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对郊区重点中学父母陪读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对郊区重点中学父母陪读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对郊区重点中学父母陪读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 对于父母陪读这种现象,社会上一直众说纷纭。前不久,笔者对部分学生和家长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赞成陪读的占36.7%,反对的占63.3%。赞成者多从为学生减轻压力,帮助他们提高成绩,以利于升学的角度出发。反对者则异口同声地认为,抱着的孩子长不大,必须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

笔者认为,陪读能解一时燃眉之急,但从根本上说陪读不是一种好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复杂的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的原因。这些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 陪读现象的原因

(一) 陪读现象的社会原因:

前些年“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场面已随着近几年来高校的持续扩招大为改观。如今,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9%,一些大城市的高考录取率高达70%以上,高校在校生规模居世界第一。越来越多的人迈入大学门槛,预示着我国高等教育正由昔日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无疑有助于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

然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态势似乎难以撼动社会积淀已久的传统成才观和用人观。上大学、上名牌大学、上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依然是学生家长们的梦寐以求;分数和升学仍是绝大多数学校、教师手中惟一有效的“指挥棒”;而一些用人单位的门槛也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水涨船高……

深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人们的人才观存在误区,突出表现为成才标准惟一化,把成才与学历文凭等量齐观;成才途径单一化,把上大学、拿高薪作为人生成功的必经之路。

当前,经济社会迅速变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已从昔日的单纯知识型转向知识、能力和人格协调发展的综合素质型。胡锦涛总书记曾在去年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四不唯”人才观,并多次使用“各类人才”的概念,强调“人人都能成才”。

对历经十载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来讲,能考上大学固然很好,但考不上大学也并不意味着成才之路从此断绝。上大学并不是惟一的成才之路。须知,学历文凭之于个人,只是其经过人才生产程序的一个证明,并不能等同于其真正的价值。有学历文凭的人,是否可以被称作人才,关键是看其是否能干事、会干事。人才的存在,本来就是能干事、会干事的人与其他人相比较的结果。

(二)陪读现象的学校原因

1、校的常规管理存在漏洞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的质量整体下降,学生参差不齐,有些住校生在宿舍的活动得不到有效的监控,宿舍管理存在一些误区。随着学校管理模式的改革,逐步实现后勤社会化管理,有些学生也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对待生活老师的管理有应付之嫌。在宿舍熄灯之后,仍有少些同学侃大山,直接影响另一部分同学。甚至溜出去上网吧、包夜。

2、 校食堂的伙食成问题

应试教育的社会背景下,学生学习是第一要务,固然不能图物质享受,但家长、学生认为花了同样的钱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况且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加强营养,在生活上给予照顾,陪读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3、 少数学习自觉性的学生

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老师有时也是爱莫能助,在多次教育以后,效果仍不显著,学校老师也没办法,把这个“包袱”丢给家庭。让家长来加强监督和管理。

(三)读现象的家庭原因

现在的大部分家长都认为考大学是孩子的惟一出路。为了能给孩子多一点学习时间,有些家长连叠被子,洗衣服这些事情都代孩子做了。以保证孩子每天就是学、学、学。家长对孩子照顾得太周全了。孩子却肯定有了惰性,还会认为父母能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自然而然的就会缺乏责任感。家长的陪读还有可能与学校的教育产生悖逆。

(四)陪读现象的学生自身原因

1、学生自立自理能力差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却是独身子女,自主能力差,长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独立意识差。

2、 学校的管理

由于升学的压力,各个学校都采取了不同的常规管理措施。由于在校上晚自习的“不自由”、“不习惯”也导致部分学生退宿,自己租房,让父母来陪读。

3、 少数同学的学习习惯差,自觉性差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和在金钱大潮的冲击下,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有些人没有文凭照样赚大钱,对少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一定的冲击。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文化知识毫无兴趣。好逸恶劳,易受社会复杂环境乃至不良风气的影响,沉缅于网吧、游戏机室、吸烟、打架、斗殴、早恋、辜负家长的一片期望,家长陪读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二、 正确看待陪读现象

(一)陪读固然有一定的好处:

有一个农村孩子,现读高中一年级。父母为了让其能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在学校附近找了一间房子,由母亲负责他的吃住。半年来,他在母亲的监护下,进步都很快,现已由往常的中下等成绩变为中上等成绩。成绩的取得都与母亲的陪读分不开。因为有母亲在校陪读,他能按时吃饱饭,按时作息,特别是农村进县城上学的孩子,双休日不用往返于家校之间,减少了因坐车带来的疲劳,这有利于集中精力温习功课。而且,我们还可以利用双休日到书店、文化场馆博览群书,增长自己的知识。另外陪读也有利于督促学习不自觉的学生和学校共同加强管理。

(二)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现在的大部分家长都认为考大学是孩子惟一的出路。为了能给孩子多一点学习时间,有些家长就选择了陪读。这些家长,连叠被子、洗内衣和袜子这种事情都代孩子做了,以保证孩子每天就是学、学、学。而在笔者看来,这种现象实在是害处多多。首先,家长对孩子照顾得太周全了,对学习有没有帮助很难说,孩子却肯定有了惰性,还会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自然而然的就会缺乏责任感。有报道说某高校一名才华出众的男生,在出国读研时要求带母亲一起去,其原因就是他一直是由母亲陪读的,以至于他到了20多岁还没有洗过袜子,没有了母亲,他到国外根本无法生活。希望家长们能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其次家长陪读还可能与学校的教育产生悖逆。因为学校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则会与此矛盾,影响孩子成长。

