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趋利避害(1)

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趋利避害(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趋利避害(1)

历史题材电视剧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帝王戏、宫廷戏;一类是武侠戏;第三类是近现代历史题材的作品。其中前两类戏创作的持续升温,说明它很有市场,而这市场说到底是观众的需求。观众为什么爱看这类戏?无非是剧中的皇权意识、宫廷争斗、江山美人、武打场面、插科打诨等满足了人们一时的快感,具有娱乐、消遣、宣泄、补偿等情感价值。这是古代题材电视剧足恃的东西,也是它的优势和“利”之所在。

但是,如果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创作仅仅在这个层次上沾沾自喜而伫足不前,那么,只能满足观众最低层次的接受欲望,因为除了娱乐消遣、情感的宣泄和补偿以外,还有历史剧所应该具备的历史品格、审美品格和深刻内涵在焉,而这才是历史题材电视剧走上精品殿堂的通道。如果创作者不能在这几个方面提高品位、提升观众,而仅仅在“戏说”和“取乐”中打转转,那么观众也只能是“戏看”和一笑了之,不会动真的喜怒哀乐。当下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劣势正在这里:游戏历史、编造故事、随意为之、追求利润。这也正是造成其“弊”的根源所在。

因此,为了有效地使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趋利避害,从而使“量”的“繁荣”向“质”的飞跃转化,构筑出真正的精品乃至经典,必须重申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首先是创作观念问题。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要有一个正确的创作观念,这种观念说到底就是如何对待历史、如何对待现实的问题。这就要求编导者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如何对待历史?如何对待历史人物和事件?如何辨别历史中的精华和糟粕?在这里,要坚持历史主义唯物主义的原则,而克服非历史主义的倾向;要尊重历史规律,而不是违背历史规律;要以先进文化意识和历史批判精神来审视精芜并存、良莠难分的历史的原形态。这不是一个新解题。早在15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已明确指出必须以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来指导历史剧的创作。但在当下的创作实践中,这种观念常常缺席,因此,仍有重提之必要。否则,“帝王史观”、“贵族史观”、“盛世之梦”、“粉饰装点”必将泛滥成灾,“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就无从体现。

其次是创作态度问题。一个时期以来,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存在着严重的以游戏和玩笑的态度来对待创作的问题,一些编导不是以严肃的态度来创作,而是游戏历史,调侃历史,乱语讲史,随意拿古人开玩笑。这种极不严肃的创作态度,严重地消解了作品的意义内涵,损害了历史剧的艺术形象。甚至有人认为历史剧的本质是游戏而非历史。不错,历史剧绝非完全等同于历史,但历史剧的本质也决非是游戏。早在20世纪60年代,史学家吴晗就认为“历史剧是艺术,也是历史”。我认为这才是历史剧的本质所在。这就要求历史剧的创作者,要具备历史家和艺术家的双重品格,既尊重历史规律,也尊重艺术规律。而我们的一些编导却无视这一点,比如《康熙王朝》的编剧甚至说:“历史上的康熙怎么样,我并不知道,只能靠猜想和感情的期待去慢慢接近他,揣摩他。”这是历史剧创作的正确态度吗?仅仅靠猜想和揣摩能塑造出符合历史真实的艺术形象吗?这怎能不令人怀疑?

再次是创作方法问题。古代题材的电视剧究竟应该怎么写?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这里关键之点是创作者怎样对待历史,怎样对待现实,怎样对待虚构的问题,还是那句老话:必须坚持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坚持历史主义与现实主义水乳交融的创作方法。在这点上,近现代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态度比较审慎,因此,成效也较大。相反,古代题材的电视剧创作,穿凿、附会、篡改,编造的痕迹更明显,“硬伤”也更多,不要说逃不过史学家的眼睛,就连一般的观众也往往能看出破绽。

历史剧,既然是写历史,写历史中的人和事,就要尊重历史,尊重过去生活的积淀,注重历史真实,这仿佛是历史剧创作的一种“宿命”。同时,历史剧又绝非是历史,绝非是历史教科书,它还是艺术,因此,自然也要加工、虚构、再造,这也是势在必然。但一定要遵循艺术真实的原则,尊重艺术规律,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注重挖掘历史精神。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针对历史剧创作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问题,文艺界就展开过争鸣。60年代初又展开过讨论,史学家吴晗强调“历史剧必须有历史根据”。80年代初,还在讨论,戏剧研究家余秋雨强调,历史剧必须做到:

一、著名历史事件的大致情节一般不能虚构。

二、历史上实际存在的重要人物的基本面貌一般不能虚构。

三、历史的顺序不能颠倒,特定的时代面目、历史气氛、社会环境须力求真实。

四、剧中纯属虚构部分的内容,即所谓“假人假事”,要符合充分的历史可能性。

五、对于剧中非虚构的部分,即“真人真事”的处理不要对其中有历史价值的关节任意改动(《历史剧创作简论》《文艺研究》19

80、6期)。这些精辟的见解,仿佛也与时俱逝,所以,必须重提:虚构是有条件、有限度的。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最后是创作目的问题。为什么要写历史剧?要“导”历史剧?为了娱乐?为了开心?为了满足个人某种欲望?还是因为写历史剧风险小,可以不用生活积累?仅仅抱着这种心态创作,很难写出真正优秀的历史剧,因为艺术除了要有娱乐的功能外,还要有审美、有内涵、有精神品位。历史剧的创作目的,应该是为了回顾、认识历史,汲取精神养分,吸取失败教训,激发民族心、爱国情,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现实。但为现实服务,要避免将古人现代化,避免把今天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情感传达方式强加于历史。这种非历史主义是历史剧创作的“大忌”。

总之,历史剧创作必须谨慎从事,因为它是“带着脚镣跳舞。”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用双眼看世界
永不停息的河流
既生“亮”,何生“关张”?
诸神的黄昏生命在闪亮
3河南优秀高考作文-竞标
生如夏花
2003湖南优秀作文――勿以亲疏定是非
探知的阻碍
那鱼那鹰那人
情感的权力
情要深深理要昭昭
与你同行
跳出枷锁创造风格
陷阱
2003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杂而不乱归于大同
安丘市四库灌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北方地区农民对水资源短缺的反应
生活饮用水硬度软化的研究
新农村建设饮水方案尝试
2011年防汛脱险工作方案
开发建设项目弃渣场设计及防洪问题
棉花膜下滴灌根系发育规律的研究
全球变化与水文科学新的进展与挑战
三峡二期厂坝工程帷幕灌浆设计与施工
XX村排洪大沟盖板改造工程组织方案
水文水资源数据走向共享
堤坝抢险技术
水文测验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
“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
浅议洞庭湖水文测验
《自己去吧》第一组教学设计二
《小松鼠找花生》第一组教学设计二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一
《自己去吧》第二组教学设计一
《小松鼠找花生》第二组教学设计一
《自己去吧》第一组教学设计四
《小松鼠找花生》第一组教学设计四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四
《小松鼠找花生》第二组教学设计二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二
《小松鼠找花生》第一组教学设计三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三
《小松鼠找花生》第一组教学设计一
《自己去吧》第二组教学设计二
《自己去吧》第一组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