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中“爱心”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作文、爱心、童趣、培养
【论文摘要】丰富的感情是作文的基础,有“爱心”的学生更能激发丰富的情感和写作的灵感,这样写出作文才饱含真情,感动读者;一个感情非常平淡,缺乏“爱心”的学生是很难写出好作文来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心”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在小学作文中发现,大多数作文单调乏味、内容干瘪,框架模式化、语言成人化,几乎千篇一律,情感不亲切、不真实、矫揉造作,难以写出真情、绘出童心、显露童趣、叙述童乐,这已成为小学作文习作的一个“瓶颈”。
如何打破这个“瓶颈”呢?单靠教材中安排、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经过反复历练,形成良好的动笔习惯,其最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爱心”,正确引导小学生在作文中袒露童心、回归童趣,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这是小学作文教学中永恒的话题。
一、培养小学生对家庭的“爱心”
对父母的“爱心”,是爱一切的基础。目前,小学生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父母也将尽最大努力满足孩子们物质方面的需求,但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许多家长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往往只注意到孩子的物质需求和学习成绩,而不关心孩子的精神需求,致使孩子对父母的印象模糊,感情不深。最突出的表现是,当写关于父母的作文时,竟使很多学生无处下笔。
如何让学生们有素材可写、真情可述呢?那就要注意到培养学生的家庭“爱心”,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深深的爱。家庭是孩子最温馨的港湾,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学生家庭“爱心”的培养主要靠父母的关切。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密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让孩子在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家庭生活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对自己父母的“爱心”。一是让学生参与到父母和孩子互换角色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来,通过换位思考、互换角色,增加孩子对父母辛劳的体会,增强孩子对父母的“爱心”;二是让学生每个周末为父母做一件事情,捶背揉肩、洗脚洗头等小事,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形成父母与孩子之间真挚的感情交流,感受深切的爱。有了这样一个过程,再让学生们来写自己的父母,就不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或者再不会无从下笔了。"
二、培养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爱心”
大自然是一个美妙的课堂,它以神奇笔锋为我们创造了绚丽多姿的世界,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源泉。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爱心”,就是培养学生习作的思维和灵感。
走进然自然,让学生们自由地去欣赏如画似锦的自然景观,秀丽壮美的山川河流,再让学生们记录下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培养逐渐激发学生们写作的情趣。
雪花漫天似桃花,翩翩落入梦中来。冬天下雪了,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啊!我问学生们,下雪了你们有什么感触?开始只有个别同学发言,我又接着问:“你们喜欢雪花吗?为什么?”大家都说喜欢,冬雪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让小麦保暖,清洁空气。“那么,大家说说自己见过的最美丽的雪?”学生的感情被调动起来了。对冬天、雪花充满了无限爱意,进而观察雪花,并进入丰富的想象之中。学生兴趣昂然,然后学生们抓起笔把心中的“爱”自然吐露出来了,连平时不喜欢习作的学生也有话可说了。
让学生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妙,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变化,用“爱心”触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积累最淳朴的真情实感和习作素材,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和热情。
三、培养小学生对生活的“爱心”
小学生们都是合群爱玩的,但现在有很多家长怕孩子不安全、受委屈,将其封闭在家中加以控制和保护,学生的生活非常单调乏味。在孩子封闭在社会大环境之外,是一件也不理智的事情,孩子感受不到生活的天真烂漫,感受不到社会的丰富多彩,孩子的“童真”和“童趣”就被压抑了,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易。
多到大自然中去,多和小伙伴交流,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这样对描写生活的作文就有素材可写了。在学校,教师也要尽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童趣和爱心。前一段时间,卡片在学生中风迷,赢卡片、换卡片、集卡片是男孩子的业余爱好。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然而看到孩子贪玩的这种情况,作为教师的不能简单地去没收或撕毁,而是加以正确引导。如让学习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张卡片(卡通人物等),写一个人物小传,一下子各种人物小传都出来了。这种因势利导的方法既丰富了学生生活,又调动了孩子的写作的兴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以作文为培养小学生“爱心”的载体,成了表现小学生童心、童趣和童乐的有效途径,突出了小学生单纯、朴素的天性,培养了小学生抒写真情实感的优良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对小学生“爱心”的培养,不仅锻炼了他们观察和感受生活的能力,更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让小学生享受到写作的乐趣,激发了小学生写作灵感和热情的火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放风筝
- 钓虾的乐趣
- 中秋之夜
- 蜜蜂和蝴蝶
- 和时间赛跑
- 一件难忘的事
- 广播操比赛
- 中秋之夜
- 假如……
- 中秋之夜
- 日记一则
- 早晨
- 中秋之夜
- 国庆见闻
- 中秋之夜
- 浅议中国行政管理制度改革-行政管理论文
- 关于解放语文课程新解书本内容
- 关于高考对高三地理教学的反拨
- 对国有物资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的思考-物流管理论文(1)
- 浅谈初中生语文阅读心理障碍初探及应对策略
- 试论语文课堂活动问题
- 探讨产业集群中的第三方物流及其特征-物流管理论文(1)
- 探讨纵观中国语文教育史,粗谈语文教学最终目的
- 试析烹饪与营养教学初探
- 浅谈开展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环保专项资金审计的主要方法
- 简析让体育教育为职业教育做贡献
- 论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物流管理论文(1)
- 浅谈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反思现状剖析与学校对策
- 基于风险导向审计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模式探究
- 编写审计报告避免常见的几个问题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之1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之1
- 《母鸡》教学设计
- 《万年牢》教案2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 《火烧云》
- 《白鹅》教学设计之2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3
- 《尊严》教案2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 《去年的树》教案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之2
- 《大自然的启示》教案2
-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