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投入不足: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危机

投入不足: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危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投入不足: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危机

"

论文关键词:投入不足 农村 基础教育 政府投入

论文摘要: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种种危机,政府投入不足是导致危机的直接原因。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以及农村的现实需要来分析,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将起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责无旁贷。政府应从思想上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加大财政投入,合理分配中央、省、市及县的财政投入比例,开拓民间资金,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投入不足使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危机。当我们看到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之后,农村依旧还有那么多的学校校舍破败,还有那么多的老师生活贫困,还有那么多的学生失去学业,我们就不得不思考这背后的原因了。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分析导致农村基础教育危机的最为直接的原因是什么,以便更快地缓解矛盾,进而真正地解决问题、克服危机。

一、投入不足是导致农村基础教育陷入危机的直接原因

1硬件设施差,正常教学活动无法开展

2收入无法保证,农村教师素质难以提高

3无力支付学费,贫困学生徘徊于校门之外

近年来,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流失现象有增无减,流失率居高不下。据教育部公布,2000年全国初中流失生,占该年在校生总数的百分比已接近4%。只要我们考虑到农村在校生占全国所有初中在校生的绝大多数,考虑到贫困辍学乃是农村教育的普遍现象,那么农村学生的流失也就可想而知了。目前,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中小学,已普遍推行了“一费制”收费办法,但其他地区的农村还没有推行这样的政策。由于农村中小学普遍办学经费紧张,许多学校仍向学生收取学费以外的各种费用,加重了学生家庭的负担,这更增加了农村学生的流失率。虽说许多农村的孩子也在接受义务教育,但实际上他们往往比城里的孩子付出更多的学费。一些农村地方甚至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学生的父母都曾读到高中毕业,而学生本人却可能因为学费高昂而提前辍学,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还没有在那里得到普及。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的贫困学生约占当地学生总数的28%,共计1500万人左右。这些贫困的学生如果得不到来自政府、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去继续学业,就很有可能沦为新文盲。

二、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我们知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力,而人力资源的质量取决于政府的教育投入和管理。教育投资是政府应当做的事情,是人民交税的一个主要原因。毫无疑问,教育应由政府经办,只要人民的教育文化水平不高,政府就必须负首要责任。

1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近十几年来,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越来越被人重视。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通过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导致产出提高。Krueger(1998)发现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倒U形关系,平均受教育年数对经济增长之间的峰值年数为7.5年。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如果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7.5年,那么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会有积极的作用。目前中国农村十五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七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三年。在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百分之一,比城市低十三个百分点。全国现有八千五百万文盲半文盲,四分之三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因此,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可以逐步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将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产品的属性分析

总体上说,教育是一种“准公共品4,但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者是存在重大差别的:现代社会中,成员所受的基础教育达到和保持某一水准,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基础教育具有纯粹公共产品的特征,而高等教育在社会成员个人择业和人生设计上,与个人的实际利益更相关,因而更多地偏向非公共品的特征。教育层次越低就越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因此我们应将基础教育归为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公共消费性决定它不能通过市场价值、竞争机制的方式来配置,而应该由政府来承担。十几年来,中国农民在承受极大的税收负担的前提下,另外承担了包括农村基础教育在内的各种公共产品的生产。但是,在农村接受基础教育并不代表今后就在农村就业,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农家子弟通过升学进入城市,不再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村在基础教育这种公共产品上的投入基本上得不到回报。虽然税费改革后,农民的负担减轻了,然而,他们在基础教育上仍要付出比城市家庭更多的成本。这种现象于理于法都是不适当的。

3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现实需要

发展农村的基础教育必须要有战略的眼光,因为它涉及农村诸多问题的解决。我们知道“三农”问题很可能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可以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办好农村基础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可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可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对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措施

1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加大财政投入

首先,作为政府应树立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核心的观念,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意义。其次,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柳斌说:“当前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必须以税费改革为契机,刻不容缓地转换到政府的财政拨款上来,舍此别无他路。”的确,政府为公民基础教育提供的充要条件,首先是要保证基础教育的经费,要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中央财政每年至少必须保证投入上年GDP的4%的经费支持教育事业。这4%的教育经费中应首先保证基础教育的需要。经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中小学教育的经费投入,初中和小学的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多数在2%-2.5%。但是我国2002年基础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仅为1.87%。显然这个比例还有待提高。

2合理分配各级政府投入比例,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3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农村基础教育

国家应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成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有益补充。民间资金可以有三方面的来源。

第一,通过“希望工程”等社会公益性活动,积极开拓社会的支持力量。中国青基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希望工程,已经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有影响力的民间社会事业。希望工程促进了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动员社会力量协助政府办教育的新路子。进入21世纪,这些社会组织还应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帮扶机制,让更多的贫困儿童得到帮助。

第二,鼓励企业主、海外人士为农村基础教育捐资助学。浙江圣雄集团董事长林圣雄就是一个典型,他已为希望工程和教育福利事业捐款累计达到3600多万元,迄今已捐建希望小学70所,并打算在今后3年内,完成捐建100所希望小学的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富豪。政府和各种媒体应多鼓励和支持富豪们投资教育事业,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

第三,发行教育彩票。发行教育彩票是政府筹措教育产业发展资金的有效手段,为教育产业融资提供了新的、积极的选择。发行教育彩票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再配置,间接拉动经济的增长。教育彩票更能激发全社会关注教育,也能较快积聚资金。

参考文献:

〔2〕广少奎.试论农村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11)

〔3〕雷万鹏,钟宁平.中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实证研究:LKIR F LKKK〔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7).

〔4〕胡艳.谁来缩小中国教育的差距〔J〕.中国教师2003,(2).

〔5〕张家勇.贫困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J〕.中国教师2003,(5).

〔6〕张万朋.关于发行“教育彩票”的理性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10).

〔7〕俞培果,沈云.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 2003,(1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的时刻
一张贺卡
我是“福尔摩斯”迷
我的好"姐姐"
一只小鸟
一篇很欠扁的文章
两位阿婆
小草的哭诉
好人都有好梦
阳光童年,和谐校园
老柳树
一位老人
礼物
Class Trip to the zoo(去动物园)
主题班会——让爱成为永恒
突破人才瓶颈
略论新时期民办高校教务秘书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秘书工作在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
浅谈秘书工作之我见
办公室文字秘书的三重境界
世界著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精萃
浅谈企业在实施人性化管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新思想
刘萍秘书长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调研
中美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和目标体系比较
2012年国际秘书节秘书文化研讨会在京举行
电信资费管理出新规 秘书台等业务开通须经用户同意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安全会议秘书第七次会议举行
基于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探析
国际企业价值评估分析师协会授予刘萍秘书长荣誉会员称号
人才资源及其建设初探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4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4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3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5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火烧云》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2
《月光曲》第一课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3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1
《月光曲》教学实录2
《月光曲》教学实录1
《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