4]陈文丽,改进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三点设想,职业技术教育,2007,2.
[5]彭丽丽,论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计算机教育改革,第一师范学报,2006,3.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村居
- 我爱你,中国!
- 烈士墓前
- 给王母娘娘的一封信
- 小学生如何利用电脑?
- 在硬笔书法比赛前夕
-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 巴比松度假村
- 草
- 织女新传
- 我家的猫咪
- 难忘的老师
- 荷花
- 游梅花谷
- 校园花坛
- 为了共同的责任
- 以颗论价的仙进奉荔枝
- 健康喝汤 安度冬季
- 广西典林打造绿色食品新食业
- 吃好鱼也要选好鱼
- 螃蟹“避孕”不划算
- 工商资本下乡当重视农民主体地位
- 盘点“十二五”绿色食品成效
- 世界著名博物馆魅影
- 烙到人民大会堂的牛庄馅饼
- 金融创新与资本服务“三农”
- 畏惧也是一种美德
- “雨城”茶业 香飘万里
- 揭穿“大麦青汁”里的那些忽悠
- 中国产品未来发展在哪里?
- 敬畏自然
- 《中国石拱桥》
- 引抒己见,论而存异——《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案例
- 《醉人的春夜》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 海燕
- 紫藤萝瀑布
- 我的呼吁
- 《提醒幸福》
- 短文两篇(《敬畏生命》《热爱生命》)
- 《挖荠菜》
- 议论,让空洞走开——用形象说话(作文指导教案)
- 我的第一本书
- 《我的母亲》
- 《藤野先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