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1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

《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要求,在实施建议中也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当学生有了自己想说的话,有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有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热爱,才能够提起习作的兴趣,才会“乐于表达”。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充分让学生体验生活,融入情感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 激发写作兴趣

针对小学生喜爱活动的特点,我围绕作文教学精心设计作文指导和相关的作文活动。如“记一次有趣的活动”,我们没有闭门造车,纸上谈兵,而是和他们一起玩“贴鼻子”的游戏。在热火朝天的游戏过程中,我提醒学生注意游戏的过程是怎样的?谁说的、做的引起了你的注意?当你被蒙上眼睛,拿着鼻子去贴时,心里怎么想?又怎么做的?通过这样的指点,学生写作的兴趣盎然,一些生动有趣的情节在作文中都有体现。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表演情节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曾经听了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上的一节作文课。他上课的内容是:“歇后语编故事”。在课堂上,于老师和学生共同编演歇后语“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师生打成一片,演得入情入景。在于老师的带动下,学生表演热情高涨,写作兴趣浓厚,学生编出的故事生动有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电教媒体 寓教于乐

实验表明,客观事物会激起人的情感活动,而情感活动又会触发人的语言表达的动机,提高运用语言的技巧。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利用电教媒体,可减轻学生写作的难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如四至六年级的作文中写游记的题材不少,有的学生利用假期游览过名山大川,观赏过名胜古迹,而多数同学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机会去游览。我便放映录象带,屏幕上出现奇特的风光,秀丽的湖光山色,巍峨的亭台楼阁,宏伟的高堂大殿,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打开了思维的闸门,纷纷发表自己的观感,通过“实地看,看实地”增强了想象力,写作时学生普遍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三、体验生活 乐于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在着力强调学生习作兴趣时,还提供了调动学生习作兴趣的方向——突出主体体验。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深了,才会“乐于表达”。然而,从当前学生习作现状看,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学校与家、家与学校两点一线。他们似乎看不到今天的太阳与昨天有什么不同。作为教师,有必要让清新的空气吹进我们的教学,让我们的教学走进广阔的空间。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时,我们可带学生到山间、田野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大自然的美丽;秋天,大地一片金黄,果实累累时,我们可带学生到田间、果园里去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与农民伯伯分享丰收的喜悦。我们也可抽出时间,领着学生到商场、市场去逛一逛,让学生在这司空见惯的地方,用自己的眼睛去搜寻未曾发现的现象,观察人们的表情、动作、神态。学生有了感受与体验,才会提起习作兴趣,打开话匣子。记得我指导学生写一处景物,为了让学生写得真切,亲自带学生到海滩上玩,让学生看看海、踏踏浪、玩玩沙、嬉戏一番……学生像快乐的小鸟,尽情感受海滩的魅力。回来后,让学生写作文。结果,学生写出的作文生动、具体,情真意切。如果没有学生亲身体验,怎么会写出这么好的作文呢?

四、巧借课文“空白” 激发写作灵感和欲望

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留有余地,这种“空白”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师可借助教材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这样既充分利用手头的教材,又能借助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灵感和欲望,有利于降低习作难度。如《凡卡》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本来小凡卡收拾青鱼,无论从哪儿弄起都可以,但老板娘偏偏无中生有,找小凡卡的茬。在这里,富人的凶狠毒辣和穷人的可怜无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之后,我让学生以《收拾青鱼遭打》为题,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想象,描写凡卡遭受毒打的情形,从而让学生获得知识上融会贯通和感情上强烈共鸣,学生写作兴致高涨,真是情动而辞发。

五、创造机会 体验成功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成功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学生的作文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总有闪光点,大至选取材料,布局谋篇,小至一个词。每挖掘到闪光点,我都及时加以肯定,调动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差生的写作兴趣,在评判时提高作文分数,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同时,推荐发表学生的优秀作文。这些成功的体验,都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动力。

实践证明:体验生活,融情感教育于作文教学之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对提高作文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也追星(居里夫人)
愚蠢的追星族
我与中国戏曲
追星族曰
戏说“明星”
追星丧父谁之过
戏曲的艺术魅力
戏曲大舞台
我看“追星”现象
戏曲传统艺术
中华瑰宝戏曲
黄河壶口瀑布
走近父亲的秦腔
我也追星(周杰伦)
中国戏曲是去是留
专业设计图形模板图的生成与使用
建筑工地火灾隐患特点和预防对策
浅谈高层建筑安装施工协调与配合
小康住宅十大标准
细数影响家居风水十大建筑物
对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几点看法
做个合格的投标人
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管理制度
施工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
云南省工程造价管理凸显五大特点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文化
工程施工中建筑工人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工程师职称评定工作总结
论施工企业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
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措施
《路旁的橡树》 重点字词梳理
《惊弓之鸟》 重难点分析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1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2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提高篇
《路旁的橡树》 趣闻故事
《路旁的橡树》 整体阅读感知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1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惊弓之鸟》 作者及作品介绍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巩固篇
《惊弓之鸟》 老师语录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提高篇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巩固篇
《路旁的橡树》 重点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