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三尺讲台,我和学生一起分享

三尺讲台,我和学生一起分享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三尺讲台,我和学生一起分享

"

进入教师这个角色已经5年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我,最怕的就是在我的课上学生没有激情。读课文时的面无表情和分析课文时的死气沉沉,以及提问后的满座寂然把讲台前滔滔不绝的教师和讲台下沉默不语的学生隔离在两个世界,而课堂的主体不在是学生却变成老师一个人了。那么,如何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有没有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呢?怎样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变的鲜活互动呢?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发现最能使语文课活起来的途径就是根据学生特点组织特色的语文教学活动。这个方法的特点就是:灵活多样,活泼有趣,开动脑筋,集思广益,相互竞争,展现自我,促进合作。最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的发挥了主体作用,变为课堂上最活跃的角色。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组织的一些课堂语文小活动来简单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新闻简评”,特受欢迎。

在语文课上,我设置了一个活动叫“课前十分钟”,就是在语文课上我讲正课之前的十分钟里,让学生站在讲台前进行一些语文小活动。目的就是搞个课前热身赛,活跃活跃课堂气氛,没想到深受学生的欢迎。尤其是第一项内容“新闻简评”特受学生的欢迎。“新闻简评”顾名思义,就是将新近发生的新闻播报出来,再加以简单的评论。但我的这个“新闻”不是指什么国家大事或国际新闻,而是让学生们把观察到的新近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写成新闻并加上自己的评论或感想。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又使他们的洞察力越来越敏锐,并且也大大提高了他们分析总结事物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现在学生们已经学会如何从身边去发现以小见大的题材,并且学会了对之如何冷静的思考和对待。这个体现个体的创造力和智慧活动越来越使学生们感兴趣。

二、“诗词鉴赏”,人人参加。

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加深他们的文学底蕴,我把课前十分钟第二项内容设置为“诗词鉴赏”,具体要求是:按照我每天给出的一个词,找到你根据这个词所能联想到的诗词或诗句,并解释诗词或诗句的含义和联想到此诗的根据。活动一出台便立竿见影,没几天,几乎所有的学生书包里都多了一本诗词选,在课间里经常能看见他们彼此讨论找到的诗句,并且时常有学生找我研究自己弄不懂的句子。在课上很多学生都能积极的发言,而且他们找的诗词五花八门联想丰富奇特,有时连我也要自叹不如了。一次,我给出的题目是“色彩”,立即有不少同学回答出了很多有关色彩的名句。什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但有一名同学回答说“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他的话音未落,立即有人反驳,说这两句中没有体现色彩的地方。可是这位同学却振振有辞的说:“‘暖树’给人春天般的融融意,而再加上‘莺’和‘燕子’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来到了鸟鸣林翠的春天,给我们一种快乐的、温馨的美好感受,这么美的春天怎能说没有色彩呢?”一番话说的大家哑口无言。他的话让我感动,因为我知道他已懂得了美好的事物并不只靠眼睛来看,重要的是能否用心来体会。这个活动一直坚持到现在,学生们几乎都能在他们的作文里或多或少的引用一些优美的诗句并且都能运用的恰到好处,尤其在引用哲理方面的诗句他们更是能展开他们联想的翅膀,敢于创新。

三、“故事接龙”,开动脑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语文知识水平的提高,每个星期我又在课前十分钟里穿插一次“故事接龙”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这个活动的具体要求是:把我给出的几个看似不相关的词语贯穿在一篇文章里,或以它们为题,或以它们为线索,或以它们为中心,内容要充实,联想和想象要合理,体裁不限,字数不限。这项活动要求学生必须得积极动脑,想的面要宽,联想要丰富,思维要敏锐。所以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可是他们却觉得很具有挑战性,一个星期一次的活动他们很是珍惜,碰到比较有难度的题目时,有到我这要“启发”的,有找家长帮忙的,有到作文书中找灵感的,都积极准备就等着上课的时候到讲台前一展“作家”风采呢。

