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合作学习教学法在体育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合作学习教学法在体育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论合作学习教学法在体育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论文关键词】合作学习 英语教学 体育专业学生 应用

【论文摘要】合作教学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它以学生为中心, 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动手实践与合作共享。笔者就自己两年多的教学实践,结合体育专业学生特点及英语学习现状,探讨了合作教学法在体育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扩大,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迅速,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终生教育为目标”的教学理念。人们逐渐接受在国内外各学科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并取得令人满意效果的合作学习教育模式。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少用到,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一直起主导作用。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即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流中能够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学生在中国这个不讲英语的环境下学习英语,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的。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通过笔者两年的教学实践,把合作学习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体育专业的英语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表明,该教学法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有助于学生真正实现学习的主体地位,更多接触英语并参与交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作性,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服务于学的教学模式。

1 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合作是一种古而有之的思想,“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nnts 首先创立并使用的[1],它是一种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学社会、认知心理、现代教育技术等为理论基础,它能有效地改善课堂的社会心理气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合作学习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D.W Johnson &R.T Johnson )认为[2]:“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Slavin,R。E)教授认为[3]:“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我国研究合作学习的王坦先生认为[4]:“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总之,合作学习是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交流、沟通和合作。在合作学习模式中,学习者之间有着真正的信息沟通,学习者通过共同努力,最后形成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的产品。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目标异向活动。合作学习现已逐渐发展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教学理论研究领域与教学流派,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

无论是第二语言领域的研究结果,还是非第二语言领域的研究成果都表明,合作学习在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态度等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受益非浅。实践表明合作学习在语言教学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4]:

1.1 合作学习体现了团队精神

积极的相互依赖和个人责任感,确保了合作学习的成功,合作学习一般有四—五人组成,尽管他们的英语水平、学习能力不同,但他们之间的目标和责任是共同的,只有当组内每个成员都达到目标,个人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获得成功。因此,合作学习通过明确小组中每个个体的任务,强调了共同努力,积极的相互依赖,同时强化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这种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可以促进学生在主观和客观的学习中成绩优异,而个人责任感则能提供个体对集体贡献的机会,进而增强个人的集体意识,体现团队精神。 合作学习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传统的教学理念有所不同,它是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是英语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英语教学是一种人际交流、信息互动,在英语课堂教学上开展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不同程度地达到社交发展。因为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的交流环境,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在争论中彼此启发,充分展示自我,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1.3 合作学习促进了认知发展

合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充足地运用目标语交流的机会,学习者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尽量调整自己的语言,使之为听者所理解。合作学习中语言交际活动近似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交流,这无疑有助于外语交流能力的培养,合作符合认知心理学的建构主义学习观,重视学习者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合作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不是被动的接受语言信息,而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参与问题的解决,所学知识容易理解内化,并为学习者所掌握。

2 体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特点

英语是目前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对高校体育专业来说,学习英语更具有现实意义。体育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体育素质,而且要具备用英语处理体育信息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学必须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用奥运精神鼓励学生,采用互动学习方法,提高英语的阅读和语言应用能力,从而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普遍存在这样的现状,大学的管理方法具有指导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学生自由度大,学生的学习主要靠自觉,由于大学生入学后脱离了昔日中学教师和家长的监督,大学生入校后首先感到的是一种茫然,在参加调查的50名学生中,有65%的学生业余时间经常去网吧,不去网吧就在宿舍下棋、打牌、看电视、聊天,对学习的难度和特点认识不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调查发现仅有10%的学生课后复习,大部分学生考前一个月才进行复习,考前复印同学笔记,来应付考试成为一道独有的大学“风景”。 同时,体育专业的学生又具有其优越性,他们个性活泼、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很强,很想学好英语,就学习而言,大脑右半球的功能倾向于整体性学习和运动性学习,体育专业的学生是一个富有活力的“动力整体”,他们的专业特点决定他们更有协调合作精神。英语基础普遍较差,使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学好英语。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符合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去发挥他们的优势,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整体促进他们的学习能力,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

3 合作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3.1 建立小组

建立小组是合作教学的前体与基础。合作分组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按一定顺序标准对学生进行排序,把其分成若干小组,小组间水平相近,组内成员各有差异,又有互补作用。小组人数一般为6—8人为宜,男女比例适当;小组相对稳定,挑选适当的小组人选。组内异质为互动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异质是全班各小组之间开展公平竞争的保证。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如:组内发放材料,带领组员提前复习、预习,领导成员活动,分配集体任务,综合大家意见及时与教师沟通联系。

3.2 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为使分组学习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必须制定相应的措施。

首先,明确小组任务,必要时任务落实到每一个组员;其次,每个组员明确角色,如组长或主持人(Leader)、记录员(Recorder)等,同时组内成员可以定期交换角色,同时可以采取各个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例如每次上课,教师根据各小组的表现打分,各小组的平时的积分记录也可以投在大屏幕上,让大家都看到自己的排名。小组活动表现好的,会奖励该组一个星或一定的分值。各小组平时成绩记录,平时表现参与期末成绩总评。另外还有口头表扬、放首英文歌曲、讲个小故事等也算是对大家的鼓励。

