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老子的“无为而治”及其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老子的“无为而治”及其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浅析老子的“无为而治”及其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

论文关键词:老子;无为而治:学校管理

论文摘 要:“无为而治”是一种以最小的领导行为获取最大的管理效果的高超艺术。本文指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的内涵和特点,并从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管理体系等方面。就如何在学校管理中应用“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思路。

一、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内涵和特点

(一)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内涵

1、无为即自然

“无为”在老子看来意味着“道法自然”,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并不是说“自然”在“道”之上,而是说“道”的本性是“自然”的,“自然的”是自本自根,自化而成,自我运行。没有任何外界的或超自然的力量的干涉。这种自由自在、自然而然的运行,不去干涉外在事物,也不受外在事物干涉的行为就是“元为”。无为就是顺应万物本性,不人为地强制和干涉。

2、“无为”不等于“不为”

老子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无为中实现有为。“无为而治”并不排斥任何管制行为,而是要把握好组织行为的性质和程度,在遵循自然、顺应万物本性的原则下,因势利导,促进事物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从宏观上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

3、无为达到无不为

无不为是无为而治的最终目标。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无为而治从“道”这一本质上讲,是“无为”与“无不为”的有机统一。天地万物的生成与存在,皆是“无为也而无不为”的。老子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认为治国安民,要反对“有为而治”,而主张“无为而治”。

(二)无为而治的特点

1、遵循自然,顺应自然

老子所谓的“无为而治”,就是通过“无为”去达到“治”的目的。这里的“治”是对社会组织的有条不紊的成功领导,而“无为”则是途径和手段。不过“无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无所作为,也绝不是要放弃领导,任其自行发展,而是有着它特定的深刻含义。老子有一句名言,叫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说,人的行为要效法地(因为大地是人类的生活环境),地要效法天(因为大地只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地又要效法道(因为道既是宇宙的本体和起源,又是宇宙发展的规律),而道则要效法自然,以自然为法则。这里的“自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界,而是指自然而然,即事物本身按照它本身的规律自然而然地发生和发展,不需要任何外在力量的强制和干涉。

2、以简驭繁,以静制动

老子的“无为而治”在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精简政令,清净少事,以不扰百姓,与民休息为原则。如果朝令夕改,名目繁多,就会使老百姓手足无措。不知道到底如何是好了。所以老子认为,真正高级的领导水平。应该是“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也就是政令非常简约且十分容易操作,政事不多举行而效果却很理想,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3、抓大放小,宏观调控

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要求在管理决策上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即要求管理者在“大事”上有所为,在“小事”上有所不为。只有在“小事”上有所不为,才能在“大事”上有所为。

二、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无为而治”是以最小的领导行为来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即所谓“最大——最小原则” 。“无为而治”既是教育管理的理念,又是一种教育管理策略。“无为而治”在学校管理中就是指:校长用人性化的、民主的、宽松的政策来管理学校,在管理目标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 "

(一)在教育管理手段上以人为本,提倡民主协作管理

1、校长在心境方面,应对己自然请虚,对人以“仁”为本。对己清虚,无欲无求,才能没有私心杂念,远避腐败和功利主义取向,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学校的管理中才有权威。对人要以仁为本,校长内心充满爱心,并施之于民,才能得到大家的拥护和爱戴。与此同时,校长还要真正做到信任教职工,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2、倡导民主协作管理。学校的创建不仅是校长的事,也不仅是管理层面的事,它涉及到每位教职工,涉及到学校的各个层面,这是一个共识。在此基础上,还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实行民主协作管理,让民主在这个环境中充分滋长。只有建立宽松的、民主的环境才能使教职工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家互相谅解,也惟有这样才能提高管理的效果。

3、鼓励竞争,创建激励机制。引进激励竞争机制,挖掘人才。调动积极性,这就是实现无为而治的强有力的催化剂。针对教职工不同方面的要求,需要制定、健全奖惩条例,引进科学的竞争和激励机制。作为校长首先要注意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其次,要经常结合当前的社会国际形势,教育教职工要学会在复杂的社会中进行竞争,同时灌输竞争理念。最后,在具体的各种学校活动比赛中,通过竞争,使教职工有能力、有勇气、有信心去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让他们形成在竞争中失败,在失败中崛起,在成功时不骄不躁的成熟心理。

(二)在管理方法上注重制度和人情的结合

1、建立科学合理的规范制度。无为而治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实现自我约束。建立科学合理的规范制度是学校走向依法治校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学走向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如果真正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就能减轻校长的负担。克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思想。

2、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有了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校长还应率先垂范,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校长只有身先士卒,以身示范,才能服人。制度规范不仅仅适用于教职工,对校长也同样起约束作用。正如古谚:“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使科学合理的规范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

3、捕捉教职工情感的“敏感区”,以情动人。制度虽然是硬性的,但是学校的管理也应该体现人情味。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巨大的调控作用,它指引和维持着行为的方向性。因此校长应捕捉教职工情感的“敏感区”,进行积极的感情投资,以情动人。当教职工或学生的家庭有困难时,校长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一有形的援助之手将化成无形的动力,迸发出强大的教学力量,从而活跃了学校管理的活力。

(三)在管理内容上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也是学校实现“无为而治”的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校园文化包括四个层次: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学校文化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潜移默化、渗透性强的特点。如果学校围绕新课改目标丰富教育资源,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校氛围,学校管理就可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四)在管理体系上构建职责分明、富有成效的管理网络

在学校管理中构建职责分明、富有成效的管理网络,这是实现无为而治的有效形式。由于不同的教职工有不同的特长、兴趣、和潜在的能力,校长应该在充分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并轨,优化组合。在日常的事务管理中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科学管理网络,从而极大地促进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冬天
的圣诞节My Christmas Day
My sky
我的元旦(My New Year's Day)
英语日记范文
The stars
诞礼物(Christmas gifts)
学英语日记附教师评语-Today
summer vacation
一次过圣诞节
My Mother
my best friend
学英语日记附教师评语-lucky day
我的老师(My Teacher)
假英语日记范文-January 29 2010
与人见面怎样打招呼为好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女士用餐礼仪八个“不”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OFFICE小姐的电话礼仪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具有中专学历的高薪职业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西安访古迎宾入城仪式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见面问候四大礼仪样板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菲律宾人商务礼仪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剪彩的礼仪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韩国人的一些社交礼仪及禁忌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软件开发工程师成功的职业转换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如何修炼成高薪人?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初次见面如何缩短距离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成功交谈十忌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席间应注意哪些礼仪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国际商务礼仪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草船借箭》重点字词梳理
《将相和》教学设计一
《草船借箭》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草船借箭》教案设计之一
《草船借箭》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将相和》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将相和》重点字词梳理
《草船借箭》重点字词的意思
《草船借箭》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草船借箭》教案设计之二
《将相和》考点练兵 基础篇
《草船借箭》老师语录
《草船借箭》重点问题探究
《草船借箭》重难点分析
《草船借箭》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