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创设班级民主氛围的实践与思考
" 创设班级民主氛围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具有潜移默化的长效应,这是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创设班级民主氛围,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设班级民主氛围,其核心是实行民主化管理,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能自由、健康的发展。
一、学会尊重、学会宽容是创设班级民主氛围的首要因素
班主任要想在班集体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学会尊重、学会宽容,这是创设班级民主氛围的首要因素。
班集体中的人际关系包括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本班科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生生关系等,其中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因此,班主任必须转变观念,实现角色转换,由传统的家长式的教育者、管理者逐渐转换为心理咨询者和学生朋友的角色,坚持“理解、尊重、宽容”的原则,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笔者在担任高二
(2)班班主任时,便坦诚地要同学们谈谈“理想的班主任应该是怎样的”,结果同学们一致认为“理想的班主任应该既是老师,更是朋友。”于是,我让同学们自己选班干部,自己定班规,民主商议班级的一切大小事务。由于笔者充分尊重同学们的人格,使我一开始就和同学们相处的很好。可是,有一次因为几个值日生没做值日,而被学生会扣了分,我很恼火,就在班上点名狠狠批评了这几个同学。于是,同学们又一下子疏远了我。学习委员王彬以写信的方式向我指出了错误:“你说师生之间是朋友,朋友偶尔做错了事,难道就可以这样骂吗?你做错了事,校长能这样骂你吗?学生能这样骂你吗?”当时,我很震惊,深刻地反省了自己,思想上仍然没有真正尊重学生,没有平等地对待他们。于是,我在班上作了检讨,同学们热烈鼓掌。放学时,我收到了几封信,同学们在信中表示了对我的谅解和友好,其中吴珊虹同学这样写道:“我佩服您勇于承认错误的虚心态度。同学们更加喜欢您了,您是我们真正的朋友。”从那以后,我和同学们的关系更融洽了。
要创设班级民主氛围,仅仅靠班主任和学生的努力是不够的,还应得到班科任老师的密切配合。为此,笔者在讨论班级工作时邀请科任教师参加,把创设班级民主氛围的目的、要求、实施策略全部告知科任教师。同时,班主任还应该协调好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当个别科任教师与学生产生矛盾冲突时,笔者从中做好协调工作,既要注意策略,及时化解矛盾。
通过师生双方的通力合作,班级中的民主氛围越来越浓厚,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犯了错误都能主动地进行自我批评,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从而使班级风气大有好转,凝聚力越来越强,为创设文明班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行教学民主化是创设班级民主氛围的基本途径
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师搞“一言堂”的现象虽然已不多见,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的面较小,只是局限于少数尖子生的热烈发言;在交流方式上,也总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总是处在被动的地位。这样,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带来了较大的负面效应。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从实施课堂教学民主化入手,创设班级的民主氛围。我的主要做法是开展讨论,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如对有些有争议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或开展辩论。这样,既满足了同学们的求学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质疑、释疑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勇于探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三、班级管理民主化是创设班级民主氛围的基本保证
实行班级管理民主虾是创设班级民主氛围的基本保证。真正的班级管理民主化应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对他人的管理,同时应自觉地接受他人对自己的管理,更重要地是要搞好自我管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从他律逐渐走向自律。
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首先必须建立师生间的互助关系。即教师要帮助学生成长,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学生也要帮助老师共同管理好班级。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人翁作用发挥的越充分,对班集体就热爱、越关心,自我管理的程度也越高。因此,我要求每位学生切实使对班级各项制度、规定和活动的表决权、建议权和批评权,班干部都由学生自己选举产生,班规也是由同学们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这样,同学们就愿意服从班干部的管理,也乐于遵守班规。因为学生主动参与了班级的民主管理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班被学校评为自我管理的示范班。
四、开展活动是创设班级民主氛围的有效方法
创设班级民主氛围必须又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要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为此,我把每周的德育课开设成活动课,让同学们自由评议时事、学校班级的大小事情;在揭露了法轮功的教育活动中,我班同学自编自演节目,揭露了法轮功实行精神控制、残害生命的滔天罪行。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质,又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我根据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开展英语、数学“一帮一”活动,让他们学会合作,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我在班里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组成班级篮球队、乒乓球队、排球队等,与兄弟班级进行比赛。开展这些活动,使同学们学会了交往,学会了怎样和人相处。更为重要的是同学们在活动中发现了自身的不足,看到了别人的长处,学会了尊重,学会了宽容,心胸变得开阔,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五、对创设班级民主氛围的几点思考
1.应避免班主任的“角色偏离”现象
创设班级民主氛围旨在形成一个民主、和谐、有凝聚力的班集体。这需要积极有效地发挥好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班主任“角色偏离”的现象,即为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而逐渐削弱了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从表面上看似乎民主氛围很浓,什么事都由学生做主,而实质上是“放养式”的管理,班主任成了无所作为的局外人。这是对民主管理的歪曲理解,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其结果必然导致班集体的松散、混乱,以至成为“乱班”。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辨证地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坚决杜绝“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极端倾向。
2.应重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创设班级民主氛围,实施民主化班级管理,应重在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形成责任感,首先要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目标的确定,参与班级工作计划的制订,参与具体管理活动的实施以及考评工作。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集体荣誉感越强,就越能发挥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这些活动要由学生的组织责任来保证,要给学生提供各种“负责任”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具有为班集体负责的权利和义务。但让学生有具体的工作责任,并不一定要让每个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而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只要做到尽各人所长,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即可以了。那种认为只有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班干部的机会才算民主化管理的观点是有负面效应的,因为这样容易使学生从小产生“官本位”的观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和班级主人翁的责任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原山
- 五岳之首--泰山
- 夏天
- 水乡高邮
- 未来的日照
- 国旗,我心中的旗
- 美丽的晚霞
- 葡萄家族
- 新“长征”
- 尴尬的头发
- 动画迷的弟弟
- 小龙虾
- 20年后的世界
- 我爱上了看书
- 大自然界的春天
- 武汉城市圈物流业发展研究(1)论文
- 试论历史情景教育
- 台湾地区全民健保制度实施绩效论析(1)论文
- 按份共有中优先购买权
- 试论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理论基础
- 论知识产权的私权性和权利让渡
- 浅谈中外体育社会科学学科进展分析比较
- 物权行为概念辨析
- 关于执行拍卖物上优先权处分的解读
- 让噪音远离科学探究
- WTO知识产权协议侵权归责原则
- 浅论我国竞技体育文化迷失现象的分析
- 典权制度存废之再探讨
- 武汉市居民网球运动消费情况的研究(1)论文
- 关于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研究现状及发展思路初探
- 《杨修之死》课堂实录
- 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执教《杨修之死》所想到的
- 吴敬梓的生平与著作
- 《杨修之死》教学中的情感效应
- 《范进中举》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教学《杨修之死》的反思
- 《杨修之死》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杨修之死》教学把握三“美”
- 厚积而薄发──以《杨修之死》语文教学管窥中学生网络阅读能力的培养
- 范进中举后的概况
- 热爱生命 学会生存──《杨修之死》探究学习价值的生成
- 浅议《范进中举》
- 语文教学不能缺失“灵魂”
- 《范进中举》有关资料
- 关于《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