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5
世界电影中的东方元素
在张艺谋、陈凯歌、巩俐、葛优以及众多中国电影新生代不断成为世界影坛的新闻话题的同时,来自台湾的李安先后推出《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和后来的《理智与情感》,来自香港的吴宇森在好莱坞先后导演了《终极标靶》、《断箭》、《变脸》和《碟中碟
(2)》,陈冲与顾长卫合作拍摄了《纽约的秋天》,华人导演似乎已经进入了世界电影主流。2001年,美国《时代》周刊在评选年度10大优秀影片时,竟然同时有四部华人导演的电影榜上有名,在被传媒塑造为一个文化盛典的奥斯卡评奖中,李安的《卧虎藏龙》获得了10项提名4项大奖。华人俨然成为了新世纪世界电影文化的一道风景。
的确,中国元素是一道风景,在我们为世界电影中越来越醒目的东方元素而弹冠相庆的时候,我们也会意识到,对于这个由经济强权所支配的世界来说,中国更像是一个陌生的奇观、一个遥远的童话、一个离奇的故事,因而,《花木兰》其实是一个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故事,《卧虎藏龙》中的东方侠士和东方美女只不过是为看多了《007》与《终极警探》中那些肌肉发达、动作勇猛的西方英雄和挺胸露臂、金发碧眼的性感女郎的西方观众提供了新鲜快餐。
在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利用外国演员、外国导演和外国题材、外国人物来征服外国观众,一直卓有成效。从20世纪的20年代到40年代,好莱坞陆续吸收了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瑞典等许多国家的优秀导演、明星,如喜剧大师卓别林、悬念大师希区柯克、演员葛丽泰·嘉宝、费雯·丽、英格里·葆蔓等都来自欧洲,好莱坞还有许多导演、演员、甚至制片人来自东欧、拉美、加拿大等等,而许多美国电影的题材也来自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不同历史,所有这些外来人和外来文化都经过好莱坞的商业改造,有时甚至是美国的政治改造,一方面为主流的美国电影带来异域情调和注入文化营养,另一方面也为美国电影进入外国市场带来文化亲同感和文化共鸣。90年代以来,不仅像金字塔中的木乃伊、中国的花木兰、圣经里的摩西出埃及这样的东方故事、题材纷纷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而且一直被好莱坞排斥的华人导演、演员、摄影师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被邀请到好莱坞创作主流电影。好莱坞一方面利用东方情调来为主流好莱坞观众创造一种文化奇观和获取新的市场资源,同时也利用这些电影人在原住国和地区的地位、影响、名声来获得华文化圈的认同。好莱坞以一种"世界电影"的形象为自己进入东方做了文化包装。
近年来,"好莱坞"兴起一种怀旧热、古典热,而时下这群怀旧的西方人又欣喜若狂地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历史和文化,而那些有着东西文化学术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导演们,既能游刃有余地利用东方历史文化资源,又对西方人的心理需求和观影习惯了然于心,把西方人所熟知的方式和概念融会在充满奇观的东方故事中,温柔、敦厚、神秘的东方文化在潜意识中给了他们一种母性和家园的感觉,所以好莱坞也开始借助"东方化"来实现西方人的"还乡"梦想。
其实,好莱坞的东方元素不过是被好莱坞化的东方。因而,东方元素在世界电影中不可避免地是一种点缀。当然,也许在当今这个信息传播不平衡的全球化背景中,西方的东方主义不仅是西方人的想象,它也可能成为东方人的自我想象,特别是当我们试图"走向世界",试图"国际接轨"的时候更是如此。
论文出处(作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两个“力力”
- 奶奶
- 我的爸爸不是伟人
- 我
- 向家道谢
- 挣明天
- 世界有爱才完美
- 外公——我的好朋友
- 我的爸爸
- 我的好外婆
- 我的妈妈
- 妈妈,我还愿意做你的女儿
- 我的朋友
- 我家老爸
- 我的座右铭
- 高校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 我国自然资产审计问题探析
- 建设项目概算审计的几点思考
- 民间审计在环境审计中的定位分析
- 积极开展效益审计发挥内部审计的特有职能
-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及我国的理性选择
- 浅谈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重点及方法
- 企业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
- 独立审计现行审计委托模式弊端分析
- 浅论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 浅论计算机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要求
- 重视培养和强化创新审计职业思维
- 审计风险的实证研究
- 试论加入WTO对我国政府审计的影响
- 社会保险医疗基金的控制与监督
-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 《湖心亭看雪》课内语段阅读题
- 《湖心亭看雪》课外语段阅读题
- 《归园田居》赏析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的人生乐趣
- 《湖心亭看雪》同步达纲练习
- 《诗四首》教法指引
- 《渡荆门送别》赏析
- 《湖心亭看雪》基础知识题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
- 《渡荆门送别》赏析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赏析
- 《游山西村》赏析
- 《使至塞上》分析
- 《湖心亭看雪》课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