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论当代中国大片的构成因素
[摘要] 电影大片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这样的一个标准显然是以好莱坞模式为参照系的,近几年的国内电影作品在改变这种现状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是对目前电影发展现状的一个突围。在中国大片成型及发展的十年期间,中国电影人将大多数注意力集中在商业包装上,这固然是电影产业化的必然趋势,但要使中国大片在未来的艺术市场中获得更广阔的空间,更强的文化影响力,在未来需要对中国大片方方面面的因素进行调整与重构。
[关键词] 大片 主题价值 商业性 构成因素 艺术性
大片这一说法源于英文Blockbuster,原指重磅炸弹,后被引申为某人或某事取得巨大成功并引起轰动,尤指文艺界引起轰动的事件,比如电影、歌曲、话剧等[1]。中国电影市场中最早出现的大片大抵是1994年的第一部进口影片《亡命天涯》,它揭开了中国观众了解海外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的帷幕。中国广电部电影局批准了中影公司经理吴孟辰以分账方式进口外国一流影片的建议,提出每年可以进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成就”的影片。每年进口的这10部影片往往为好莱坞的大制作,预算较高,故而又被人称为10部进口“大片”。 尽管中国电影市场繁荣发展,但由于对大片的认识存在不足,同时对其界定和意义建构欠佳,造成了目前电影创作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电影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即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使命和美学追求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国大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构:
一、选材上注重原创,用传统资源解读当下和未来
首先,笔者认为大片的选材上应以原创故事想象:如《后天》、《生化危机4》和《阿凡达》等。当然我们并不能就此认为未来题材的影片一定是优于历史题材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国大片与好莱坞大片存在的历史文化资源、民族心理的差异以及科技手段上的差距。但是不可否认这里面凸显的中国大片的致命弱点——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缺失。一个不关心未知世界的民族,一个拒绝相信超越现实的宏观与微观、太空和深海的惊险和壮美的民族,只把眼光聚焦在当下的利益、身边的琐事、庸俗的争斗之中,怎么能够在激烈的民族竞赛和人类进步之中占据一席之地?[2]因此建构原创性,创造性的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与中国的选材手法不同,在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好莱坞大片走的是完全不同的创作思路。典型的如《阿凡达》,笔者认为该片是一部典型的以未来题材来讲述过去发生在地球上的故事。影片的成功不仅仅在于震撼人心的奇观影像,更在于其深刻的对当下社会和过去的反思。卡梅隆自己谈《阿凡达》的思想时,是这样说的:“科幻电影是个好东西,你要是直接评论伊拉克战争或美国在中东的帝国主义,在这个国家你会惹恼很多人。但是你在科幻电影里用隐喻的方法说这个事,人们被故事带了进去,直到看完了才意识到他们站在了伊拉克一边”。[3]当然这也许是导演卡梅隆在创作时的思想隐喻。然而有趣的是中国观众在观看完《阿凡达》以后反思的是中国社会当下的强拆问题,这也许是卡梅隆从来没有想过的涉及点。然而大片的魅力正在于此,它总是提供给你意想不到的点去反思人类文明中永恒的命题。好莱坞的创作思路可以借鉴却不能照搬,中国大片的题材选择与处理要结合中国电影的实际生态环境。
重创造性并不意味着要将中国过去的历史文化资源弃之不用。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资源本应是中国大片丰富的取材宝库,但目前来看却成了制约中国大片选材的一个瓶颈。产生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大片对历史题材的现代性缺乏意识。以当代意识处理历史革命题材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就是冯小刚执导的《集结号》,此部影片有意识地淡化历史,不再去强调历史的必然与可能,而是在无法超越的既定历史条件下,努力彰显个体自我意识以及个体人格尊重这样的一种现代性精神,让观众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由此打动了观众。可以说冯小刚凭借对《集结号》题材的巧妙把握,完成了中国大片的一次华丽转身,由此中国大片步入了更加成熟的“后大片时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天
- 美丽的春天
- 快乐的周末
- 我和古诗
- 春姑娘来了
- 自我介绍
- 快乐的星期天
- 生态园游
- 我的爸爸
- 聪明的小鸟
- 春天
- 游泳
- 放风筝
- 思念
- 小赵老师
- 论配位方式 支配模式 论元结构
-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教师师德教育
- 顾客对移动回馈业务的期望和建议
- 简述红色旅游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 浅谈科学美及其美感
- 试论市场营销的产品整体理论及在营销实践中的意义
- 谈小学音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 分析传统美术与数字美术的发展变迁及其类型
- 浅谈张闻天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萌芽
- 基于竞争视角的市场营销要素研究
-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研究
- 论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
- 谂邓小平忧党意识及其现实意义
- 手工成就豪车艺术
- 对艺术文化传播向度变动述评
- 《胖乎乎的小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三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五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四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三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后记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四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五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九
- 《胖乎乎的小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处理
- 《棉鞋里的阳光》A、B案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二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二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