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特征的分析

浅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特征的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5

浅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特征的分析

"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认知工具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特点,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者的特点。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学习者 构成 特点

近二十年以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l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主张的学习环境是指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一、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构成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在这里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一)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二)协作。协作在一定的意义上是协商的意识,它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协商主要有自我协商和相互协商。自我协商是指自己和自己反复商量;相互协商是指学习小组内部之间的商榷、讨论和辩论。

(三)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这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四)意义建构。它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特点

(一)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组成

在建构主义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就是学习环境的设计,为此他们在这方面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在这里,我们就以D.H_Jonassen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型为例.简要介绍具体的学习环境,它主要包括六个部分:

1.项目:这是整个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中心.项目就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阐明和解决的问题。

2.相关的实例(或个案):为了使学习者更好地解决项目,为学习者提供的与项目相关的实例或个案(如法律、医疗或社会调查等方面的实例或个案)。

3.信息资源: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图形、音频、视频和动画等)以及通过因特网上获取的各种有关资源。

4.认知工具:主要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用于帮助和促进学习者认知过程的工具。

5.会话与协作工具:就是使学习者群体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建构问题的意义的一些工具,比如电子邮件、聊天室等。

6.社会背景支持:在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时要考虑社会文化背景、客观环境、物质条件等方面对于当前学习所能提供的支持。"

(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基本特点

1.情境的真实性。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要求教师建构一定的情境,而这种情境是基于社会生活的现实.或接近于现实的情境。以帮助学习者在问题解决学习中经历与真实世界相似的认知.并促进他们问题解决能力的迁移以及通过仿真的问题对学习者产生吸引力。

2.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在这种学习情境中,要求教师在课前就要准备好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可能应用到的较全面的材料,包括网络上搜集到的,以便学生学习使用。

3.认知工具的多样性。在此环境中,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认知工具。通常是可视化的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如知识库、语义网络、几何图形证明树、专家系统等。

4.学习过程的协作性。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为了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透彻,就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协商,特别是小组之间的协商,让小组成员之间的思维碰撞,促进学习者的创造性学习。

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者的特点

(一)在此环境中对学习者的起点能力的要求与传统教学不同。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那么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就要提供这样的相关实例,以便让学习者借鉴,所以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就要求学习者能够善于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对当前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

除了在学习内容上的要求之外.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还要求学习者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因为整个学习过程是在网络的环境下进行的。首先要求学习者会运用搜索引擎来寻找解决问题的资料.并能下载互联网上教师提供的教学材料:其次还必须知道怎样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和应用聊天室。进行学习者之间的协商活动;最后还要求会制作简单的网页以便将学习的结果设计出来。

(二)对学习者的学习的坚持性要求较高。学习的坚持性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困难。坚决完成学习任务的品质。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是一个主动的探究者,这种学习的动机主要依赖学习者的个体特征来维持.这对学习者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而且展现在学习者面前的是一个开放的问题空间.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者要自行选择承担的任务。并设计问题解决的方案,确定问题的假设,搜索和筛选资料,然后采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来解决问题,最终形成结论。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要求学习者有较大的坚持性,才能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N持高度的热情,并且在遇到困难时能够知难而上,坚持不懈,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要求学习者的合作能力较强。在传统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对客观知识的记忆,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封闭的。而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会话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主要形式是教师通过各种同步与异步交流工具为学习者建立起对话共同体、知识创建共同体、学习者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更容易产生对某个话题或问题的不同解释。清晰地表述他们的观点。

但由于学习者经验背景的差异,所以学习者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千差万别的,这就要求学习者之间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大家的思维碰撞,来深入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纠正和补充自己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四)对学习者的知识组织能力要求较高。建构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建构的意义就是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教师将会提供解决问题的大部分资源.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学习者有选择地运用现成的资料,和筛选网络上下载的材料,并且在最终的学习结束时还要求学习者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以文本或是网页的形式展示出来。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要求学习者有较高强的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但由于学习者长期接受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要实施这种类型的学习,还需要学习者适时地转变自己的观念和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可爱的小闹钟
春天的气息
秋的畅想
小金鱼
别开生面的运动会
三跳比赛
嗯 到做 到
发 奖
我学会了骑车
打雪仗
字 典
小蚂蚁沙兰
我的妈妈
这就是我
论当前中国文艺理论发展的问题与出路
论校园网在中小学的应用与建设
试析偶遇还是必然?——当代设计思潮与中国传统美学当议
试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艺术的关系
浅析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批判意识
艺术丑在中国的发展演变
日本中小学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浅谈网络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计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素质教育的体现
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
前卫现代艺术和广告设计文化的传达
中国古代祆教美术遗存的价值及其当下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象山教育思想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中国油画的个性化意识之我见
《索溪峪的“野”》教学实录
《全神贯注》教学片断实录评析
《少年闰土》实录
《荷花》教学实录
《坐井观天》教学片断与评析
《雷雨》教学片段
《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
《小摄影师》教学片断与评析
《燕子》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火烧云》课堂实录
《北京》实录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
《赵州桥》课堂教学实录
《全神贯注》第二课时课堂实录点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及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