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谈教师在思想品德讨论课中的主导与主体作用
"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这样课堂讨论便成为教师们转变教学方式普遍采用的重要课堂组织形式。所谓课堂讨论,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对某一理论问题或某一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从而很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它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
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开展民主化的讨论,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还课堂给学生,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感观,更能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信息多向传递,形式多元互动,用智慧启迪智慧,集思广益,共同发展。
怎样才能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在教学实践中,我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首先,必须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1、教师要精心选择具有讨论价值的难易适度问题,难度要适中。
2、教师要精心组织和引导课堂讨论,不要放任自流。
3、教师要在讨论结束时,及时对讨论过程和结果进行真实评价。
教师对讨论过程的评价,应以正面激励为主,只要学生有较好的参与兴趣,积极思维,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强烈的探究意识,都应给予肯定与表扬,多角度地进行综合评价,要寻之以思,受之以理,归纳总结,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实质。
其次,必须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是课堂讨论的主体,全体学生都应参与讨论。
讨论时,要防止只是胆大、性格外向、学习成绩好的少数学生参与,尤其是好学生经常代表小组发言;要防止性格内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扮演群众演员的角色,一言不发,等着听别人得出的答案。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要千方百计地调动起全班学生都行动起来,主动积极参与到讨论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动手、动口、动脑的思维过程,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课堂讨论的主人。
2、采取多种讨论方式,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
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课本的要求,采取多种灵活的讨论方式,避免讨论采取某种固定的方式,使学生乏味,运用争论、质疑、答辩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中,闪现思维的灵性,在相互启迪中,达到对问题的深刻领会,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堂讨论成功的关键所在。课堂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并实现自我教育的好方法,教师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断探索课堂讨论的新形式、新思路,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独特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狗
- 我期待的暑假
- 《男子汉行动》观后感
- 传球比赛
- 削梨的启示
- 悔
- 我终于会滑雪了
- 买瓜记
- 一个陌生人
- 钓鱼
- 让我后悔的一件事
- 赶海
- 挖荠菜
- 梦想成真
- 与外公下五子棋
- 卑微生命的灵魂还乡(1)
- 论主持人与记者整体形象定位(1)
- 族群认同与香港电影中的“北佬”形象(1)
- 小道具 大天地(1)
- 谈课程、教师、学生与价值观
- 论当代中国电视剧的女性叙事与话语策略(1)
- 电影批评的“大众”及“现实”立场(1)
- 中国主流电影文化诉求策略思考(1)
- 简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多元主体的价值取向
- 夷平还是续建:中国电影理论的美学困境(1)
- 浅谈以德治校,以德育人
- 数字化演播室系统(1)
- 浅谈幼儿园教师的德性价值
- 试谈教师在思想品德讨论课中的主导与主体作用
- 浅谈幼儿探索活动中教师的价值凸现
- 鸭子
- 正确理解父母的爱
- 《自己去吧》教学实录
- 《自己去吧》课堂实录
- 自己去成长 自己去成功(前言)
- 《自己去吧》教学杂谈
-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自己去吧》教学案例与反思
- 我会成为那只海鸥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评析
- 勇敢飞翔──改编自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自己去吧》
- 给学生创造“激情、对话、展示”的空间──《自己去吧》教学课堂实录及反思
- 蓝天和矮墙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反思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