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中学图书馆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浅谈中学图书馆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中学图书馆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

论文关键词 图书馆的定位 全新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基地 图书馆建设与发展

论文摘要 本文分析中学图书馆与教育的关系,给予中学图书馆以科学的定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科学和人文环境中成长。中学图书馆是新课改下创新教育的实践基地,是实现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这种理念有力地促进了中学图书馆的建设发展。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学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它与教育母体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作为学校书刊信息的中心,它已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信息保障和实践基地。党的十七大对学生发展观作出了科学的定位,把“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素质的核心,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作为出发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营养,形成智慧,确立科学的人生观,构建和谐的社会,实现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文化的双面互动。

1 新课程改革与中学图书馆的定位(中学图书馆藏书是教育教学的信息源)

新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被赋予丰富文化内涵的学校图书馆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被显现出来。教书育人成为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能教书会育人才是真正意义的教育者。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让学生在科学和文化的环境中成长,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同时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给学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随着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对教育事业的冲击,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人才的标准是看其获取信息、思维创新和知识更新的能力。中学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承担着为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化的服务以及优化学生素质化结构的重要任务。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拓宽知识面。学校图书馆就是要承担起文化教育的应有职责,提供多元阅读,强调文本阅读、经典阅读,逐步实现校内资源和馆际资源共享,这是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前提。综上所述,表明中学图书馆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基于这种提法,中学图书馆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一种基础性资源,在新课程改革中,中学图书馆可以利用图书、网络等途径丰富课程资源,使图书管理信息化,真正成为教育教学资源中心。

2 中学图书馆是人本教育理念的信息保障

新的教育观念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学生在知识增长和文化熏陶中成长,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被赋予丰富文化内涵的中学图书馆的重要性更多的显现出来,旧的教学模式被新的教学模式所取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将受到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教师提出各种具有探讨性的问题,学生应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来解决。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文化时代理应对教师、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应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因为现代化的教育大量采用新的教学技术手段,一些先进教育方法及理论的出现,无不要求教师利用图书馆的便捷服务。如此说来,中学图书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它在教学中的地位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就教育而言,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单一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人文性,强调学生阅读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语言文字,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代表。如果青少年失去了对民族语言文字的兴趣,一个民族的危机即将到来了。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古往今来,一个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民族,其国民素质远远超同期的其它国家,民族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民族,其国民素质就会提高,民族文化就会繁荣,而文化的繁荣就会带来经济的繁荣,其综合国力就会强大。因此,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战略意义就在于发展民族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从而提高综合国力。学校图书馆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学校图书馆的管理、现代化建设理应引起各级领导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3 中学图书馆是创新教育的实践基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被提到教育日程上来,相对传统教育而言,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可以说教育的创新是教育发展、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盛、发达的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教师不仅要从事教学工作,还要进行教学研究,新课改后,教学研究就越发重要。我认为,教师的创新活动必须立足在资料的积累上,而学校图使馆会提供这些情报资源,从而创造出研究成果。这说明,学校图书期刊是促进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知识源。

我们知道,社会发展靠的是人才,我们所处的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跨世纪人才已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要学有所长,不断创新开拓。作为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改革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要通过图书馆的藏书不断的丰富自己,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教育动向,掌握新理论,开拓视野,创新理论、创新思维。中学图书馆在上述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所谓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如果没有资料供应的保证,那就是一句空话;所谓创新理论、创新思维如果失去知识源泉,只能是自欺欺人,素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据观察,目前许多中小学虽建立了图书馆,但资源的开发有限。除了个别刊物以外,很多书目不对学生开放。更有甚者,个别学校图书馆只是个摆设,为了应付上级领导检查,当然还存在着学校图书供应质量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立足在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学校图书馆的建设、管理问题;不能深入实际的解决问题,藏书建设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加强人文关怀、强化人本主义理论是中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4 教育变革反作用于中学图书馆建设

学校图书馆的发展水准是衡量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指示,读书是每个人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这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修正,是认识上的突破。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文化成长,拓展阅读空间、打开认识的视野,才能显示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而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水平——民族的阅读水平。新课改中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大力推进中学图书馆的建设,中学图书馆具有教学实践不可取代的优势和特点,我们要充分发挥图书馆藏中华经典文化的资源优势,通过书刊特有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夯实以德为本、素质立人的教育功底,正确把握时代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中学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以期达到服务于学生、教育于学生的目的。21世纪,人类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迅速进入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各种微缩文件、数字文献大量进入图书馆,图书馆“第二课堂”的作用日益突出,加强学生利用图书馆藏资源能力、利用数字文献的能力,已成为新课改下创新教育的迫切需求。丰富有序的文化资源,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中学图书馆必将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理想的课堂。

综上所述意在说明全面推升素质教育与中学图书馆建设的关系。强化信息资源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功能,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我们需建设一个技术完备、技术支持充分的图书馆,提高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检索、利用能力。为此,中学图书馆的建设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更新服务理念,以中学图书馆公益性为出发点,坚定不移地为素质教育服务,图书事业才能发展,素质教育才能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2]赵春婷.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中学图书馆建设.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7).

[3]高美珍.图书馆与新课程.宁德师专学报,2006

(3).

[4]李佩新.中学图书馆与研究性学习关系诚见.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

(1

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小妹妹
俺的老爸可真大!
“睡神”
这个女生
我的死党“罗李琳”
吃相大搜索
我的好朋友―宋相昊
这就是我
明老布老师
我的妈妈
our teacher
我是“超会赚钱的股民“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我的野蛮表妹
当你谷歌时,你在搜索什么?
试论商事信托的法律构造及其实践
原料乳挤乳贮存与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预测未来发展
农业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与对策
基于景观空间要素的广州地铁景观营造探究
基于上位机的智能小区系统优化设计探讨
五十年“贫穷之战”
浅谈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加强农村财务会计工作
底栖动物对受损水体的修复作用
别搞乡村旅游业大跃进
农产品竞价拍卖引热潮
产品包装的环境问题及生态包装策略
在实际工作中增强测绘法律意识的实践尝试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示例2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1(一课时)
高中一年级《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二)
《邓稼先》教学设计2
高中一年级《兰亭集序》教学设计(一)
《石壕吏》等诗词五首教学设计示例
七年级下学期《口技》教学设计示例
《进社少府之任蜀州》等《诗五首》教学过程设计
高中一年级《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三)
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示例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教学设计
《邓稼先》教学设计1
桃花源记 教学设计示例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1(一课时)
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