3.3 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合作学习的核心是小组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小组活动的设计必须符合以下原则:便于实施、操作,能够让大家参与,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笔者所教的是《大学英语》辅以听力和语法教学,《大学英语》是传统教学理念和大纲的产物,在内容编排上重视语言知识点的教学,缺乏培养学生语言交际技能的材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自始至终要想办法让学生“活起来”,做到教学内容与专业挂钩,教学形式运动化、形象化、多样化。

通常合作学习法可以贯穿大学英语的每个单元教学活动的始终,下面就以《大学英语》(修订本)为例,具体说明其运用。

3.3.1 课前准备

考虑到体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组织单词预习、读写检查、讨论课文内容,并提出各自的问题和难点。在课堂上随机抽查小组部分成员读写单词,或就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包括文章的主题、结构、重点及难点),准备充分的小组会有加分的机会,教师对被抽查的小组均作记录,同时整体上把握各小组被抽查的机会均等。

3.3.2 课堂教学

对于课文的处理通常大约一节课的时间,一般通过集体讨论和讲解的形式进行。提出问题的小组会受到奖励甚至加分。对于课文中的一些难点鼓励小组间进行争论,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中心,让他们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活动来代替“填鸭式”的知识讲授。

以《大学英语》第一册 第四讲为例,这是有关看电视的议论,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我们组织了一场辩论会,每班分为几个小组(正方小组数与反方小组数一致),以正方和反方的形式对看电视的利弊进行辩论。辩论会由班长和英语课代表主持,教师只做策划、指导和帮助工作。辩论会分为几个程序,一是知识输入,由教师在黑板或大屏幕上对辩论提出要求,展示必要的生词、词汇、句型,参加辩论的双方自由讨论大约5—10分钟。同方的各个小组再互相交流意见,找出代表,为辩论会作最终的准备,然后这几个小组代表面对全班同学展开辩论,由班长和课代表裁定胜负,给予小结与评估,最后教师进行总评。

这种辩论会体现了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是一种极富挑战而又趣味盎然的锻炼语言与思维的活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和谐生活的品质,培养了团队精神。

另外,记叙文的学习同样也可以运用合作学习而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例如:《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三讲(The present),该文章记述的是一个西方老太太在80岁生日那天所发生的故事。文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老太太的街坊邻居、仆人和小男孩都送了精致的生日礼物,而老太太所期盼的女儿的礼物竟是一张支票。教师在策划该文的课堂活动时,可以将故事改编和角色扮演两项分配给各小组。启发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通过扩展故事情节、运用文中的词汇、短语来重新定义故事内容,并且要求各小组以舞台剧的形式展现出来。同过分工,各小组成员各行其职,从故事的改编、人物的挑选到角色的扮演以及最后的课堂演出,无不投射出各小组成员的劳动与智慧,即使是生性害羞的学生也能通过集体的智慧合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惟妙惟肖的表演,充分享受了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乐趣。

3.3.3 课后练习的处理

由于体育专业的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课后练习也尽可能的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来完成。例如造句、改写和翻译等实行组内分工,化整为零,每人写两三个句子等,这样降低学习难度,写完后读给大家听,集体订正,同时秘书记录结果,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老师,老师将结果公布,进行公开评判。

4 结语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这种模式在英语教学课堂的应用,为学生们互相学习和帮助,用目的语进行交流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明显培养了他们的口语表达的信心和能力,语言的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机会,并且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体育专业学生英语相对薄弱,疏于管理的问题。笔者相信,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将能够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提高我们的外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将同时促进学生情感等非认知品质的培养和提高,最终达到人人进步,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2] D.W.Johnson & R.J.Johnson.Cooperative and Competition.Theories and Research,Edinia: MN: Interaction Book Co,1989.

[3] Slavin,R,E.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Boston: Allyn and Bacon,1995.

[4] 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和妈妈谈奥运
检查作业
粗心的小花猫
我终于“投降”了
我家的植物
小乌龟
人类的未来
猫师傅和老虎徒弟
我发明的机器人
美丽的玉鼎广场
我的奶奶
我的课余爱好
捉知了
老鹰捉小鸡
钓鱼对抗赛
浅析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我国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1)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读的训练
关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奥尔夫教学法
浅析电子商务对增值税税收法律制度的影响(1)论文
什么是美学(1)
关于伦理学视阈下的网络教育与教育公平
论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1)论文
财税司法权
浅谈对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基础性地位的思考
走向“被看”的美学(1)
当代审美实践与文学本体论的构建详细内容(1)
搭售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分析(1)论文
关于学数学课堂中的“双管齐下”
中外票据保证制度比较研究(1)论文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4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片断
《酸的和甜的》教材简说
《酸的和甜的》教学建议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材简说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片断
《风娃娃》教材简说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2
《风娃娃》教学建议
《酸的和甜的》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建议
《风娃娃》教学实录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