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小学美术与音乐信息技术的融合

试论小学美术与音乐信息技术的融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试论小学美术与音乐信息技术的融合

艺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艺术和艺术教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美术与音乐艺术的融合已成为当今艺术教育手段相互融合的必须趋势。既艺术教育要用现代技术的加盟,才能使其更好地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研究学习的完成结合。

一、重视各种艺术的相互融合,形成美术与音乐,舞蹈等相融合的教育方式

就学科性质而言,艺术各学科(音乐、美术、舞蹈)之间具有许多的天然的相通之处,丰富性和综合性便是艺术一大特点。我们可以借助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情感和内容。每一种艺术都可以借用其他艺术的要素,因此在学校的艺术学科教育中,可以努力尝试艺术融合的教学方式。

如在美育教育中,适当地引入音乐,在欣赏和创作活动中,给学生提供优美的听觉艺术环境。例如教授中国画时,放一段古筝曲,从面为学生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使中国画与民族音乐达到完美的融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陶冶情操的空间。同时,对中国画了有了全新的感受和认识,音乐的力量是教师用语言所无法表达的。

重视艺术的参与性,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艺术的创作活动。

在美育活动中,如果不通过一定的教学形式,把各门艺术或同一艺术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特别是如果没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这种形式的活动中,则美育的育人目标是难以得到实现的。艺术教育必须成为艺术化的审美教育,所以一要通过让学生参与艺术审美活动,使其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进而达到审美育失的目的。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有设计的进行一些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如在低年级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经常设计一些游戏活动。通过这些新奇的游戏,让孩子从枯燥的实物世界主动走向五彩画笔下的斑斓世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有些课程可以拍成情节剧,引导学生改变创作内容,例如:“头饰”一课,就非常适合利用情节剧进行教学,经过找合作伙伴的剧情排练,使学生举盎然。在排演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了对头饰形象的理解,同时学生又到了戏剧的魅力以及合作学习的快乐。

除了在课堂上,作为教师还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因为课外艺术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亲自参与艺术实践的机会,并使学生在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艺术素养。如每学期为学生创造艺术观摩课和艺术实践等相互交流的机会,为孩子们搭建艺术的舞台。

如:举办校内画展、校内艺术周、校内艺术报,刊登小艺术人才的成长经历及绘画作品。各班举行“人人都来露一手”的主题班会活动,参与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活动等。

每一次艺术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活动能力的机会。也能激发学生的艺术活动能力及艺术兴趣,更使孩子们的潜能在充分展示个性和特长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开拓,给孩子们增添一份自信、一份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和对美的追求是孩子们人生道路上永恒的动力,因此学生参与艺术活动,教师既要重视参与的结果,更要重视参与的过程。

二、艺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在美术学科中,充分发挥网络及多媒体资源的优势,灵活地运用现代媒体开展教学,可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我总结出了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几种优势:

优势一、辅助教学的。

教师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采用购买或自行开发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抽象、复杂的教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新知识的教学。教师作为多媒体设备的主要操作者,以淙教学内容为出发点,进行辅助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如:在讲授关东剪纸一课时,打破了传统的授一授教学模式,而是通过欣赏丰富的剪纸作品,边欣赏、边思考剪纸的创作题材、内容、技法。课堂的问题不讲自懂,减少了人为的灌输的弊病。学生了更有兴趣欣赏中国古老的民间剪纸艺术了。

优势二、设计形式丰富。

作为“素质教育突破口”的美育,其工艺课、设计课及欣赏课目前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在“工艺与设计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做大量的示范,学生要做大量的训练。由于这类教学内容(如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重复构成等的图案设计)运用的是各种几何图形的组合,要求非常规范、严格,填色技巧也很讲究,使范画的制作或作业的完成都非常耗时费力,学生往往不喜欢进行这类设计。用计算机来设计这类图案,就简单多了。只要掌握了图形复制、图形翻转、反色技巧就能轻而易举地制作出精细、复杂、多变的图案来。

优势三、多画种。

利用计算机软件绘画,能画出非常独特的画面效果,如金山画王能模拟油画棒、水彩笔、粉笔、板刷等工具,同时还可以设置纸的纹理、颜色等。

优势四、上网搜集素材。

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在网络上查找到丰富的美术学科的相关素材,这些素材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美术知识信息,用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信息素养。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一般只能采取指着书本上的图片为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的方法进行教学。如:“这是XX的画”、“这是XX类型的画”等,往往是教师照本宣科,讲解吃力、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好。而借助于网络进行欣赏教学,可以变被动学为主动探究。教师设置虚拟网络环境,让学生主动自主探究,在小组内分工合作。

美术教学与音乐和信息技术等的融合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和研究性的教学。如何既体现时代性,又有艺术性的教学模式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正在探求和研究的。只有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我们的教育才能不断前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6年中考满分作文:善待失意
真挚
那一声声“宝贝”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单身
6年中考满分作文:走进西藏
6年中考满分作文:爱的传递
两兄弟
6年中考满分作文:想做你的朋友
秀作文:为母亲加油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月夜的沉寂
6年中考满分作文:放心吧,有我们在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什么?
6年中考满分作文:金色苦难
6年中考满分作文:我成长中经历的财富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童年
我国风险投资的制度创新
浅谈艺术考级对中国基础教育的消极影响
科学发展观(1)
浅析章太炎的教育主张
关于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其路径选择
浅谈高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
论微积分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1)
关于英国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研究
重燃中小学青年班主任职业幸福的火焰
辽宁省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
宏观审慎监管及我国央行监管启示
浅谈农村生源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代际分化研究
论当代西方国际法的走向(1)论文
大力发展东北老工业地区体育经济的对策研究(1)
现行乡村养老保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北京的春节》 习题提高
《藏戏》教学设计(一)
《北京的春节》 教案2
《北京的春节》 重点探究
《藏戏》重点问题探究
《北京的春节》 美文2
《北京的春节》 趣闻故事
《藏戏》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北京的春节》 习题巩固
《藏戏》整体阅读感知
《顶碗少年》 老师语录
《北京的春节》 美文1
《藏戏》 随堂练习巩固篇
《藏戏》 随堂练习提高篇
《北京的春节》 教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