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5
基于浪漫主义情怀的古典艺术
内容提要: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具有反潮流倾向的家,正像他的生活中充满矛盾和冲突一样,在他的歌曲的创作中也有着相当的复杂性,即在古典的精致形式中饱含浪漫主义情怀。本文即以此为视角,对他的艺术歌曲做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勃拉姆斯 艺术歌曲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下面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进行简单分析:
从题材上看
毕业论文网
从体裁形式上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大多以抒情歌曲为主,形式有分节歌、通谱体和变奏形式的结构。这也是艺术歌曲常见的结构形式,只是勃拉姆斯更加讲究技巧性,尤其是变奏形式的运用。他的艺术歌曲在旋律上即优美又精致,保持着德国民歌歌唱性和韵味,同时更加忏细复杂。为了旋律的表现性,使歌曲的艺术形象更加饱满,他的钢琴伴奏并不仅仅起着辅助作用。他对钢琴非常谙熟,所以钢琴写法更为开展,更为纷繁,形成纤巧细致的音乐语言。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感情真挚,如歌曲《永恒的爱》(《Vonewiger Liebe》勒斯雷本 词)正是这些特征的体现。钢琴和歌唱旋律的密切结合,形象地表达了作曲家的心声和渴盼,对人物心理活动、爱情的内心隐秘刻画得细腻入目。
从表现上看
从艺术歌曲的风格上看,勃拉姆斯的一生有着明显的前后风格变化。早期明朗、乐观的作品为多,与中期显得气象恢宏、颇富激情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晚年的艺术歌曲则偏重个人的抒情写意,含蓄中带有灰色情调。同时,在歌曲创作中融入更多的理性元素,即便在某些较富感情的作品中,也试图写得很客观理智,仿佛有意筑起一道堤坝,去截拦情感波澜的冲击。因此,他后期的此类作品,往往缺乏鲜明的情感或形象上的魅力,有单调之嫌。而且有些作品带有艰涩之意,不易让人接受。从中可以看到,他追求理想而不能实现,陷入失望、走向悲观和退隐的无奈心态。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尽管有着风格的变化,但是终究体现了他对技术的重视,甚至显示出某种优越性。
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其创作年份贯穿了他的一生,无论是早期、中期、晚期无不倾注了他的心血。而在他的古典形式的精致考究中,蕴含着深刻的浪漫主义情怀。他的作品不仅诱发激情,而且震憾思想,勃拉姆斯深刻地把音乐和人的精神境界联系在一起,把艺术歌曲推到了表达哲理的高度。在每一部艺术歌曲的背后,都有一段打动作者的故事。也许,如果没有这些动人的故事,就不会有这些动人的艺术歌曲。勃拉姆斯的音乐是一种对生命本原的深深自省,生活的热情激起他丰富的创作灵感,激发出一段段动人的旋律。听勃拉姆斯的歌曲往往可以感觉到他从心底涌出某种对人生命运的深层理解。
从的角度看
勃拉姆斯并未标榜自己就是忠实的古典主义者,但他的音乐风格秉承的无疑是古典主义的原则,继承的是贝多芬的衣钵。他不赞同李斯特、瓦格纳等人的浪漫主义,坚持自己的音乐宗旨,将对世界和大自然的崇敬,都展现在他修饰得无与伦比的音乐当中。他的起点似乎是理性的,但终点却以最纯美的浪漫情愫,去感受、去理解爱情、友谊、甚至生与死等,既有浪漫者的情怀,也有着哲人般的智慧和个性化的品质力量,这在他的艺术歌曲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古典的精致细腻和浪漫的美丽多彩都融汇在他的歌声里,贯穿着他对生命和爱欲的渴望与眷恋。
:
1 《德奥古典作曲大师中的最后一人》李近朱 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1986年版
2 《勃拉姆斯》 [英]保罗•霍尔姆斯 王婉容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 1999年版
3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杜蕾 载于《音乐天地》 2004年 第一期
4 《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 钱仁康载于《音乐爱好者》 2001年10月本毕业搜集整理于毕业论文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们的校园
- 我为您骄傲,我为您自豪
- 谁和谁好
- 流浪猫
- 来福
- 贺年片
- 芦花鸡
- 知错就改
- 难忘的运动会
- 第一次一个人睡觉
- 门长
- 一双高跟鞋
- 父爱无边
- 拍手歌
- 有趣的实验—纸杯烧水
- 中国统一企业所得税法与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1)论文
- 环境民事侵权同质赔偿原则之局限性分析(1)论文
- 论环境民事责任体制(下)(1)论文
- 新技术环境下著作权审判的基础(1)论文
- 数字环境下恢复著作权利益平衡的基本思路(1)论文
-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探讨(1)论文
-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1)论文
- 初探环境侵权中的新型公平关系(1)论文
-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1)论文
- 依法加强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司法保护
-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1)论文
- 都市题材电视电影的喜剧化类型
- 构建环境合同制度(1)论文
- 依法加强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司法保护(1)论文
- 电子商务合同公证的法律问题(1)论文
- 《欢庆》教学片断实录
- 《看雪》教学设计2
- 《一分钟》 教学设计2
- 《难忘的一天》教学实录2
- 《一分钟》 教学设计1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5
- 《我们成功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北京》教学设计2
- 《我们成功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2
- 《北京》教学设计3
-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与反思
- 《看雪》教学设计2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2
- 《北京》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