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创新理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浅析创新理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8

浅析创新理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

论文摘要: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一要明确构成要素,二要明确培养目标,三要培育具备创新特质的教师队伍,四要进行课程改革和新课程体系构建,五要搭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六要改善教学方法和人才评估体系。

论文关键词:创新理念 应用型创新人才 构成要素 培养体系

一、明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要素

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来看,其人才的培养体系应主要由四大板块的内容要素构成。其一,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其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手段,其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

在由以上四大板块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核心,是关系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教师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中,作为人才培养的承担者和实施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一旦这个根本性基础缺失,就无法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如何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为其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是推动应用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第二板块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其特征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第

三、四板块分别是人才培养手段和校企合作平台,是对于第二板块的有力支撑。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四大板块构成了统一的联系体,相互支撑、影响和联系,任何一个板块的缺失,都会影响和制约该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明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关于人才的定义与需求也发生着变化,实际的培养目标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文秋芳教授认为,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就应用型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而言,学生首先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个基本点、具备较为复合的知识体系这个中心,并在“基本点”和“中心点”的基础上,融入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构建其较为复合的知识结构,培育其基本的创新素质,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依据文秋芳教授的观点,复合型人才的创新素质如同正三角形,也就是说其应具备“三棱”创新素质,即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支撑,而创新人格是调节,以促使人才朝着更完备的方向发展。

1.创新精神的培养

对事物的求新与求知欲望,是创新精神的内在体现。求新,是对事物的敏感捕捉。在好奇心的引导下,促发学生强大的求知欲望且能引导学生在普遍关系中寻异,能在司空见惯的元素中,探索出新发现,在求新寻异中,使学生蓄积创新精神。

2.创新人格的培养

稳定健康的人格是创新所必须的内在因素:尤其是心理素质和思想品性;自信、自强、责任心、毅力等,都是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特质。

3.创新能力培养

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精神与人格的双重确定,并以此为契机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以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要素的“双重能力”。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其培养平台的建设至关重要。

以此来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多元化的,不同于单一的"32具型人才”的培养,它需要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其构建较为复合的知识体系,对其创新精神、人格和能力进行培育。在这样的目标和机制下,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这样的人才即是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三、培育具有创新特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板块,承担着创新元素的引进以及创新内容的实施重任。然而,由于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宗旨的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办学历史较短,师资力量普遍比较薄弱。因此,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建设,应遵循“激励、引进、培养”等诸多措施并举的方针,培育和塑造教师队伍的创新特质,提升师资质量。

1.“培养”与“引进”相结合

目前,教师的培养,多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并在“走”的过程中,对新元素、尤其是改革创新元索进行引进。例如创造条件,让教师利用寒暑假进企业或工厂开展“顶岗实习”,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培育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另外,派教师外出学习,对新的教学理念、模式进行交流学习,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质性的策略。同时,还应该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力度,这种理论和实践俱佳的教师,更易进发出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的潜质。

2.“鼓励”与“创新”相协调

鼓励是创新的动力,创新是鼓励下的行动表现,两者的协调发力,势必会进发强大的创新突破。所以,年轻的民办高校和独立院校要切实做好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鼓励工作,鼓励其打破常规,开发新课,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开展教学改革。为此,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更新理念,用新知识和新理念来改革教学。这是培养教师创新素质的重要举措。 "

3.“教研”与“教学”相结合

就高校教师主要的科研面向一是教学科研,二是与学科相关的科研。第一类科研,主要指与其专业课程内容和专业理论相关的研究;第二种科研主要指与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的研究。所以,在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同时,可以通过建立教学团队和教研团队的方式,对于不同的教师群体,要基于其实际的教学能力和科研经验,安排其进入不同的教学和教研园队,组织其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要注意尽快地锻炼青年教师,促使青年教师自身的潜能和才能得到快速的发挥和培养。

四、课程改革和新课程体系构建

1.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点

在对社会人才需求特征和学生未来发展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细化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分解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围绕能力要素对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削枝强干”。同时,围绕各专业的专业能力培养,设置“核心课程”和确定每门课程的“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开展课程设置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既要关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也要兼顾学生复合型知识体系的构建。

2.以构建学生复合的知识体系为主线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既要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点,也要关照到与学生实践能力拓展相关的复合性知识体系,以帮助学生适应未来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为其实践能力的增强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奠定基础。

3.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

在课程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并设置必要的课程,认真实施。

五、搭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深化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其实践能力和培育创新素质的重要举措。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是落实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践行创新理念下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最好体现。

校企合作被视为目前最为实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它将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能力拓展有效结合,是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舞台。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其校企合作平台下的教学形态可用“分步走、分步教、分步提升”的方式进行。学校基于学生的专业方向与个人职业能力发展需要,分配学生深入到企业一线中实习,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是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推进。

首先,要进行实践教学的预热,也就是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检验,并强化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把校企合作的事宜在第六或第七学期纳入教学范畴之内,在实践教学中就职业岗位性质、道德、专业能力进行最后的融合教学;最后,在第七或第八学期,以顶岗实习的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校企合作的实践平台中。在此环节,学生可以深入企业,在顶岗的职位上切实锻炼自己,检查自身知识与实践能力是否适应岗位需求,实现课内和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

六、改革教学方法和人才评估体系

教学方法的改革,旨在突出教学的创新性和多样性,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肯定不同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培养的目标,可以推行“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完成项目和任务的过程,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欲望,引发其创新精神,培育其创新思维,并最终形成其个人的创新能力。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要强调“精讲多练”,多使用“启发式”“探究式”“小组合作式”和“问题导向学习”(PBL)的教学方法,尽量摈弃“灌输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人才评估体系的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审视传统的人才考核,多以单一的笔试为主,这样就把对学生的评估局限于单一的记忆和应试之中,更多地强调理论知识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估,无法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切实有力的评估效力。对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评估,不应只是单一的重视结果和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应该强调对过程的考核,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考核,努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学生能力评估体系。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展望2005
春园赏景
菊花表真情
捕虫高手=盘中餐? —记一个青蛙老爷爷的自述
种瓜得瓜
让爱改变一切
美丽的北湖
我为书疯狂
呵护生命
美丽的校园
奉献精神鼓舞我们前进
我的一家
期盼2008年奥运
活在今天
正确处理垃圾
关于孔子的人学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运用
简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的转变
试析思想教育在医学院组织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探讨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管理教育中角色定位的研究
试论大专院校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于数学教学中对职中学生的思想教育
关于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转变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
浅谈高等院校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试论管理角色理论视域下大学校长角色定位探析
关于创新非现役文职教员思想教育方法的思考
关于语文教学要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关于高中化学教学的中思想教育之我见
关于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的统一
探析基于网络的大学生选修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试论工科院校的外国留学生思想教育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同步训练
《智取生辰纲》自学评估
《智取生辰纲》同步练习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同步练习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