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新的教育思想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浅谈新的教育思想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新的教育思想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的思维、新的观念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头脑。面对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文化多样化、信息多元化,社会道德也面临着考验,道德困惑、道德沦丧、理想消沉,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紧迫问题。

学校德育要直面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分辨是非,学会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就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如何透视变化发展的现实,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拓宽视野,开拓思路,认真总结经验,开拓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成为了学校德育创新的首要之急。

只有我们树立新的教育思想,才能把握时代的需求,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促使行为的转变。树立新的教育思想与德育工作的创新是紧密联系的。没有新的教育思想指导的创新,是无源之水,脱离时代的要求,没有生命力;没有创新行为为依托的新的教育思想是空中楼阁,没有实效。只有在新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德育工作的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在继承与发展中前进。

我认为开展创新式德育工作,树立以下的教育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欲望,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人的道德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因为对人类讲,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争取自身的发展和全面进步,是更高的目标。从实现人的价值看,道德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改善人的道德生活,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引导和提升。因此,德育工作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关心、教育、引导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换句话讲,就是要引导学生充满信心地生活,充满智慧地学习,充满快乐地成长。

学校德育工作就应改变过去封闭式的教育为开放式的教育。创新式的德育是开放式、发展性、主体化的教育。我们要真正给学生自主的权利,根本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真正当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理解他们。鼓励学生通过自主的实践,获得思想道德上的成熟,没有主体的参与不可能有思想道德的发展。

学生是德育的主体,不是被灌输的客体。德育既是社会要求,也应当把它看作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要求。我们要善于把这种社会要求转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因为任何教育只有转化成自我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这种自我教育的潜力愈是得到发掘,就愈能使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化发展和谐统一。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就应改变说教式的教育,变单向式为互动式的理性教育。以单向说教为主的德育,主体不是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并且得不到巩固。互动式的教育可以改变过去德育的被动局面,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将理性教育和行为训练相结合,把理想化的信念与自动化的习惯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生自我内化过程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德,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学生易于接受,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在体验中获得了教育。

树立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一个是人生应当怎样度过,也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掌握知识、学习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前者的学习是根本性的,后者的学习是工具性的。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看重的是智商;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更看重的是情商。素质教育的内涵,借用世界一位大哲学家的话,即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思想品质、道德人格要比知识的获取、谋生手段的训练、竞争能力的培养更重要。

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德育工作就要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变部分人的德育为全员的德育。全员德育,提了很多年,但在很多学校还停留在观念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创新式的德育,不仅仅是班主任、年级组长、团队和教导处的事,而是学校各个部门、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工作。应该是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的德育。应该把学科教学作为落实全员德育的主渠道,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明确教学是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要让教师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唤起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和思想素质的发展。

树立人文教育思想。人文教育主要是指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包含了社会科学的教育、审美艺术的教育,而且通常被称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人的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人文素质是提高道德责任感的基础。

人文教育是眼睛不容易看到的,它是将来时而不是现在时,它重在对人的培养和塑造,有助于开阔眼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人文教育具有两个作用:一个是道德素养的教育作用。美国的一项权威调查报告指出,人文教育告诉我们,如何设法对付生活中永恒不变的基本问题,那就是正义是什么,应该爱什么,应该保卫什么,什么是勇气,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卑鄙的。科学承认世界,人文关怀世界,只有既承认世界又关怀世界,才能同世界和谐,也就是同他人、同集体、同社会、同自然界和谐。另一个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人文教育还有利于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接受知识需要理性,创新的灵感依赖于悟性,科学创新不是前人知识的逻辑推理和理性演绎,而是感悟式的灵犀一点通,人文教育能够培养人的感情能力和形象思维。21世纪的人文教育,范畴越来越广泛,内涵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突出,被称作高素质人才躯体的脊梁,生命的微量元素。

通过人文教育,可以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和创造基因,达到培根所说的那种境界:历史使人聪慧,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细,自然科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修辞学、逻辑学使人善辩。

现在的德育工作是说教式,有时显得苍白无力。如果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加强人文教育,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刺激,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认识与追求,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的德育工作在人文主义教育的尝试中,就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教育功效。如有的教师就要求学生读一读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作品,如《诗经》、《论语》等等,充分地吮吸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让学生感悟人生的哲理,提高道德素养。有的学校开设〈名曲欣赏〉专栏,让学生在对音乐美的追求中,净化心灵。

树立尊重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个性是人的生理心理状况的总和。个性是教育的灵魂,没有个性就没有人才,就没有创造性。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爱好、追求、特点、兴趣,塑造不同模具,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创新式的德育工作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改变过去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德育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良好的空间。

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没有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很难说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可能是一种畸形发展。我们有些教师往往把全面发展误解为全科发展,要求学生样样都学,样样都精,事事都成,将来可能一事无成。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5)
自然美景之桃花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小树,我想对你说
妈妈我想对你说
我爱你
我想对你说
老师,我想对您说
妈妈,我想对你说
妈妈我想对你说(4)
说说我的心里话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1)
妈妈,我想对你说
校园的一个角落
向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
粤东北客家围龙屋建筑中的风水
未来居住区规划的设计
居住区规划的理解
住宅电气设计
居住区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
建筑工程报价了解以及决策应用
分析建筑工程拖延工期的原因及对策
智能大厦的系统规划
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
建筑施工中几种常见质量通病的分析
建筑中的不发火地面
未来五年建筑行业8类人才将成新宠
施工组织、施工方案的区别及审核
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地下商业建筑空间发展目的及意义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提高篇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巩固篇
《失物招领》重点问题探究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请爱护环境
《失物招领》老师语录
《失物招领》重点字词梳理
《失物招领》教学目标
《失物招领》考点练兵②
《失物招领》教学重点
《失物招领》教案(二)
《美丽的小路》趣闻故事:丝绸之路
《失物招领》教案(一)
《美丽的小路》美文欣赏:灾难来临时
《美丽的小路》美文欣赏:风在轻轻说
《我怀念那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