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经典教育?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经典教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4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经典教育?

"

中国青年报记者卢跃刚采访了学者蒋庆先生。这位蒋学者说:“近代以来,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与中国文化发生了激烈的冲撞,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没有了经典教育,中华民族成了抛弃自己经典的民族,这种教育的后果是:礼崩乐坏,学绝道丧。”又说:“经典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东西,如果没有,中华民族就成了一个灵魂飘泊的民族。”

看来,蒋学者是继承了塞缪尔·亨廷顿的衣钵的。据蒋学者说:“亨廷顿画了一个表来标示世界几大文明的现代形态和性质,如西方文明、印度文明等,惟独没有标示中华文明,因为中国已经没有了文化自我,患上了文化上的“精神分裂症”。由此而来,蒋学者编写了《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读本》,要“从根本上造就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那么“谁是有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呢”?《新周刊》2004年第6期有侯虹斌“链接”了“一份中国文化传统遗失清单”。该清单说:“孩子对以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一头雾水。”对于“42863首全唐诗,19990首全宋词,已从我们的视野里大跨度地撤退、消失,这是这个社会审美能力的丧失。”

读了这些关于中华文化的高论,内心着实有点忐忑不安。现时代,对于十三亿中国人来说,这四书五经,至少有十二亿多是“一头雾水”,而唐诗宋词,虽然多少还能背上几首,但大跨度地从视野里撤退消失,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怎么办呢?只有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首先学好《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读本》。当然,为了学好这个读本,还得先调整教育方针,变素质教育为经典教育,并需高价请出明、清的遗老遗少,让所有中小学老师重新“发蒙”,朗读和背诵四书五经唐诗宋词。

危言耸听的论述往往导致荒谬莫名的结论。当我们正在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时,当我们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写入宪法,成为国人遵循、努力、奋进的方向时,当我们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当我们努力发展经济奔向全面小康时,当我们张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行为取向时,当我们解放思想学习世界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文化文明时,蒋学者却无视中国文明的变迁史,否定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担心中国人会没有了安身立命的东西,成为了一个灵魂飘泊的民族。

这真是多少有点杞人忧天的味道了。那里会有什么“崩坏”、“绝丧”的事情发生呢?如果要说“安身立命的东西”,中国人还是有的。从上个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有识之士接受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如今已经有近七千万共产党员和上亿的共青团员,他们信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即世界大同,古已有之,实乃继承而已。即使普通老百姓不信共产主义,也有佛、道、天主、上帝、耶稣等各路神仙可以膜拜,蒋学者不必担忧中国人会变成一个“灵魂飘泊的民族”。

历史的步伐是前进的,但复古的阴魂不散。当“经典教育”的高论被传媒转载得沸沸扬扬时,怪不得就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出现了宣讲“礼乐”和“学道”的文章。难道恢复了三拜九叩之跪拜才叫“礼乐”?重新让男人留起长辫子,女人缠上三寸金莲才叫“学道”?这多少让人感到有点荒唐。

其实,国人是很讲究经典的,并没有否定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也没有忽视琴棋书画、民风民俗、诚心诚信,不过,这一切都在提高、升华,并赋予了现代文明的内涵。这一些道理,实际上蒋学者并非不知道,只不过做学问的人喜欢“故弄玄虚”,再加上蒋学者听信了亨廷顿的胡言乱语,才乱了自己的方寸,被人们评为许多方面“语焉不详”“前后颠倒”。

那么,亨廷顿是何许人呢?

塞缪尔·亨廷顿是哈佛大学教授,美国政治学会会长。他宣称:“世界历史进程的核心力量不再取决与政治、经济利益,八大文明(指西方、中华、日本、印度、拉美、非洲、伊斯兰和俄罗斯东正教文明)之间的冲突是未来世界的主题与关键所在。”他还预计:“到

2010年冲突将是中国先与越南开战,攻击美国舰艇。由于文明的不同,世界纷纷划分阵营,俄罗斯、印度也随着战局的进展加入,世界将终止于一个多米诺骨牌的毁灭效应之中。”(见《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这世界是不是会毁灭呢?今年是2004年,2008年要举行奥运会,很快就到2010年了。是不是中国先与越南开战,要不了多久就可以见到分晓。不过,亨廷顿的言论对于战争贩子来说,虽是有点兴趣的,但美国人的本性讲究实际,无论什么冲突,都离不开政治经济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此,现今的伊拉克战争也是如此。文明板块冲突论的最大用处,是可以拿来当一块遮羞布而已,尽管这块遮羞布也是漏洞百出。

当然,亨廷顿可以在哈佛著书立说讲他的八大文明板块冲突论,蒋学者也可以在他“阳明精舍”研究他的《政治儒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嘛!不过,据称蒋学者的《儒家的治国之道及其现实意义》一文还未发表,他要中央政府改变政治构架,要议会由“民院、儒院、君院”三院组成等等尚未问世。窃以为,儒家治国可以缓行,还是面对现实结合实际为好。至于当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经典教育,国人并非个个都是糊涂蛋,《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读本》既然已经出版了,就让我们就当作业余读物,接受一点经典的熏陶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让世界充满爱
教你一招——做早餐
观看艺术节演出
我喜欢的动物
妈妈的爱
迷人的春天
沙家浜之旅
对星星的诺言
庭院里的“舞会”
赞山工
未来的“玩具星球”
热闹的菜市场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难忘的星期天
童年趣事—“种”糖
对高职院校建设和谐校园的社会学思考
“模拟公司”与行为导向教学法
构建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基本原则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会计教育的国际标准对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启示
特色与柔性——高职院校竞争中的取胜之道
高职教育发展要重视内涵研究
现代教师形象设计初探
企业投资员工培训的机制探析
让职业教育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日本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制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三大思考
加强青年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