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当我们面对那段美丽的错误——学生恋爱的看待与策略谈

当我们面对那段美丽的错误——学生恋爱的看待与策略谈

"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生存技能越来越多,越来越难,达到社会成熟的年龄越来越晚。因而学生时代的努力与刻苦就为未来的生活质量打下了一定基础。但是,由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中学生愿意甚至渴望与异性交往,这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过程,但如果没有必要的疏导,学生自我把握不好就容易在学生时代陷入情感漩涡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早恋”;而要“先立业”,孩子们就必须专心致志地学习,不能谈情说爱,否则学业必然半途而废,美好的前程也就付之东流。这种矛盾往往在走过年龄之后才会自我认识理解,然而,时间不等人,错过最佳的人生储备和选择的阶段之后,只能对当初的那段美丽错误一声长叹,而我们做教师的则要对学生的那美丽的错误深深思考。

客观地说,人的恋爱是由生理、心理和物质三方面构成的,而影响这些条件的则是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而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不应该有早恋这个词汇的,因为没有绝对的时间限制着恋爱的早晚,只能说具不具备、合不合适。而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生理已经具备恋爱的一切条件,但却没相应的心理和物质条件。在我们不能解决社会和家庭问题的情况下,教师只能从学校教育入手寻求策略与方法,从心理和社会物质角度进行分析,寻找个性根源和方法。

现在的中学生恋爱大致可以有这几个方面:女生更主动,交往更直接,行为更大胆,逆反更强烈。形成这些的原因多是在于家庭和社会教育,可在客观上却成了中学教育的一个承受家庭和社会教育不成熟结果和骂名的工作重点。简单分析中学生恋爱,大致可以发现以下原因:

(1)外界环境如黄色书刊、黄色录像、电视、电子游戏等不健康因素的刺激,引起心理的不平衡和感情冲动,陷入"早恋"的误区。

(2)贪玩、贪吃,爱慕虚荣,追求物质享受。

(3)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以"早恋"为荣,甚至随便发生两性关系。

(4)家庭教育不当引起,如粗暴型的家庭容易使子女产生叛逆心理;苛求型的家庭使孩子承受的压力过大;溺爱型的家庭使孩子养成娇生惯养,追求享受,目中无人的恶习;以上几种家庭教育不当的类型都会给教育孩子带来极不良的影响,导致她们离家出走,或做出"偏激"行为。

(5)缺乏家人的关心,如单亲、再婚家庭,或父母一方甚至双方在外地工作,或因家长本人素养差,或家庭不和等原因家长极少关心女儿的成长,使她们产生孤独、失落情绪,把精神寄托在家庭成员以外,沉迷于"早恋"之中

(6)来自学校的压力,如作业负担过重,学习成绩下降,同学关系紧张,教师的教育方法单一粗暴,学校生活枯燥无味,都使她们厌恶学校生活,抵触老师的教育。

(7)年幼无知,缺乏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知识,遇到坏人容易受骗上当。

(8)由于共同学习、工作的关系,互相爱慕,产生了较纯真的感情,但未能理智地处事,产生极大的感情烦恼。

既然是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我们就必须和家长沟通协商,保持观点和策略的一致性,而坚持的基本原则就是认同生理成熟的情况下坚持沟通和疏导,以知识、情感和道理引导,甚至柔刚相济。

1.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和心理咨询疏导

鉴于中学生的早恋与生理变化有关,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的目的在于破除学生的性无知,避免不正当渠道的性教育误导学生,使学生对男女的生理特点及各年龄阶段的生理变化规律有所了解,不再对异性感觉神秘,也就能降低学生的“性冲动意识”。针对学生的性知识教育还可以采取心理咨询教育方法。心理咨询教育应当采取集体咨询形式和个别咨询形式相配合,同时开展一些性知识教育的专题讲座(搞讲座时应该将男女生分开进行)。要让学生明白:“接到异性的求爱信并不是坏事,这说明你们已经成熟并能引起异性的兴趣和好感。首先应该向对方表示感谢。但是学生时代谈恋爱有许多不利的方面……”针对这个问题,用事实告诉学生早恋的危害性后,又告诉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懂得如何拒绝对方又不会使对方感到难堪还会与自己保持友谊。这种心理咨询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而个别交流可以消除学生羞愧感,使问题解决得比较彻底。我们可以告诉学生:“早恋的成功率本来就不大,青年学生没有社会经验,也不知道如何了解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必然会重新考虑婚姻标准的。对于游戏式的早恋,只有自己斩断这根不结实的情丝。如果面对失恋,既然对方已经不爱你,你就没有必要为此而苦恼,你应该为这种解脱而高兴,赶紧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将来一定会有合适的爱情在等待你。”

2.精神转移疏导

所谓的精神转移疏导法,是指开展多种多样有教育意义的趣味性活动,

调节学生的精神生活。把处于“爱情朦胧期”的学生的剩余精力及时转移到感兴趣的活动上来,以冲淡恋爱意识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因为许多中学生的早恋与学校精神生活枯燥有关,她们感觉无聊而用“爱情”填补精神上空虚。所以适当开展有意义的精神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多种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才能获得发展,同时也减少早恋现象的发生。在双方情感还没有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必要的分离和禁止有时也是有效的方法。

