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的农村教育发展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的农村教育发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的农村教育发展

"

【论文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新形势; 农村教育

【论文摘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一重要内容就是逐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做了进一步部署。各地理应抓住契机,解决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扎实推进,稳步进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平衡城乡发展和促进区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党和国家给予了农村教育格外的政策、财政支持,各项配套工作也都有序展开,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仍有问题亟待解决。作为带有根本性作用的教育,如其不良发展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固此,仍大有必要深入研究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妥善解决。

一、新形势下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教育主要是指在以农业为基本产业的农村或城郊地区、以农业人口为主要对象且主要为农村或城郊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既包括对农村常住人口的培养也包括对其子女的普通教育。我国农村教育所涉及对象群体大、范围广,其中的问题错综复杂、五花八门,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2. 教育结构不尽合理。农村教育在实际运行中一直沿袭城市教育的发展模式,现在农村教育基本上是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比重偏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2004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2.5亿元,培训农村劳动力880万人,转移就业760万人。与此同时,教育部组织实施了"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三年来,教育系统的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培训的规模已超过9000万人次。2005年至2006年,开展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达931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近20%。[2]但与80%左右没有经过任何专业技能培训还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 教育师资队伍薄弱。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教育者的素质对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直接影响。由于农村中小学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中西部城市的教师向东部沿海大城市流动,县城的向中心城市、乡镇的向县城流动,而流出的往往都是骨干教师。迫不得已,农村增加了非职业化教师的比重。优秀教师的流失、非职业化教师的增加,导致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学历达标教师的缺乏和教师队伍中存在着大量教学能力很低、业务素质不高的教师,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质量。

二、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

新农村建设和国家逐步实现全面免费的义务教育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大好契机,社会和各级政府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抓牢根本性问题,制定得力措施,把握相关因素,站在全局和历史的高度把农村教育搞上去,让农村教育为建设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下文试图研讨主要对策: 2. 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稳妥地加强农村社会经济建设。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促成各方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解决农村的不良问题,要有政策倾斜,但要将资金和政策用在根本性措施上。长期以来,农村发展就受到政策和自然环境的制约,进而影响其进一步发展。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私以为,基础设施建设和适度产业化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大突破口。只有先形成良好的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才能为开创更好的发展局面打下基础。其实很多农村有较丰富的资源和很大发展潜力,只要提供便利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势必会吸引更多的投资,给农民以创造更多的生产价值好机会。同时,引进适度的小产业生产,授以一般农民一技之长,就会形成良好的农副结合的局面。进而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学以致用、学有所地。同时,积极引进各方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进步文化,形成良好的开放环境。由此逐步提高农村自身的经济和社会能力。只有农村自身经济健康发展了,才会留得住人才和资金等资源,才会让人们对发展农村和农村教育充满信心。

3. 把握农村现实,合理规划农村教育培养体系。当前农村教育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要着力解决。一是改善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和管理不善的问题。农村地区师资力量是教师队伍中最弱的,且优秀教师流失率很高。发展农村教育必须采取妥善措施留住人才并积极引进人才,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二是加强职业教育,解决农村建设人才缺乏的困局。近年来,我国组织实施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等项目年培训城乡劳动者达1.5亿人次,而且还"要把招生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尤其要为有学习需求的农民提供学习机会。要充分利用城市和东部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4]三是调整农村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农村教育亟须从过去的应试教育、升学教育的困境中走出来,以学生全面发展及农村教育主动适应并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与农村教育培养目标转变相一致,其教学内容也应该贴近农村实际生活,增加初高中阶段以农村实用技术为内容的课程。同时,要加强对农民政治生活的教育,让他们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生活和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的发展要求。农村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只有搞好了教育才能为之提供可靠的智识保障,促进城乡平衡发展,逐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 大力发展农村职教服务新农村建设--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 (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info25721.Htm). 2007-3-10.

[4] 周济.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在2008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4-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寸草春晖
珍惜生命
游孙文公园
游手好闲的一生
友谊风波
春天的家乡
古越春夜
逼和
骑自行车比赛
唠叨的妈妈
禽流感带来的笑声
洗菜也快乐
开学第一天
五三班的坏小子
劳动也快乐
机电设备检修与安全监控管理研究
专利申请量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客户投诉的管理和控制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形式及裂缝养护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研究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综合管理的措施分析
公路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压实施工技术简析
关于强化计量专业人员管理的建议
不间断电源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AP1000核电建设工程EPC项目费用控制预算的建立
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及措施分析
浅论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浙江省防止新安江跨省污染的应急控制方案探析
商品房销售中的价格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试验检测在监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步步推进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案例及评议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3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随想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阅读训练指要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作特点
《一面》课文简说
作文:《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感》
于永正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赏析
《一面》教学设计4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案例
《一面》教学设计3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