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点面结合的系统实验教学法

论点面结合的系统实验教学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论点面结合的系统实验教学法

" 【论文关键词】点面结合 系统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培养

【论文摘要】以全体学生为面、优秀学生为点,采用点面结合的系统实验教学法,对全体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训练,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对专业的热爱和创新性思维;对优秀学生的科研创新训练,培养协作精神、探索热情和开拓创新能力,并使其中多数学生继续深造。这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模式,既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基础,又是培养与选拔优秀学生的途径,已成为培养创新性人才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对全体本科学生的实验教学训练

1.1 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1]

1.1.1 实验前的知识准备环节

学生进实验室前,系统书面预习实验,再认真倾听老师的实验讲解,做到思路清晰、心中有数,克服因实验中盲目操作,避免差错,为实验成功提供保证。 学生正规操作,独立完成整个实验,得到实验产品,完成原始记录。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采取个别讨论、巡视指导与集中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安全有效地完成实验。强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面对实验结果,切实提高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独立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1.1.3 实验有关知识的升华环节 1.2 引入科研成果开设新实验

在运用合理有效教学模式的同时,尝试在实验内容上有所突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微波不仅走进千家万户,也几乎渗透到化学的各个领域,微波可促进一类化学合成反应,与传统化学方法相比,提高反应速度数十到数百倍,而且操作简便,收率好,副反应少,污染轻,工作环境友善。

开设微波合成实验8年来,不仅拓展了微波化学研究成果的应用,而且改变了过去合成实验超学时,师生负担重,环境污染大,操作烦琐等弊端,同时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1.3 不同反应类型、合成同样产物的新型实验和传统实验平行开设,对比教学

针对学生在具体实验操作中,往往被动地接收实验操作训练,实验完成后对实验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印象不深,对实验类型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缺乏认识的情况,采用相同原料、类似试剂的加热化学合成法与微波辐射合成法2种不同的反应类型进行对比教学。对传统方法与新方法、学生自身的实验结果等进行直观比较。结果显示,通常微波法合成常常伴随着的高转化率及高产率在实验中有明显体现,平均收率比传统方法提高20%以上,在反应时间上由4~5h缩短到5min,完成整个实验的时间由6~7h缩短到1h以内。微波法的反应速度快、选择性高、低消耗、操作简便、安全、副反应少,更为经济环保等表现,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2000年起,该项对比教学开展8年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激发了他们对专业的热爱和对交叉学科的兴趣,同时将环保、绿色的工艺所带来的效益植根心底。

通过以上对全体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训练,以培养创新性思维等为指征,注意把握各个教学环节,人性化、制度化的规范要求,保证及时掌握实验内容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同时科学系统地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将科研成果引入学生实验和采取对比教学等方式,将学生初始的好奇转变为专业的兴趣,全力改善全体参加实验教学训练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激发了对专业的热爱和创新性思维,教学效果显著。[4]

2 对优秀本科学生的科研创新训练

我们针对本科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有限,常对科研中会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的现象,强调团队合作的意义,讲明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坚忍不拔、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本着学有余力,富于钻研精神、不怕困难,具有一定创造性思维的原则选拔学生。对希望参加的学生公布研究课题,由学生查阅资料,写出综述和初步研究方案,从中发掘有做研究工作潜力的学生,参加训练。在课题进行过程中,采取及时给予学生在具体研究中的指导,以及恰当的鼓励与鞭策,在研究工作不顺之时,让他们了解问题的关键,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的方法,保证了历年各个小组的训练工作顺利进行。

我们在2002年暑期开始吸收学生参与课题组的科研项目,让其了解具体的科研工作运行情况,有9位同学参与(其中7人后来考取研究生)。结果发现本科学生,只要学有余力、有钻研精神,通过训练,完全可以开展单独立项的科研工作。于是从次年开始,我们立项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训练。

2003年暑假,1名完成大三学习的学生开始接受训练,经半年课余时间研究和进入毕业论文阶段的继续工作,研究成果被正式发表[5],并考取研究生。 2004年11月,5名大三学生(其中3位后来继续深造)开始受训,其中1位继续研究到完成毕业论文,获四川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奖,其研究结果经补充后,被正式发表[7]。 2007年11月底起,1名大四学生(即将赴美深造)开始进入科研训练,并继续工作到2008年暑期前毕业论文完成。其论文为四川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整理完成的论文中国新药杂志已接收。 因此,我们所采用的点面结合的系统实验教学法,是在以全体学生为面、优秀学生为点的两个层面上,将实验教学训练和创新科研训练有机结合、同步的运用的教学体系。它全面实施5年来的成效,充分说明这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模式,既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基础,又是培养和选拔优秀学生的途径,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能够适应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跨越式战略发展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成为培养创新性人才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2] 金辉,尹红梅,郑时龙,李举联,杨红,何光力,何菱,江汉保,华伟.引入研究成果.开设微波化学实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23

(1

2): 180-181,209. [4] 马继刚.综合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9.196-200.

[5] 杨红,陈艳,陆彬,孙健,何光力.醋酸地塞米松眼用凝胶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J].中国药师,2004,7

(1

1):839~841.

[6] 杨红,邓安平,杨欣,唐杨,林涛,吴刚,吴维碧.叶绿素铜钠片剂含量测定[J].药物分析杂志,2007,27

(2),187-190.

[7] 杨红,陈华黎,刘云云,卓国清,赵晨.维甲酸贴剂的体外透皮扩散研究[J].中国药师2007,10

(7): 666-668.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要路还是要树
第一次坐飞机
我要找妈妈
校园的早晨
学英语
两个狮子
当一回妈妈
洗菜
下象棋
桔子
往事
观蝴蝶标本展览
蛋糕斜塔
老鹰捉小鸡
一堂生动的课
关于热电联产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
分析现代绿色会展的概念与特点
关于新时期高职院校后勤管理队伍建设
谈玻璃幕墙的“低碳”效能
浅论以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思维实践景观设计
谈室内空气污染的监测与防治
谈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论《北京公约》在环境保护理念方面的新发展
论城市空间环境
分析污泥好氧堆肥优化运行及经济效益
浅谈河流治污凸显“老三难”
关于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之路径破解
对深圳市城市污水海洋处置工程分析
谈深圳市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建设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高频词块能力测量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3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设计2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谈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1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6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建议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8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6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例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5
《美丽的小兴安岭》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5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