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儒学与德育探微
"
[内容梗概]
儒学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其中“修身”、“仁爱”、“自省”、“ 慎独”等类似内容,如果剔除糟粕,其合理内核对培养当今中学生基本生活准则、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态度以及自我控制的教育,无疑具有正面而有益的帮助。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在现阶段开展德育工作应当重视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的优秀内涵。
全社会都应该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切从事精神产品创造的部门,把正确的道德观念灌输给下一代。
德育工作者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创新思维,充实和丰富中学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德育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好传统、好经验的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赋予德育新内容和新方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采。共产主义教育的目的就是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和道德完善。道德视野应当拓宽,举凡‘良心’、‘名誉’、‘尊严’、‘羞耻’等经常起作用和形成个性的概念都应当置于学生道德视野之内”。
考虑中学德育之于传统的链接,不难发现: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固然有其自身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其中的一些优秀思想成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的借鉴意义。且不论儒学思想的复杂性、长期发展史、完整的理论体系,单就其中“修”、“仁爱”、“礼仪”、“信”、“义”、“廉耻”、“忠”、“孝”、 “自省”、“ 慎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类似相关内容而言,如果剔除其阶级的功利色彩的糟粕,其合理内核对培养当今中学生基本生活准则、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态度以及自我控制的教育,无疑具有正面而有益的帮助。
儒学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在一定时期甚至构成了民族共同心理和主要的思维方法。看不到儒学思想的贡献和局限以及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历史影响,是违反历史主义原则的。 鉴于我国传统儒学发展的历史跨度大、著述浩如烟海、学派纷争、命运沉浮等因素,本文以下内容论及儒学思想尽量选取最具有经典性、权威性的孔子儒学思想作为依据。
孔子始创儒学,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教育侧重点在政治伦理。他的政治理想国思想的核心是“有道”。所谓“有道”有两个特点:其
一、所有的人都按照礼制规定,上下有序、各出其位、各称其事。其
二、不要使礼之“分”走向破裂和对立,社会道德规范基本一致。如,基本社会生活规范 、良好行为的养成及礼节、礼貌教育、守秩序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根据现实需要,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把传统的正确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重视内容的形象性、故事性、生动性,多运用赞扬、对话、游戏手段等。与其给学生讲一千遍“谦让”的道理,不如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来得有效。除了课堂教学计划和讲故事外,还应该有幻灯片、电影、录音、录象以及其他活动形式,例如扮演社会角色、参观、考察、旅行等。这样才能符合青少年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满足好奇心、增加生动性、寓教于乐。此外,学校应专门挑选在学校中威望很高,在学生中赢得普遍尊敬,训练有素、自身具有充分而坚定信念的教师担当德育教师。一方面,加强学科教育中德育工作的不足,另一方面,更加突出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开展各种倾重于道德行为教育内容的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意志性格、生活情趣,培养学生民主态度、实践热情,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活动的开展应该注意层次性,第
一、重视培养学生基本生活习惯,自我控制力和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第
二、在更广泛的人际和社会关系中,强调自我探求精神、性格发展和生活观念的教育与培养。第
三、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培养学生对待工作、学习、生活的正确、严肃的态度。制定严格而又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规校训,成立专门的风纪督导纠察工作组,从小处着手,优化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如,穿着校服进行团队活动等。
再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综治体系”。
如果学校是划
一、僵硬、封闭的体制、就不可能形成学生健全健康的个性。而“考试第一”、“高压管理”会使这一问题更为恶化。家庭教育方面,一些现代父母们没有充分认识自我责任,或者对孩子过于溺爱,不重视对其进行基本生活习惯和教养的培育;或者不能满足孩子正当要求,造成青少年儿童的压抑感,不能使青少年儿童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倡导提高家长素质,恢复家庭教育力量。此外、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堕落生活方式、腐朽思想时刻污染着青少年儿童的心灵。全社会各部门都应该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切从事精神产品创造的部门,要把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营养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正确的道德观念灌输给下一代。
当然,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中的合理成分虽然对我们的德育工作开拓新思路、充实新内容有所裨益,但毕竟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有着巨大差距。因此,我们广大德育工作参与者要明确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
制教育、劳动教育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总之,德育工作者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改变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脱离实际、呆板生硬、成人化倾向、缺乏实效和吸引力等情况,创新思维,批判地吸取借鉴优秀传统儒学道德思想观念充实和丰富中学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成功了
- 冻豆腐的秘密
- 抖空竹
- 跳绳比赛
- “英语”对话
- 会说话的眼睛
- 友情
- 我为什么不能获得奖励
- 我的理想
- 一件让人惊心动魄的事
- 一次独特的体验
-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 泳中趣事
- 回家之前
- 珍惜生命
- 浅谈西方现代美学与艺术独立问题研究
- 规模化养猪场仔猪疾病发生情况调查报告
- 天然气产销厂侧钻井采气工程费用分析及挖潜建议
- 中小型规模养猪场猪瘟的防控措施
- 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分析
- 智能电表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 珍稀动物“娃娃鱼”人工养殖技术
- 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的发展现状
- 电力工程变压器故障诊断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
- 质量控制及施工管理在天然气工程中的应用
- “一卡、三档、三书” 构建动物养殖新屏障
- 冠县香猪养殖业发展可行性分析
- 虐电脑?被电脑虐?《金戈铁马》人工智能等你验证
- 规模化养猪场预防性用药及其注意事项
- 刘士雪:动物养殖成就精彩人生
-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1
- 各种恐龙的名称是怎么定的?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2
- 《阿德的梦》板书设计
-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 《阿德的梦》课文原文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1
-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2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3
- 人类航天之旅
- 为什么恐龙会灭绝
-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4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4
- 人类的首次太空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