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

" 教师的教学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学创新,应当是我们每一位紧跟时代发展的教师应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轨道上,根据应试要求教师可以不顾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从教学目的、内容和评价上综合考虑自己的教学策略,造成教师长期被束缚于凯洛夫思想框架中的“教学环节”上,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被降低到最低限度。

今天,我们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可以概括地说,就是在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与课程标准的框架内,教师的教学应当让全体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也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当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要十分关注自己的教育对象,组织教学活动。这为我们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提供了广阔的创造性劳动的舞台,我们有必要对教学创造问题给以足够重视。

我们先对现有的组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一分析,以利比较。通常出现的教学组织过程,基本上是:熟悉教材标准与要求(有时是考试标准与考试要求)→确定授课目的→制定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反馈评价。在这里,教学的出发点(逻辑起点)是教材,教学的组织过程是由教师在这一出发点上演绎出来的。固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有时也强调“因材施教”、“备课要备两头”(备教材与学生),实际上,教师大部分是立足于教材规定的要求,想方设法“启发”“诱导”学生去适应教材的规定。在顺序上是先有教材,然后才有学生。学生只是在教师考虑教学策略时,作为授课对象被思考。学生只是在教师考虑教学策略时,作为授课对象被思考。学生总是是被动的适应中获得某种发展。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活动与素质教育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出发点有一定差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过程应当是:教学材料—学生背景→学生发展问题→教学目的→制定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反馈评价。显然,这一过程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这一过程改变了以往教学是仅以书本作为第一出发点,而是把教学材料与学生背景分析作为制定学生发展的并列的第一出发点。其中教材作为一种教学活动的框架内容,规定了教学活动的主题与范围,学生背景是作为教育对象的现状(发展需要与条件),这两方面构成了教师提出这一试图解决学生发展问题的根据。这些发展问题不仅仅是认知问题,还包括道德行为问题、能力训练问题、身心健康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不只是教材规定的,而更主要的是由教师创造性地提出,是教师依据教材与学生背景综合思考的结果。

第二,由于这种课是在分析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发展问题,因此,它把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发展问题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实质是立足于“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点,从根本上把握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至于这个发展问题提得妥当与否、与学生实际的发展需求是否相一致、能否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等问题,这实际上只是教师的水平问题,也是从技术上可以不断完善的问题,这当然有必要不断提高与完善,但这毕竟把握了方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第三,由于课堂教学主要针对学生的发展问题(在教材确定了的内容框架内),并由此提出了这种课的教学目的,这种教学目的已经不同于传统由教材作为唯一依据的教学目的,它突出了对学生发展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和具体性,从人的发展意义角度来看这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

第四,课堂教学中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也给教师在主导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更强的主导性。教师从教学目的提出,直至整个教学活动的完成,比传统的教学过程更赋于主动的创造品质。因此,比以往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无论从视角上和评价的内容上更具有评价系统性。它比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存在更多的评价点:①从教材和学生背景分析上评价教师对学生发展问题把握的准确程度;②从学生发展问题出发所提出的教学目的上可以评价其有效性;③在教学过程和教案上可以评价其有效性;④可以依据提出发展问题和实现程度的情况作出评价;⑤从教育思想上更具有其可评价的内容,因此这种课包含着课堂教学系统评价的雏形。

另外,在以此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远远超出了教师只注重教学方法技巧的领域,必须思考更广泛的问题。

第一问题,学生发展问题。首先是由教材作出具体规定,还是应当由教师依据教材这一内容范围由分析学生沉重背景提出?教师在这方面存在多大的可以自主的自由度与空间?这就联系到“让学生充分自主发展”有没有必要提出“给教师更多的主导机会”?

第二个问题,教材地位问题。教材是作为教学素材,还是可作为可选择的教学材料,或是必须严格执行,按序就搬的授课材料。教材能否满足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师在使用教材中的作用怎样确定。

第三个问题,教学目的问题。教学目的实质上教育目标(学生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化。如果立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那么教学目的的针对性更是指向于学生发展问题。学生发展问题从需要角度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社会需求方面,即社会需要你发展的方面;二是个人需求方面,即学生成为社会人需要的主动发展的方向。教材难以包融第二个方面的发展需要,而教师主动主导性方面则能克服这方面的不足。

总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活动,其内含是十分丰富的。任何一位有思想、立足于“培养人”的教师,他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这一学校教育主要的方式上去思考与创造,而实施素质教育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将得到充分体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3
难忘童年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难忘的童年
难忘童年(6)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一封信
让我们手拉手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难忘童年
难忘的童年
手拉手活动给远方小学生的一封信
难忘的童年
难忘童年
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
怎样写施工方案?
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浅论工业厂房的建筑艺术
浅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分析
浅谈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
生态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思考
论安全玻璃在高层建筑中的使用
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防治措施
屋面防水的施工质量控制
现浇楼板板角裂缝的分析及预防
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CFG桩复合地基的施工和试验
论文化广场设计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提高篇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师语录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2
《最大的“书”》 重点问题探究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范文习作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2
《画家和牧童》 知识点精析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巩固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