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注重教室文化建设 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注重教室文化建设 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7-21

注重教室文化建设 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

【摘要】教室文化的建设,要从班级的远期、近期目标出发,以提高全班学生素质为目的;依据学校教学阶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而定。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群体,教室文化设计和建设各不相同。但一般都可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来进行建设。

【关键词】教室文化;建设;班级管理;效率

我国古代很早就注意环境对人的影响。孟子讲求环境对人的陶冶。董仲舒认为人的品德,“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生,故不齐也。”“孟母三迁”的教育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文化环境决定论也认为“人是一定文化环境的产物,同时,人也创造文化环境”。它重视人环境的建设,强调发挥育人环境的作用。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 今天,我们仍要想方设法为学生组织和创设良好的环境,控制和改变那些不良环境,要增加学生生活环境中的有教育意义的因素,消除那些干扰和阻碍教育的因素,使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利于他们的全面的发展。

教室作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其文化环境是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出来的,而文化环境反过来又给学生以改造,决定和影响他们的成长发展。一个幽雅的、健康的环境,无不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法律意识的强化。教室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我在任班主任期间,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教室文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创造美好环境,培养良好性情

整洁、美观的环境,能振奋精神。教室的净化是一个班级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在教室净化最原始阶段,我向全班学生提出要做到“五无”,即地面无杂物、痰迹,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学生每天打扫教室,培养学生爱护教室公物和主人翁精神,树立净化教室、保持教室卫生人人有责的思想。随着良好习惯的慢慢形成,我也注重了高品位教室文化的建设,逐渐融入了始于日本企业,后风糜全球企业界和管理界的——“5S”管理(整理——SEL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提出了“四化”目标,即日常管理制度化、行为语言规范化、学习用品摆放定位化、卫生打扫用具隐蔽化。“5S”管理活动的开展,造就了一个更为安全、舒适、明亮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学生进一步养成了“文明守序,按规定行事”的习惯,从而提升了学生真、善、美的品质,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习惯,营造团队精神。

二、强调制度文化,人人参与制定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使人的道德达到完美与和谐的境地,那你就要创造环境与言语的和谐关系。”教室文化渗透各个角落,小则一句名言警句,大则一个班级规章制度的实施,如果我们都把它当作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它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控制,在管理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制度文化包括规章制度(如:班规、细则(如《学生考核细则》)、规范(《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方式、文娱活动方式等,它是教室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建立协调一致、相互制约、有机发展的制度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对教室制度文化坚持正确导向,着眼点是建立竞争机制,使学生活动(包括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常处于竞争状态之中。对于制度文化既要强调宣传教育,也要认真加强制度建设,有关各项制度、细则的设计,公布前要经过班级全体学生的反复讨论一致认同后,方能执行,以达到共建的目的。

三、设计文化情境,创建文化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教室的墙壁也应尽可能体现出积极的精神和理想。把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摄影作品,制作成一幅幅壁挂,点缀着教室的四壁。这样既美化了教室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学生创作的热情,时时给学生以启迪。

“学习园地”的定期更换,利用同学们的创意,选择一个主题及一组色彩,设置了一系列专栏。每一期都能体现着各自的风格和追求。

针对学生在读书书目选择上存在的盲目性和不系统性,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读书兴趣,学会鉴别、学会选书,多读书,读好书,有系统地读书;也为了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有效率地读书,从而扭转学风浮躁现象,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可建立班“读书角”,学生自动拿出自己最爱的书籍,集中放在书架上,进行交换阅读。这样,既使学生尝到了读书的乐趣,提高了阅读能力,又激励了学生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学风,形成了独具个性化的教室文化一角。

利用各种座谈会,讨论优秀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和身边发生的人与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素质,让他们各抒己见,并加以引导,促使他们看有所悟,学有所知,取长补短,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及自身素质。

四、开展多种活动,培养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室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通过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有目的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开展“我为班级建设献一计”主题班会,开展以爱国主义为内容的主题演讲、读书竞赛,富有纪念意义的歌咏比赛、诗歌朗诵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唤起对国家、社会、人民的责任感,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是教室文化建设的题中之旨。

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幽雅的人文气息,厚重的教室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如潜在的规范作用、导向作用以及个性发展的塑造作用等)是不言自明的!事实表明:成功教育的特点是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发生的,而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教室文化在这方面具有其他教育不可代替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香喷喷的轮子
我和风筝一起飞
不速之客
我的妹妹
仙人球
上海的东方明珠塔
不速之客
我最喜欢吃的苹果
第一次获奖
不速之客
第一次考级
不速之客
有趣的游戏
第一次戴眼镜
不速之客
串连蓄电池组的均充技术研究
挤出成形蜂窝陶瓷气孔密度分布的改进
定形相变材料的研制及热性能分析
聚氯乙烯稀土热稳定剂的稳定机理探讨
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2005—2007燃料电池标准化发展规划及制定的重点项目
我国塑料助剂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纳米材料研究的现状
稀土催化材料种类用途及其生产现状与发展分析
世界纳米科技发展态势和特点
现代技术陶瓷的3主要领域及应用
陶瓷注浆形用偏硅酸钠的生产
常温涂塑钢管制造工艺研究
中国磁性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展望
谈PVC型材生产的质量控制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案例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文章主旨
有感于《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感悟土地的神圣──《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案例
她因什么而神圣──《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有感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堂实录
自然人──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结构分析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难点解析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观感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杂谈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词语解释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写作特色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反思
叩问“神圣”──我读《这片土地是神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