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实现小学英语“文化英语”教学的方式与途径

关于实现小学英语“文化英语”教学的方式与途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24

关于实现小学英语“文化英语”教学的方式与途径

"

论文摘要:“文化意识”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以课堂教学作为“文化意识”教学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课外活动作为实现文化教学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来开展“文化意识”教学。

论文关键词:小学英语;文化教学;方式;途径

一、小学英语“文化意识”教学的重要性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的活动和文明进步而发展的。正是由于世界上存在有许多不同而又各有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因此就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语言。语言与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语言又是一面镜子,它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一个民族的内涵。可以说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两者是交叉渗透、相融相合的。拉多(Lado19

6

4)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因而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要理解和接受另外一种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在目前国内以英语为主要语种的小学教阶段,英语的学习意味着要去理解和接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思维方式和习惯。《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基于此,在具体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应适时适宜地根据学生的特点,注重文化教学,培养“文化意识”,以此来增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英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的综合语言交际能力;加深其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CrossCulture)意识的同时,使其能正确适当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小学英语“文化意识”教学势在必行。因为我们必须要在小学这个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就把“文化意识”教学放在突出的地位,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在有文化背景的环境下学到地道的英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教学,也是新英语课程对新世纪小学英语教师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二、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实现方式与途径

教学实践及理论告诉我们,小学英语“文化意识”教学的主要实现方式与途径应以课堂教学为主,而课外活动则可作为其重要的实现途径。

(一)课堂教学是进行文化教学的主要方式

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依然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而且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也最长。课堂教学是进行文化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应把英语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的环境中,把跨文化交际列为英语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对比差异,激活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资源,然而小学英语教材的编撰对文化项目没有作分门别类系统的介绍,在教材中只是以零星、不完整的形式出现,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将教材中那些有关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典型实例挖掘出来,让学生领会英汉文化的差异,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如课文中经常出现的打招呼用语,中西方的差别相当大。中国人通常用“去哪JD?”、“忙吗?”、“吃了吗?”等等表示友好的问候,并不关心答语的实质内容。而在英国人看来,这些问题是非常奇怪的,也容易产生歧义甚至于文化冲突。英国人见面问好通常用“Hello”、“Hi”、“Goodmorning”、“Howarcyou?”等等。再如课文中单词“dog”的教学,教师可联系“aluckydog”这一谚语,向学生介绍“dog”在中西方国家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在英语国家它不单是宠物,更被视为人类忠实的朋友,甚至是家庭中的一位重要成员。“dog”在西方国家是一个褒义词,因此英语中还有“atopdog”(重要人物),“Everydoghasitsday.”(人人都有得意时)等说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及时点拨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让学生了解语言背景知识,培养其跨文化意识。学以致用,有效地提高其在真实场景下语言运用和交际的能力。"

2.巧设悬念,激起探究。学源于思,思起于疑。教师要巧妙设疑,创设悬念,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探索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巧设悬念,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外文化的蕴含和差异。

例如:在教授问候语“Howoldareyou?”时,教师可请一名学生配合,由学生问老师答,当学生问完“Howoldareyou?”后,教师只是说:“Ah,itgasecret.”此时,教师便可以问学生:“WhydoIsayitgase.cret?”这个极其简单又极富挑战性的问题,立刻就把学生引人积极思考的状态——为何老师不直接回“Iin…….”而是用“Ah,itgasecret.”代替,其中有何特殊含义。最后学生在教师更为具体明确的解释中了解到:在英美国家,人们是非常忌讳别人问及他们的年龄、工资以及个人活动等私事。在这里,“Itgasecret.”便是一种回避的方法。所以,当与外国人交谈时,除非他们毫不介意,否则最好不要问诸如“Are you married?”、“How much do you ealTieveyr week?”等这类令他们非常尴尬的问题。取而代之的应是如“Niceday,isntit?Lovelyday?”等等。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较自然地导人课文教学,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课文文化的注意,激发其获取知识、探究异国文化奥秘的愿望更能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浓的兴趣,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质量。

