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偶遇还是必然?——当代设计思潮与中国传统美学当议

试析偶遇还是必然?——当代设计思潮与中国传统美学当议

关键词:当代设计 传统美学 设计思潮

论文摘要:当代设计呈多元化趋势,各种思潮共生共存,但蕴涵其中的一些共同元素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不谋而合,这种文化和美学上的共鸣是出于巧合还是一种东西方民族差异和民族认同的表现?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

设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迅速发展,到(上个世纪)“90年代已经进人高度成熟的阶段。”为适应新的国际化贸易的需求,设计以一种统

一、简洁、理性的国际主义风格风行全球。然而与之相伴的是设计的程式化和单调,千人一面的作品比比皆是,这是商业高度繁荣和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对此,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质疑和反思。

由于个人出发点和认识角度、思维方式的不同,当代设计师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式:从对现代主义的形式批判出发形成的后现代主义设计成为当代设计的主流思潮;为现代主义设计注入个人表现和象征因素的新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重新研究和发展;各国和各地区从自身文化的本体立场出发重新提倡设计的民族化发展;出于人类全局和整体考虑的生态设计和女性设计也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当我们仔细审视蕴涵在这风格万千的设计中的同一性因素时会发现:所谓的最前卫的、现代的设计风潮和理念之于中国人是那样的亲切和贴近,支撑和左右其表象的深层美学理念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竟然不谋而合!这是纯粹的巧合还是有着更深层的原因?是一场意外的偶遇还是必然的邂逅?

一、和谐的生态美学思想

道家美学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天人合一”。庄子讲“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同一”,以老庄为首的古代先哲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纯的状态是人类的理想状态”,人是整个宏观宇宙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道家对和目的、必然和自由相互规律的理解,透射出朴素的美学锋芒。

儒家美学则由人对自然的态度问题出发构建自己的生态美学体系,从而演绎出魏晋人物品评中以自然作为最高的评价标准,如中国山水画中“自然者为上品之上”,园林造景中借景的“收四时之烂漫”等。先儒对自然的欣赏、崇尚和以仁爱之心对待天地万物的博大胸襟作为古典生态美学思想的瑰宝传承至今。

中国审美中的这种和谐的生态美学思想被时下正悄然兴起的生态设计、绿色设计演绎得淋漓尽致。就生态设计而言,设计师通过作品与周围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既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意义,即“天人合一”这一东方审美理念,也体现出设计本身的自治性原则,典型代表为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日本九州绿色高层住宅等。

绿色设计则在保证设计基本的信息传达功能与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强调环保、节能,要求设计师同时兼顾设计的宜人价值、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从设计理念及材料使用等设计环节中摈弃无谓的奢华和浪费,使设计者、设计品、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品的回收利用作为一个整体和谐运作。就其实质而言,绿色设计是设计师在自身专业领域对全球化的绿色环保风潮的呼应。绿色设计以对人的生存关怀为出发点,使设计、环境、人“和谐共生”,这难道不是华夏文明光芒的映射?

二、对人的关怀和理解

“中国传统美学始终洋溢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和韵味,始终贯穿着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这一人文主义主旋律,儒家美学的核心就是人学。”重视美和艺术对于人生和社会具有独特而必不可少的作用,坚持一种“为人生而艺术”的态度,使得儒教对于“乐教”与“诗教”特别重视。中国传统美学的另一支点—道家美学则把对人的关怀纳人宏观宇宙之中,形成了对于理想的人格美的一系列论述,如“冰清玉洁”的容貌,“旁日月,挟宇宙”的气概,“至乐无乐”的人生境界,这些都确立了对人的关怀和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中的核心地位。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当代设计对于人性的回归是从现代主义设计对人性的否定而来的。坚硬的几何形、冰冷的直线、无生命的形体,作为冷机器时代国际主义的代表符号风靡一时,这是对工艺美术运动复兴传统手工艺装饰和曲线形式的完全否定。这种明确清晰、完全简化的信息传达方式的确带来了沟通交流的便捷顺畅,但当这种形式被无限复制,侵略我们的生存空间时,人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生命的多样性和温情被埋葬在了极其填密、整齐划一而又近乎冷漠的符号框架之下。经过一番艰难的反思,他们开始追求更加富于人情味的、装饰的、变化的、个人的表现形式,成为艺术和设计思想重要的催生剂,如后现代主义的戏谑、调侃态度,绿色设计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注都是以此为契机产生的。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化设计。人类两性是自然的造化,设计的两性意识也是自然的赋予,仅仅强调一种设计、一种意识、一种风格难免造成“畸形”的设计。如果说现代主义设计以其刚硬、明确和理性给人男性的阳刚感觉,那么,当代设计则是刚柔并济的。对人性复归的需要使得以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强调自然的装饰动机等具有女性特征的设计式样重新被关注,设计被注人了个人情感和直觉的内涵。女性意味是隐藏于人的自然天性中,所以设计对人的关怀和理解必然要对女性意识缺失的尴尬现状作出反思和修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身边的好老师
乐于助人的徐小璐
我班的“迅雷”
我的贾老师
可爱的同桌
姐姐的可怕
我的好朋友——崔雪纯
我们班的大班长
我的伙伴――秋秋
朋友
我们班的大班长
小学生700字:这就是我
我的老师
我的爸爸
我的朋友
唐三彩艺术风格的形成及其渊源探析
浅析高尔基小说《忏悔》中的人物形象
清代恩科重要性分析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对策
现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和创新理念
浅谈企业招投标档案管理
浅析近年来太平天国史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简述杨粲三与聚兴诚银行
从《魏书·自序》看北齐皇室图书管理的有关情况
宋襄公“仁义之师”败亡的根源探析
关于北美女奴诗人菲莉斯·惠特莉的研究综述
传统道教生态哲学思想与当代生态养生旅游
高校照片档案管理新举措
浅谈明代宦官政治对文化的影响
对宋代妇女再嫁的社会态度由宽到严转变的认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片断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小读者》教材理解
《小读者》教材理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材理解
《小读者》教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札记
《小读者》教学札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课设计
《威尔逊出游》教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关知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片断赏析
《小读者》教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