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薄弱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考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薄弱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薄弱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考

" 摘要 薄弱学校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严重障碍。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是薄弱学校改造过程中,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教育技术;薄弱学校;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薄弱学校是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人们对薄弱小学和薄弱初中的总称,是近几年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强调的问题。薄弱学校的产生有着较为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并成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障碍。近两年,尽管政府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已认识到薄弱学校存在的严重弊端,将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稳定师资队伍提高师资水平,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但我们认为,在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薄弱学校改造过程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优化学生学习效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薄弱学校的历史由来及与素质教育总体要求的差距

薄弱学校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当时政府实行倾斜政策,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校,是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提高教育效益,这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迅速发展、需要全民族素质提高的今天,这种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划分和存在,便导致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东北学校的问题日渐暴露出来。更何况,一些地方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具体表现在一些原来办学条件好的中小学校总能得到“特殊关照”,而那些原本办学条件较差、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不高的学校则始终处于“饥饿”状态。长此以往,就使得基础条件好的学校越来越好,基础条件差的学校越来越薄弱。同时,虽然我国教育界一直呼呈要转变 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思想,并要求中小学必须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事实上,现行的大多数中小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在搞“应试教育”、“精英教育”那一套,视高分学生为人才,片面追求升学率,升学率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依据。在这各具才观和教育凤的影响下,必然导致许多办学条件差却又长期得不到改善的中小学校,其师资的配备和每年招生计划的落实都不能如愿,学生纷纷择校离去,教师也不安心于工作,从而造成教育质量的严重“滑坡”。因此可以说,薄弱学校是多种社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多年来,教育技术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改革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及教学组织待方面,显示了强大的和独到的作用。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强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注重编制和运用教学媒体,并进行教学设计,以优化教学全过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曾强调:“……要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法的改进建立在教育技术的平台上,也就是运用教育技术对教育内容、方法体系进行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为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提到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并强调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继续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应该说,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多样化个性的素质教育的方法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垢有效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广泛的表现能力,可以超越时空和宏观、微观的限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把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明确的学习动机、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深厚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直接经验范围,形象具体地表达教学内容,反映事物的固有属性,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提供丰富的感生经验和思维素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教育技术中时空变换、大小变换、速度变换、虚实变换等手段的运用,动静结合的教学内容和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系统性的优势,使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中,犹如身临其境,感染力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促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在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中,不断地从感性向理性过渡,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需要、动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积极参与到知识学习和素质形成的智力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个别化教学,可以给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能力掌握学习进度,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呈现次数,可以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运用,使得教学活动更能突出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全面笥、发展性、全体性、开放性、基础性等特点,真正实现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促进对学生的智慧潜能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现代意识教育。实现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目标和宗旨,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三、根据薄弱学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素质教育的构想

具体来讲,一方面由于任何好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落脚点都在教师身上,所以要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并进行信息传播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设计、优化组合理论、教学软件的设计、编制、使用、选择和评价等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提高应用教育技术的认识和能力,以促进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条件差的可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常规电教媒体,条件好的则可结合课堂教学尝试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并根据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结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设计、制作或选择富有教育教学改革思想和创新意识的软件或课件。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深入学科、深入教学、深入课堂离不开教育媒体和配套软件的支持,因此薄弱学校在改变与建设过程中,在不影响政党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下,应将添置教学媒体和软件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为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各薄弱学校可根据自己的经费来源情况和现有教学设备情况因“校”制宜、因“材”制宜。经费充裕、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可考虑建立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交互式教学控制系统、多媒体教室等先进的教学环境。经费紧张、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可以以投影仪、幻灯机、录像机、电视机、银幕等常规电教媒体进入教室、进入课堂为目标,并可购置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科书相配套使用的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带、VCD和多媒体渔船等教学软件。但各薄弱学校一定要在充分发挥原有教学设备作用的基础上,考虑更新或添置急需的教学媒体。不能谋求一步到位或站在较高起点上(这一点对绝大多数薄弱学校来说目前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使原有常规教学媒体闲置或弃之不用。更不能把多渠道筹措经费所购置的先进教学媒体仅仅作为学校硬件建设的一个条件,而忽视其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真正作用的发挥。

另外,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教育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参与在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的实施,为实验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经费,并建立奖励机制,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教育技术的积极性。总之,只有把教育技术真正渗透到整个教育体系之中,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现代化的使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和未来知识密集型劳动者,此时,教育技术也才能真正体现它的素质教育功能和自身价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家的植物
我的奶奶
老鹰捉小鸡
我的课余爱好
检查作业
猫师傅和老虎徒弟
美丽的玉鼎广场
人类的未来
我发明的机器人
捉知了
钓鱼对抗赛
我终于“投降”了
我和妈妈谈奥运
粗心的小花猫
小乌龟
关于学数学课堂中的“双管齐下”
走向“被看”的美学(1)
浅析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当代审美实践与文学本体论的构建详细内容(1)
财税司法权
论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1)论文
关于伦理学视阈下的网络教育与教育公平
我国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1)论文
关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奥尔夫教学法
浅谈对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基础性地位的思考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读的训练
中外票据保证制度比较研究(1)论文
搭售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分析(1)论文
什么是美学(1)
浅析电子商务对增值税税收法律制度的影响(1)论文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风娃娃》教学实录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片断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1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片断
《风娃娃》教材简说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材简说
《酸的和甜的》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建议
《酸的和甜的》教材简说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风娃娃》教学建议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2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4
《酸的和甜的》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