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6
基于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分析
"
【论文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教学;负效应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英语课程教学中来。合作学习对学生兴趣,身心的培养,以及成绩的提高方面都起到了显著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并不是很受广大教师青睐,并且出现了诸多低效现象。本文通过观察,访谈,分析总结了产生这种课堂低效的原因,望对广大英语教师的教学能有所帮助。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及提出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务,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以式开展小组形互助性和促进性学习。它的外显形式经常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原因分析
(一)教师方面
1.对合作学习认识的误区 2.合作环节中教师低效的原因
1)合作准备前
①.小组分组不合理
a.固定座位的组合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左右座位自然分成两人或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学期初按学生的高矮,男女搭配而成。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够合理,组员长期一成不变,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b.随机组合的小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采取随机分组,或让小组自由组合的方法,成绩较突出,表现力强的学生,一直是发言的代表,而表达能力较差,较为内向的学生却一直没有锻炼的机会,渐渐地他们也就不愿意加入到小组互动中来。
②.活动任务布置的不科学
a.任务布置模糊
英语这门学科有其自身特点,在课堂讲授和布置任务时要较多的使用英语,如果教师语速较快,生词较多,并且缺乏必要的讲述,大部分学生很难听懂,就更别说去完成任务了。
b.讨论问题不适宜
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不管问题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而有的问题过于复杂不贴近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更无从讨论。
2)活动时
①.教师参与意识差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便开始忙自己的事情了,看看讲台上的教案或者课件,甚至有的教师干脆坐到前面,感觉好像可以轻松一下了。而有些教师虽也在巡视,但只是看看各小组完成的情况,对小组的讨论不闻不问。 "
②.时间分配不合理
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我们常会发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赶进度,教师往往两三分钟就终止学生们的讨论。而学生的讨论刚有个头绪,讨论不深入,合作学习也就没有了实效性。
3)活动后
①.评价语单一
在各小组精心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得以汇报时,教师的评价往往都只“good”,“very good”等平淡无奇的评语,评判没有标准,好坏都一样,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大打折扣。
②.评价不全面
部分教师喜欢表扬优秀的学生和小组,几乎每堂课都对那些优胜队加以赞扬,而忽视了对其他小组的鼓励。
③.否定了学生的创新观点
有的小组或学生表达出的结果和“正确答案”有较大出入时,教师没有仔细考虑学生的观点是否是正确或者值得肯定的,就直接给宣判死刑,并对其加以批评,这无疑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更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了。
(二)学生方面的问题
1.基础不好,不予配合
因为英语在小学是以副科对待的,学生认识不强,上初中后,英语成为了主科,一时适应不过来,跟不上大家的队伍,就自暴自弃。这些人在讨论的小组里,是最不受欢迎的“分子”,而他们要么对小组活动不动声色,要么就是纪律的捣蛋“分子”,让合作学习无法实施下去。
2.基础不好,不敢配合
有些学生在农村里上的小学,英语学科师资缺乏,学生缺乏口语练习,合作学习的机会。上初中以后,不太习惯新的教学环境和模式,有时老师提出的问题感觉自己可以回答出来,但又有些胆怯,生怕自己的发音会被其他同学嘲笑,在互动中较多的使用母语。
3.性格方面的因素
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习惯于讲座式课堂教学,不善于在人前发表意见,特别是女同学,胆怯心理和对异性排斥心理较多,多数时候在合作中沉默不语,或者只是同性,同伴之间的有限交流,小组互动合作学习也就因一方的被动而失去应有的活力。
还有部分学生只顾自己思考,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交流,活动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他们之间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也就不可能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使合作仅仅流于形式,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4.心理因素
有的学生因为曾经在回答问题中,被其他同学耻笑,老师否定,心理形成了阴影,产生了有自我否定,消极自卑,害怕失败的心理。这种心理会抑制小组中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交往行为,使他不能轻松大胆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去,这种因心理障碍制约学习活动的现象,尤其是在以口头交际形式出现的合作学习中表现明显。
三、结论
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合作意识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何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克服教师和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研究对策,才能真正实现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中秋之夜
- 中秋之夜
- 早晨
- 日记一则
- 钓虾的乐趣
- 国庆见闻
- 中秋之夜
- 假如……
- 放风筝
- 和时间赛跑
- 中秋之夜
- 蜜蜂和蝴蝶
- 广播操比赛
- 中秋之夜
- 一件难忘的事
- 探讨产业集群中的第三方物流及其特征-物流管理论文(1)
- 论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物流管理论文(1)
- 浅议中国行政管理制度改革-行政管理论文
- 试论语文课堂活动问题
- 试析烹饪与营养教学初探
- 基于风险导向审计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模式探究
- 关于高考对高三地理教学的反拨
- 探讨纵观中国语文教育史,粗谈语文教学最终目的
- 对国有物资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的思考-物流管理论文(1)
- 编写审计报告避免常见的几个问题
- 浅谈初中生语文阅读心理障碍初探及应对策略
- 浅谈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反思现状剖析与学校对策
- 简析让体育教育为职业教育做贡献
- 浅谈开展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环保专项资金审计的主要方法
- 关于解放语文课程新解书本内容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之1
- 《母鸡》教学设计
- 《尊严》教案2
- 《大自然的启示》教案2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之1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之2
- 《白鹅》教学设计之2
- 《万年牢》教案2
- 《去年的树》教案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3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 《火烧云》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