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基于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探析

基于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基于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探析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信息消费 探析

[论文摘要]分析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积极效应和负面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引导和管理的策略。

信息消费是指人们通过消费货币、时间、精力和智力而达到获取、传递、组织、存储、利用信息的行为。随着因特网的日益普及与完善,网络以其简捷、信息新颖量大的优势,越来越成为人们信息消费的重要选择。大学生是对信息技术最为敏感,也是接纳和吸收最快的社会前沿群体,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信息消费的重要生力军。然而,由于信息消费直接影响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并进而影响其行为和道德品质,同时还会导致资金和时间消耗的增加。因此,如果消费信息的量过大、内容选择不当、时间不能有效控制,就可能对大学生的学习、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可见,研究大学生的信息消费现状,分析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利与弊,对于引导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观念和行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积极效应

(一)网络信息消费增加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互联网凭借其信息提供的全面、及时和方便快捷,使信息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而晓天下大事”,从而拓展了大学生受教育的空间,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他们利用网络查找相关专业的学术动态;和老师、同学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完成作业和论文等。从而改变了传统意义的教学,使学习方式日趋多元化,增加了大学生知识获取的途径。

(二)开阔眼界,提升素质,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网络资源浩瀚无边,它容纳了世界各国的科技、文化、艺术等不同方面的信息。大学生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即可快捷地了解各种各样的知识,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另一方面,网络提供的信息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大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比只有几本教材和参考书的传统模式更加丰富多彩,这些内容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使大学生摆脱对知识权威的从众心理,展开发散性思维,意识到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性。因此,网络信息消费在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培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网络信息消费拓展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增强了与社会的联系

网络信息消费拓展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QQ、E-mail、Blog等可以使大学生及时地与同学、亲朋进行联系,也可以在几千万甚至更多的人当中选择交流对象,找到知音。彼此不用面对面交流而使之保持一种神秘感,由此产生美好想像和交往热情,从而满足了人们渴望参与、合群的原始动力。同时,网络信息消费可以使大学生从多角度了解社会,掌握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负面效应

(一)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网络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使得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各种不良信息和无用信息大量充斥在网络之上。这类信息,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之中的大学生有很大诱惑力,很容易使他们失去自制、刻意欣赏这些垃圾信息。如果他们不能明辨是非,就很容易影响到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使大学生产生过分依赖网络的心理

网络交流的匿名性使大学生缺乏面对面的人际互动。这种人格和交往情境分裂的氛围容易造成大学生放任自己,不再关心现实世界,而一旦回到现实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感,从而使他们脱离群体,集体意识淡薄,最终产生孤僻、冷漠、不合群、人格退化等严重的心理障碍,沉溺在虚幻世界中不能自拔。 "

(三)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水平

当今网络时代,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五花八门的信息,但正因为网络信息的这种极大丰富性,往往不利于大学生的学习。比如写作业、做论文本来要花费较长时间去查阅资料,再从中归纳、延伸、然后完成作业。而现在只要打开电脑,从网上摘抄拼凑,打印出来就可以应付差事。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养成放弃思考、追问本质的思维方法,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水平。

(四)造成大学生消费结构失衡、学习时间大量浪费

网络信息消费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过度的网络消费使得学生容易出现资金超额,造成消费结构的失衡。同时,信息消费会造成学习时间的大量浪费。相对中学时代,大学空闲的时间增多,部分同学会感到空虚无聊,于是整日沉浸于聊天、QQ短信和游戏中。一些大学生将网络社会视为“精神家园”,将大量的时间花在网络上,既浪费了大好时光,又严重影响了学习。

三、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引导和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网络信息消费的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网络信息消费观

互联网是开放、自由、松散的系统,它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但在现实社会中的良好社会风气和道德规范,在网络中同样要提倡。所以,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自觉、良好的网络信息价值观、保护知识产权观。合法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尊重他人隐私,保护网络环境,自觉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其次,要让大学生明确网络信息消费的双刃剑性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信息消费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对其负面影响更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让大学生明白,网络仅是学习的手段之一,网络绝不是万能的,更不可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二)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大学生信息消费能力

加强大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信息消费能力的有效途径。《计算机基础》和《信息检索》是高校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开设的两门课程,它们承担着向大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的任务,这是关系到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中要始终坚持面向应用的方向,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实用为出发点。通过情境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不同方式培养计算机的应用意识。加强实验教学,通过探究式实验提高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从而使大学生掌握信息消费的有力武器,提高信息消费的能力。

(三)加强网络信息建设和信息管理,创建大学生信息消费的良好环境

针对大学生信息需求特点,各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的网络平台,加强信息资源建设的深度和广度。通过专题网站或精品课网站向学生提供学习信息,还可以设置一些开放空间,让学生参与到信息资源的建设之中,使信息更加全面丰富。与此同时,要加强网络信息的管理,及时删除垃圾信息,对有用信息进行归类整理,使网络信息更加科学系统。

参考文献: [2]陈晓,浅析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正负效应(J).图书馆学研究,2007,

(2).

[3]杨佳怿,网络信息消费行为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

(4)中旬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放花炮
受表扬的感觉真好
变成小星星
自画像
看夜色
春雨的色彩
小猴、小兔和大象伯伯种树
文具盒
小兔吃蛋糕
小企和小鹅
我的梦想
叹逝
快乐的体育课
快乐的一天
生活
试析马克思财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试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日本的政治结构
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发达资本主义需要经济民主
民族主义何以可能
试论濮阳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浅析美国的政治制度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论
论转变执政理念 构建责任政府
对培育国民公益意识与发展民间公益组织的思考
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发展规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历史进程及其经验借鉴
《借生日》教学设计之三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六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之四
《雪孩子》
《借生日》教学设计之二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之五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之六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之八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八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之十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之九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之七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九
《雪孩子》片断赏析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