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网络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计

浅谈网络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网络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计

"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对各科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近年来,我们将网络技术引入课堂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笔者以为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坚持“八个注重”。

一、注重读书

中国的语文阅读教学这些年来,遭到非议不少,尤其形式主义现象严重,读书不给时,训练不落实,目标不现实,基础不扎实,阅读不拓展网络不运用等。因此,造成阅读教学走入误区,陷入低谷。往往一篇课文教师讲完了,居然大部分学生还读不通课文,读不顺句子,弄不懂问题。这里讲的读书不仅仅是读教材上的课文,还要超越文本,在网络上进行阅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读书,不读书怎么行?于是在今年的全市语文阅读教学精彩片断大赛中,我们要求在20分钟的片断教学中,学生读书包括上网必须要在10分钟以上。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书是学生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新课程标准在目标定位中强调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良好的语感,要先靠平时多读,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来实现。如在教学《荷花》一课的教学片断时,让学生读了五遍后教师才开讲:第一遍要求学生在网上阅读,对教材进行整体感知,第二遍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第三遍要求学生读懂课文,第四遍要求学生品析课文,第五遍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有这样读书才能落到实处,只有这样,语感才能得到培养。

二、注重发现

爱因斯坦说,往往发现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也有人说,发现是成功的一半,这足以说明发现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发现才能读进去,品出味,只有发现才能读得深,悟得透。如在教学《荷花》一课的教学片断时,教师让学生反复阅读网上资料以后,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有的说,我发现荷塘里的荷花太美了!有的说,这些荷花把我们的祖国装点得如诗如画。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课文里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看看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在汇报时有的说,我发现作者观察一池美丽的荷花以后,重点抓住三种不同的姿态和不同的开放程度的荷花来进行描写,并且作者在用词造句上也是很讲究的,用了“有的……有的……有的……”在写不同的开放程度“全开的”,“刚开的”,“花骨朵儿”等。特别是“冒”和“挨挨挤挤”更富有情趣,具有拟人色彩,把荷花写活了,写动了,很有青春活力。学生的这种发现是建立在读书的基础上的,如果不认真读书就发现不了作者的这么多值得吸取的东西。

三、注重质疑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是进步的阶梯,质疑是成功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质疑是至关重要的。这决不是形式主义,也不是为了热闹则装点花瓶。读书有疑源于思,这是思维的结晶,也是智慧的明灯。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上网阅读相关资料后,再读读课文,然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有的学生提出:落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个对比不科学为什么呢?因为桃子、石榴、苹果既可观赏,又可食用,这不是一举几得吗?总比落花生只供食用不可观赏要好得多。虽然学生的理解有失偏颇,但他能向教材挑战,这就难能可贵了。

四、注重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比较强,这说明老师对新的教育 理念已经接受,对新的标准的理解比较到位。如在教学《跳水》一课时,引导学生探究当船长的孩子为了追赶抢去他帽子的猴子而爬上了桅杆顶端,情势十分危急时,除了船长用开枪的办法命令他跳水外,还可以有哪些办法使孩子下来?于是乎,学生在电脑记事本里设计出众多的办法与船长的用开枪命令的办法进行比较、选择、经过讨论探究,学生就会自然明白,在当时的特定情势下,只有船长的办法才是最佳的,管用的,其他的办法都无济于事。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将众多的假设集中而求出解决问题的现实方案的能力。

五、注重辩论

将“辩论”这一形式纳入课堂, 一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二是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更重要的是通过争辩能够明白是非,从而培养学生能言善辨和口语表达能力。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学生在网上阅读图像资料和反复阅读教材文本过程中发现,课题是“草船借箭”,而课文中没有一个地方写到是“借”箭,有的学生说,这分明是“骗”箭。究竟是“借”箭,还是“骗”箭?老师把它作为一个辩题,同意是“借”箭的同学作为正方,同意是“骗”箭的同学作为反方,借此机会在课堂上组织一场网上辩论赛。(网上辩论人人展示才华的机会)。

反方:我方认为是“骗”箭而不是“借”箭,其理由是,既然是借箭,就应该征得别人的同意,借了别人的东西,还要还给别人。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诸葛亮既没有给曹操打招呼向他借箭之意,更没有还箭之图。这显然是“骗”箭。

正方:我方认为是“借”箭,而不是“骗”箭。因为诸葛亮足智多谋,他知道曹操是个狡猾的人,给他明说 肯定不会借,只有暗借才会成功,再加上借了还要还给曹操的,所以是“借”箭不是“骗”箭。

反方:你们怎么知道要还给曹操呢?