家长陪读。笔者觉得陪读会带来一些麻烦。首先,陪读就要租房子,而所租的房子一般都比学校宿舍的价格贵得多。其次,父母中至少有一个人得在这儿陪着,这样势必会影响他(她)的工作,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和一些必要的麻烦。而且,有的同学肯定会因此担心学习学不好,对不起在这儿陪读的父母,在心中形成无形的压力。

中学生活丰富多彩,其中包括宿舍里的集体生活,有家长陪读的学生失去了集体生活的机会,这是非常可惜的。老鹰训练鹰雏飞行,都是狠心地将它推下鹰巢,小鹰雏恐惧地奋力张开翅膀才不会被摔死在悬崖上。而恰恰是张开翅膀的瞬间,小鹰雏体验到了飞翔的快乐。做父母的不妨学学老鹰的教子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自己的事自己做”,这不仅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做一个负责的人。父母把本该孩子自己做的事包揽下来,会让孩子形成错误认识。况且从心理学角度看,高中阶段的孩子非常渴望独立,父母陪读往往会使他们处于心理冲突和矛盾中,影响成长。

陪读现象反映出的正是普遍存在的“惟成绩论”问题。青少年自立,自强的能力,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引导。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呵护有加。只要孩子能读好书,生活上的事务一切都可以代劳,其结果是孩子即使已经长大了还不懂得什么叫生活,不知道怎样生活,乃至于离开了家长就无法生活。在学校里也是一样,老师们迫于升学的压力,很少重视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学生看起来健康,实际上经受不了风霜雨雪。须知子女也好,学生也罢,他们总有一天要离开家庭,独立生活,我们不及时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就会害了他们,使他们不能自立。

另外,还应该培养孩子与别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合作精神,性格开放健全的人。一个良好的集体是最容易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可家长陪读却会造成孩子的离群独处,不利于其健全人格的形成。还有,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能面对复杂情况的人。而陪读则往往由家长把孩子可能碰到的困难都直接解决了,结果孩子根本感受不到生活的艰辛,将来一旦遇到麻烦就会不知所措。所以,为了孩子,家长还是不要陪读。

总之,权衡利弊,笔者认为陪读是弊大于利。

三、陪读现象的启示

在今天,上大学不是成才的唯一出路,成才的道路是多元的。实践告诉我们:社会不仅需要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同时也需要各种各样具有实际应用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只有不断学习进取,及时更新知识,才会成为有用之才;安于现状,故步自封,尽管昨天还是人才,今天就难说不会遭淘汰。对孩子的教育应把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想结合,注重“因材施教”。

在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国。但即使这样,政府机关和企业界对用人的选择并不追求高学历,而是更为讲究实效,更加注重人的能力。英国前首相梅杰只有初中学历,但英国选民并没有因为他学历低就拒选他当首相;比尔•盖茨连大学都没有读完,充其量算是个大学肄业生,但并没能影响他成为世界IT界赫赫有名的重量级人物;德国制成品享誉全球的“秘密武器”,并不是它有多少高级工程师或发明家,而是拥有一大批高素质技术工人。

我国各领域也是“行行出状元”。青岛港码头工人许振超刚参加工作时只有初中文凭,经过30年的苦学苦钻,成为响当当的桥吊专家;上海液压泵厂数控机床调试工李斌原是技校毕业,他通过不懈努力,成长为高技能的专家型人才;张瑞敏仅高中毕业,却创立了海尔这一民族工业品牌;才高小毕业的普通农民王乐毅,通过创新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掀起了种植业的一场革命……他们的成功,可以说是对新的成才观的最好注解。

家长们该放手时就放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驳逆境成材
倾听心灵的钟声
真理
烦恼——人生中的一块绊脚石
关于时尚
小议“君子动手不动口”
小议“君子动口不动手”
学会关心别人
为了自己那一片蓝天而选择
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
失败并非成功之母
小议实事求是
感受《匆匆》
公则生明
逆水而行顾惜朝
中学阶段字词教学方法艺术谈
打造高效思想品德课的点滴做法
我的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汉代儒学
关于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效率的措施分析
库尔贝和他的现实主义艺术
高中数学教学中开放式教学法的合理运用
初中英语课堂“学案导学”模式的运用及思考
拒绝随意使用,守住语言规范
论动态生成的初中数学课堂
词块在英语写作中的优势分析
加强职专生语言能力训练之我见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
通用技术课堂教育体验
初中语文课堂当充分体现教学智慧
13夜莺的歌声一课一练(附答案)教学反思教学
14* 小英雄雨来之教材分析教学教学反思
夜莺的歌声教案三教学反思教学
夜莺的歌声教学(支玉恒)教学反思教学
小英雄雨来教学建议教学教学反思
13夜莺的歌声教案B案教学反思教学
13夜莺的歌声教案A案教学反思教学
夜莺的歌声教案五教学反思教学
夜莺的歌声-教学
夜莺的歌声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教学
夜莺的歌声教案二教学反思教学
夜莺的歌声教案一教学反思教学
13 夜莺的歌声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教学
小英雄雨来照应的运用教学教学反思
夜莺的歌声教案四教学反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