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6
试论让生活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
【论文摘要】音乐课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前提,强调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科学认识的紧密结合。音乐教学过程中不能孤立课本知识,简单的去教一句学一句,学生在这种教唱过程中容易失去学习动力和兴趣,更谈不上创造力。我们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可表现因素,找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教学内容的结合点,精心设计,营造出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知识和美的体验,并加以引导,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论文关键词】生活;音乐课堂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发展,有效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开展音乐学习是我一直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问题。为了组织小学低段学生开展有效的音乐学习,对于每节课的设计我都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分析学生的学情和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然后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凸现音乐教学生活化、活动化、人文化的特点,使教学切实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此,我进行了让生活走进小学低段音乐课堂有效性的尝试。
1.创设情境,联系音乐和生活
有专家指出:脱离儿童生活世界的间接经验知识传授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教学中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积极的音乐学习情感,增进音乐学习的信心,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常常创设情境积极转变教师的角色,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努力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和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一年级《小宝宝睡着了》一课中,我事先让孩子们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毛绒玩具,每人头上包好头巾。我说:这里是一只大摇篮,你们是47个可爱的宝宝,让我来做一回这么多孩子的妈妈吧,轻轻地躺下,摇,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摇篮孕育了一个又一个可爱的孩子,你们,也是在摇篮中慢慢长大的,想看看杨老师小时候睡过的摇篮吗?(推出摇篮)我的妈妈就是这样坐在摇篮边把我摇大的。接着,我让孩子们坐在摇篮边轻轻地摇,他们立刻进入情境。你摇得多温柔啊,真是位好妈妈,我走近学生及时评价,顺便把摇篮中的娃娃奖给他。就这样,孩子们边摇边聆听,边摇边跟唱,感受到了歌曲的优美、温柔、安静,并认真、用心的思考、讨论,如何给小宝宝唱歌,哄她睡觉。他们控制音量,调整情绪,为摇篮中的小宝宝唱歌。并律动感受:第一段轻轻拍孩子,第二段轻轻抚摸孩子。
这一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激发了孩子们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音乐实践的过程,感受音乐实践的必要性,让他们感受到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音乐的魅力。
2.捕捉生活素材,提升学生的创编能力
音乐教师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学唱歌曲,偶尔有创编的任务对他们来说也是很难的。首先,他们积累的词汇很少;其次,他们写字很慢,创编歌词往往要花很长时间。这样就没有时间来表演歌曲和拓展歌曲了,所以老师们常常省去了创编歌词部分。我通过不断在平行班的教学尝试中发现,其实,生活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难题。
最近,我在一年级上了一节二年级的唱歌课《不再麻烦好妈妈》,而且歌曲有创编歌词的要求。在第一个班上课时,学会了歌曲,还剩10分钟时我让孩子们创编歌词,就遇到了这个难题,直到下课时只有几个孩子写出了两三句歌词,很多孩子根本就没写,竟然玩起来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写呢?他们委屈的说不会写。课后,我认真分析了原因,主要还是我没有抓住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引导,直接让他们创编歌词。孩子们不知所措,更何况有很多字不会写。接下来的一个班,同样的创编我先让他们把平时生活中帮妈妈做的事儿说一说,然后再出示一些劳动的图片来引导,最后让他们在伴奏音乐中直接唱出所编创的歌词。结果与上一节课大相径庭,孩子们很出乎我的意料。虽然没有将歌词写出来,但伴奏音乐刚停,就有孩子举手,在我的伴奏音乐中,他们中的很多人井然有序的将四句新歌词都唱出来了。我当时忍不住对她们说,你们太有才了。更有孩子将妈妈换成了爸爸、奶奶、爷爷,而且主动来表演。
看来,创编歌词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不是做不到,而是可以做的很好。关键是老师如何设计,怎么引导。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深入反思,把学生生活经历和教材相关的内容巧妙结合起来,就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3.结合生活经验,解决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唱变得轻松、容易,让学生感兴趣,是我一直在教学中思考的问题。通过实际教学的尝试,我发现,教学方法是学生对学唱感兴趣的关键。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教唱,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 音乐课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前提,强调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科学认识的紧密结合。这个环节的设置适应儿童的认知特点,从孩子们感知较为清晰的生活中的事物为教学活动的起点,由寻找春天的声音引出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然后让学生在各种声音的模仿与模唱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难点,,并在集体个人小组等自由灵活的形式中进行,通过以上体验 探究 合作等方式和过程,变枯燥的学习为有趣的活动,解决了歌曲的难点。
实践证明,音乐教学过程中不能孤立课本知识,简单的去教一句学一句,学生在这种教唱过程中容易失去学习动力和兴趣,更谈不上创造力。我们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可表现因素,找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教学内容的结合点,精心设计,营造出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知识和美的体验,并加以引导,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自我小传
- 我是……
- 谢谢您,妈妈
- 我的家人
- 爱因斯坦
- 我的妈妈
- 无敌最寂寞
- 老爸,举起手来
- 我的绰号老师
- 老师,多谢您
- 我们班的知名人式
- 我的同学
- 我是这样的人
- 天地无情人有情
- 我的小伙伴
- 浅谈建筑工程消防自动灭火设备的安装工艺
- 关于岩土地质工程常见问题分析
- 高层住宅钢筋砼楼板裂缝成因分析与处理
- 电站锅炉受热面管子安装焊接缺陷的产生及防止
- 浅议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 关于煤矿中机电一体化应用的探析
- 传统元素在新中式住宅建筑中的运用探析
- 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浅谈高层建筑高位消防水箱设置
- 医院工程项目控制的现状与对策
- 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探究
- 简议加强气象微博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管理措施
- 镍基合金表面再结晶对高温低周疲劳性能影响的研究
- 预制T梁混凝土表面气泡成因分析与防治
- 浅谈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措施
- 小露珠是怎样形成的?
-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之二
- 《小露珠》教案之五
- 《小露珠》教材分析
- 《“东方之珠”》说课稿之一
- 《东方之珠》教学案例评析
- 《“东方之珠”》评课稿
- 《小露珠》教案之四
- 《“东方之珠”》课文内容
- 《小露珠》教案之六
- 《小露珠》课文内容
- 《“东方之珠”》教案之一
- 《小露珠》教案之三
- 《东方之珠》教学体会
- 《“东方之珠”》说课稿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