正方:因为诸葛亮还将用曹操的箭攻打曹操,这不是还回去了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是一个极好的引导学生深入探 究和理解课文契机,学生跃跃欲试,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会闪烁,就会碰撞,就会升腾,并照亮了学生心灵的沉睡区。

六、注重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有不少“空白点”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极好的机会。如《诚实的孩子》一课中说,列宁打碎了姑妈家的花瓶“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不说话”为什么不说话?他在想什么?教师可用这一“空白点”要求学生想象,列宁躺在床上可能想到什么?先说说再把它写下来。再如教学《狼和小羊》课的结尾部分时,教师抓住小羊究竟被狼吃了没有?让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有的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拓展想象的空间;有的就凭自己的小脑袋进行大胆想象。在汇报时,有的说:小羊那么善良温顺,不会被狼吃掉的。狼太坏了是没有好下场的, 一定会掉进河里被 淹死的。有的说,小羊被他妈妈救走了。有的说,狼被猎人打死了。从学生的补白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并且其内容很有思想,认为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真可谓思维、说话、情感“一石三鸟”。

七、注重合作

培养学生独立自学能力固然重要,但那种群体合作的合作学习更是不可缺少的,如在教学 《骄傲的孔雀》一课时,先要求学生自己在网上查阅相关图像资料认真观察后,再仔细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骄傲的孔雀》的故事情节,看学生间的合作精神怎样,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何。结果学生把孔雀那种骄傲、认为自己漂亮,妒忌别人,骄傲得连自己都不认识表现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维妙维肖。

八、注重感悟

课文不仅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本,还是情感熏陶的样本。因此在教学 实践中,要利用 这一蓝本,范本和样本,让学生感悟到课文中主题的鲜明,内容的丰富,语言的优美,构思的巧妙,表达的精彩,情感的渲染,思想的启迪,灵魂的净化,个性的张扬。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的“英勇跳崖”部分时,先让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划出描写五壮士的动作和神态的词语,并仔细体会和品析,然后指五名学生到台前进行表演,看学生是否真正体会到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和高尚品质。接着让学生在网上观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情景。最后教师用非常富有激情的语言说:同学们,你们看了五位同学的表演和这段电影,此情此景,难道不想对五壮士说点什么吗?同学们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有的慢慢举起小手,泪流满面地说,我这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有的捏着小拳头,非常愤怒地说,日本鬼子太可恨啦!五壮士太伟大了啦!五壮士你们听着,我们长大了一定要为你们报仇!小学生的语言虽然童气十足,但他们的心灵是纯真的,虽然图像信息是生动的,但语言符号是抽象的,通过学生的“读、看、思、议”品味到什么是恨什么是爱。这种“恨”与“爱”并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真真切切品味到的。只有品味才能爱之切,恨之深;只有品味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只有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的因素很多,只要我们能够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施教,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树立新的教学观,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新的质量观,新的评价观,就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介绍 :阿 方,出生于1955年4 月。现任恩施市教研室副主 任,兼小学语文教研员,系中国教育学会实验研究会会员,湖北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恩施市教育 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恩施市德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40多篇,并有30多篇分获一二三等奖。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受到国家教委和人事部表彰。1994年被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1997年被评为省语文特级教师。典型事迹曾被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会刊《小学语文教学》,《湖北电化教育》,其传略分别载入《中国当代教育辞典》,《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华人卷)。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父亲
我熟悉的一個人
我的舅舅
我的班长
我喜欢我的女同桌
我的爸爸
让人又爱又痕的老师
一个善良的人
我的爸爸
我的数学老师
老人的眼泪
淘气的我
辛苦的爸爸
夸夸售票员
我不愿青春就此被你设定
瑞典父亲带儿子亲历现实版《战争与和平》
每个人都会碰到一个“神奇”的老师
名校校训 2015年4期
浪费时间是门课
坐在最后一排的日子里
管理态度的ABC
一颗糖的幸福
那些被盗版的青春
变成学霸的正确姿势
人生苦与乐
没人知道我曾摔坏多少球拍
我们的小孩很寂寞
从1984年开始,我与你的冒险
当我们远离温度
陶罐和铁罐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第五册)
观潮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
《给予是快乐的》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
《窃读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
王玲湘老师《搭石》课堂实录 (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
一去二三里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
识字(二)2、自选商场 教学案例(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
五年级上册语文17课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第十一册)
《用心灵去倾听》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
《日月明》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
《窃读记》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
秋天的雨 教学案例(人教版三年级第五册)
巧动手语音不用愁 教学案例(人教版三年级第一册)
《比尾巴》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