3.说服教育、自我解脱

对已经早恋的学生不可歧视,也不可压抑,更不要公开批评。实际上,

中学生"早恋"现象就是典型缺乏自制力的表现。今年流行的《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就是通过一个个中学恋爱和过早性行为的案例在事实的基础上引导教育学生青春期问题的,用事实教育学生情感冲动的后果。特别是对女学生,老师要根据女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某种性问题来临时及时向学生传授性知识,对她们进行必要的性心理、性生理等基本知识的教育,尽量解除其神秘感和好奇心,了解到过早性行为对女孩子所能带来的伤害,从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调整自身的心理活动,把好奇心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可以用事实进行分析、说明早恋的危害。同时要向学生说明:恋爱是人类的正常心理活动,没有什么丢人的。恋爱也是公民的自由,任何法律也不限制。但是,在未成年学生集中的学校里,为了保护学生的身健康成长,必需禁止早恋。因为早恋不仅要影响学习、违反学校纪律,还会影响人的生理发展,弊大利小。对于感情脆弱、顾虑重重的学生,可以迂回教育,通过耐心的说服帮助她们解除心理上的顾虑。还可以为她们介绍成年人的恋爱心理及经验,使之逐步认识早恋的荒唐性,以实现自我解脱。

4.家庭温暖和亲情感化

许多学生谈恋爱是因为家庭缺少关注和温暖,父母要么是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只知道金钱保障,要么是单亲家庭缺少完整健康的关爱,要么是家庭暴力或情感不和谐而使家庭缺少温暖感,当然,也有因父母溺爱而造成孩子的恣意妄为的,不管怎样,都是家庭不健康、家庭缺少科学、必要的情感教育和生理心理教育。所以班主任在进行心理辅导时,除要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生理知识、法制知识外,更要有诚挚的爱心,尊重理解学生,同情他们的家庭际遇,把学生当作自己人来看待,而不是说教的对象,时刻注意亲情感化的运用,让学生切实感觉到老师是她们的贴心人,能够帮助她们解决困难,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喜欢你,消除学生对老师所抱的戒心,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使学生乐意接受教师的观点、态度,提高心理辅导的成效。同时,和家长进行必要的配合协调工作,保持家庭和学校的一致协调,让家庭内部多些关爱和理解,方便情感的转化和成熟,避免盲目的指责和训斥甚至暴力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5.低调冷处理

就是对学生的行为故意忽略。如果老师、家长觉察学生的早恋行为时,马上视为洪水猛兽,一味地控制和禁止,或采取"监视"、"搜查","恐吓"等简单、粗暴的做法,只会引起负面效果。这时,结合学生的自我道德意识和文化素养,合理采取"故意忽略"并相应说说看似无意识的只言片语、事实例子引导认识,反而可让他们有自我反省的时间,冷静地处理感情。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有自制力和好行为习惯的学生。

6.主题班会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要求时方可能实现","只有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市场经济、信息时代呼唤加强自我教育。在目前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下,如何提高青少年抗腐蚀的能力?只有提高学生自身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分辨能力和免疫能力,从而形成较强的自觉取舍的自我教育能力,学生才能在纷繁复杂和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吸收正面营养,抵御负面因素侵蚀,控制自我和超越自我,增强自尊和自信,学会独立思考,立志做生活的强者。班主任要利用系列化的活动,正面引导、反面警策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组织如下一些主题班会课:《我所喜欢的少男少女形象》;《女性的自我保护》;《异性交往的准则》;《意志力与成材》;《十六岁的理想和追求》;《当我们面对挫折时》;《怎样的中学生活最美》等。

总之,中学生“早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们既要重视也不必惶恐。实践证明:对“早恋”问题宜导,不宜堵,如粗暴禁止,简单化处理,常常事与愿违。因为促使学生“早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个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做耐心的思想说服教育工作,以事实说服人,以情感感染人,以理想激励人。关键是要了解学生,家长与孩子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的感情基础,才能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之从“美丽的错误”中解脱出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老师您好
我的老师
温馨的爱
师恩难忘
我对老师说,教师节快乐
老师
感谢老师
我的老师
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
老师,我想对您说
致老师的一封信
老师,我想对您说
感恩校园,感恩老师
师恩难忘
温暖
美育的职能及其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思想课”三步教学结构初探
试论活动课的目标
美国远程教育的前车之鉴
略论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角色的扮演
创新教育是永恒的主题
试论班主任教师的能力品质
我国教育财政问题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试论我国教育经费问题的症结与对策
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
西方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抓好教学、管理、展示环节,推进我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创新教育专题研究
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教学要因学生变化而变化──教《少年闰土》有感
设计的开放性带来的一点思考──《少年闰土》听课有感
巧设悬念适度延伸──《少年闰土》教学一得
拜读《少年闰土》教学片断后的反思
品读感悟 落实重点 体验情感──《少年闰土》教学重难点突破
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活起来了──教《少年闰土》有感
将叩问进行到底──听特级教师卢雁红老师上《少年闰土》
进行朗读训练的几点体会──《少年闰土》朗读教学谈
《少年闰土》读写训练一得
你向往闰土的生活吗?──《少年闰土》教学札记
《少年闰土》听课后反思
《少年闰土》一文第四段的课堂教学
感受诗化的提问──评《少年闰土》
珍视鲜活的生成资源──《少年闰土》标点符号引发的思考
如何在《少年闰土》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