3.创设情境,培养意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典型教学情境,正是进行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教学艺术。情境是小学生身心成长的摇篮,是小学生心灵世界的培养基地,为发展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的语言实践,学习和了解异国文化,从而获得对异国文化更深刻的认识。在DyouusechopsticksinEngland?这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多次设置情境,如在参加聚会与外国朋友进行文化差异的对话交流中,教师可设置如下的情境You are now in a party,you arehaving a new foreignfriend.You are chatting,talking about the diferenculturebetweenthetwocountries.这样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中英饮食文化的对比,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强化他们的语言文化认识,也能避免“中文思维交际”。

(二)以课外活动作为文化教学的重要途径

课外是一个广阔而多彩的天地,它比课内更富有吸引力。课外氛围若是充满了英语气息,就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空,创设利有于学生英语学习和文化感知的良好学习环境,使学生自由地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

1.通过学习园地渗透“文化意识”教学。小学生对图文并茂的英文内容总是兴趣盎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室内设置“英语学习园地”,进行英语文化宣传。“英语学习园地”应尽量做到“新、奇、趣”,以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同时保持学生的兴趣。园地的内容可以是利于学生记忆的习惯用语和名言警句,也可以是英语诗歌和儿歌。教师也可根据班上学生的英语水平,编写一些国外小孩经常玩的游戏,如bingo游戏、猜谜语等。也可以设置展览台展示他们收集的有关英语国家的风景名胜、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资料。当学生对这些丰富多彩、充满浓郁异国色彩的文化了解越多时,他们对英语和英语文化的兴趣也就越浓厚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英语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这些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内容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感受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语感。

2.通过课外活动提高“文化意识”教学。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是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辅助手段。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如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节目、听报告讲座、参加英语文化知识比赛、开展英语角活动、参加课本剧排练等。此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与一些说英语的外国朋友接触,或者把外国朋友请进校园,让学生亲自感受地道的英语,亲自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通过这些课外活动,让学生感受英语文化的多彩多姿,从而增强他们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促进他们参与跨文化交际的积极性,逐步提高跨文化交往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文化教学的质量。

3.通过主题活动巩固“文化意识”教学。节日是儿童最喜欢的日子,东西方各国都有各自的节日。教师适时举办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交际活动,如新年晚会、圣诞晚会、生日晚会等,让学生在真实的主题活动中感受西方文化,适时地进行饮食文化、风俗礼仪等文化知识的复习巩固。如在新年联欢会上,让学生齐唱“Happynewyear”并辅之一定的舞蹈动作,大家互相赠送自己做的贺年卡,送上新年的祝福;在圣诞之夜活动中,让某个学生扮演西方儿童人见人爱的圣诞老人,让学生齐唱圣诞歌曲,共同体会圣诞的宁静与祥和,然后许愿再互赠礼品,感受亲情和友情;在感恩节来临之际,带领学生到郊外野炊,指导学生制作南瓜饼等西方食物来感谢大地对我们的恩赐。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体验到的不仅仅是快乐,更多的是对西方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感知。同时也增加了实践的机会,起到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总之,“文化意识”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还要让学生熟悉和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英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的综合语言交际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以课堂教学作为文化教学的主要实现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同时,把课外活动作为实现“文化意识”教学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统一起来,以文化教学促进语言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同时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拓宽文化视野,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英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真正掌握英语这门重要的交际工具。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闹钟
春游
夸夸我们的闫老师
春游乐
选班长
我们冒雨春游去
特殊的春游
又能喷火又能喷水的龙
我最喜欢的老师
庆祝六一
难忘的“教室春游”
我的妈妈
特殊的考试读后感
欢乐的雨中春游
我家的菜园子
爵士乐在我国通俗歌曲中的运用
从音乐人类学角度浅谈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浅议中学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制
浅析中国舞蹈行业创新发展模式
试论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浅谈关于高校非音乐专业合唱课程设计的新探讨
浅论社会音乐生产结构中音乐职业与媒介的互动关系
怎样练习音阶和练习曲
浅议音乐实践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探析本土音乐走进高师公共艺术课程的思考
试论高中音乐老师如何适应教育课改的形势
探讨晚清到民国初期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产生的影响
浅析从流行音乐进课堂入手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
试论美声唱法男高音整体歌唱训练技巧
浅析舞蹈音乐结构和舞蹈表演关系研究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10
《小小的船》说课设计3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
《阳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8
《阳光》教学设计1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1
《阳光》说课设计
《小小的船》说课设计2
《阳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小的船》说课设计4
《小小的船》说课教学设计9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7
《小小的船》说课设计
《阳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