四、“情景对话”,话里有话。课前十分钟的活动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有时一个活动搞的时间较长后,我就会临时给学生们换一换口味,使课堂的气氛更为活跃,其中“情景对话”是学生们认为最有意思的小活动。具体操作就是:老师给出一个地点,或一个时间,或一个或几个人物,学生要根据所给出的地点或时间或人物来安排一个对话的内容,由两个或三个学生到讲台前把对话内容表演出来并加上表情和动作。要求对话内容要有中心,要符合所给的限制词语的要求,内容要真实而健康,表演要到位自然。刚开始学生认为这个活动简单有趣,可是说是信手拈来,时间一长,学生们慢慢感到这个“对话”其实并不简单。例如,一次的题目为“厕所”,学生们一看都笑了,继而又都发起了愁,因为这个活动的要求是既要表演的象实际生活中的对话那样自然,又要达到“形散神不散”,即要有一定的主题,还要突出时代感和个性。两天过去了,出乎我意料的是上课时几乎每个小组都编排好了内容。有表现同学在考试后上厕所时后悔没抓紧时间学习的;有表现学生中的不良风气的;有表现当前社会中公共厕所里流行的“厕所文化”的;有表扬值日生们不怕脏不怕累辛勤打扫厕所卫生的……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们对话不仅生动并且极具时代感,而且主题鲜明有教育意义。一个小小的对话活动就这样让学生们自己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并且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更多东西。

五、竞争对抗,为组争光。从教几年来,基本上每节语文课学生们都表现的积极主动,热情澎湃,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是什么原因促使学生们对语文课投入了这么大的热情呢?单靠活动的新颖有趣是远远不够的,可是学生们很强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他们自己给自己的组起一个好听而有意义的名字,并把每个小组的名字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每天的语文活动两个组两个组的轮流分担,通过对比,表现最好的小组可以得到适当的积分,每次的积分都要填在后面的黑板报上,两月一总评,积分最高的小组可以获得“冠军”称号和奖励。并且在小组对抗过程中没有任务的小组可以进行“攻擂”,如果表现的比其他小组突出可以积加倍的分数。这样一来,每个小组的成员在语文课上都竞相积极表现,那么出现了前面所谈几项活动中的热闹景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六、“剧团比拼”,欲罢不能。不仅课上前十分钟的活动搞的热火朝天,我还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组织起了“剧团大比拼”活动。就是将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和教学大纲中的课外阅读篇目由学生组成的各个小剧团改编成小剧本,把讲台变成舞台,让学生用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角度来诠释文章中的精彩。几年来,“孔已己”、“范进”、“鲁智深”、“孙悟空”、“贾宝玉”、“祥林嫂”……都被学生请进了课堂,搬上了讲台,并且这些人物形象经过学生们的重新塑造,又增添了一些时代感和诙谐意味。这个活动到现在一直在进行着,到现在似乎有点欲罢不能了。

每天语文课上前十分钟的小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为我后面的35分钟的授课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也增强了授课的效果,并且我也将小组对抗的形式融进了授课过程中,例如将每堂课的知识点和重点问题让学生记在书上并用序号标注,在复习时就让学生们根据他们每天记下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出试卷,并在课上进行小组对抗赛,看谁掌握的知识最全面,看谁出的试题水平高,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而我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尺讲台,有学生和我一起分享,所以我很轻松,我很快乐,在快乐中我和我的学生们携手前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老鹰捉小鸡
美丽的玉鼎广场
猫师傅和老虎徒弟
我发明的机器人
我的课余爱好
捉知了
检查作业
我的奶奶
钓鱼对抗赛
人类的未来
小乌龟
粗心的小花猫
我终于“投降”了
我家的植物
我和妈妈谈奥运
我国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1)论文
搭售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分析(1)论文
走向“被看”的美学(1)
财税司法权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读的训练
浅析电子商务对增值税税收法律制度的影响(1)论文
中外票据保证制度比较研究(1)论文
什么是美学(1)
当代审美实践与文学本体论的构建详细内容(1)
关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奥尔夫教学法
关于伦理学视阈下的网络教育与教育公平
关于学数学课堂中的“双管齐下”
浅析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浅谈对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基础性地位的思考
论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1)论文
《风娃娃》教学实录
《风娃娃》教材简说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1
《酸的和甜的》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酸的和甜的》教学建议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片断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片断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2
《酸的和甜的》教材简说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建议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4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风娃娃》教学建议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材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