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从一般观念审美观念到艺术观念和艺术题材

试论从一般观念审美观念到艺术观念和艺术题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从一般观念审美观念到艺术观念和艺术题材

关键词:一般观念 审美观念 观念

论文摘要:本文将“从一般观念、审美观念到艺术观念和艺术题材”作为研究时象,选取一个在过去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研究中很少涉及的方面。以的文人画为例,从描述的角度,阐明文字创造的观念一直支配图像,即视觉艺术的创造在建构中国艺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凡属于在艺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并且延续很长时间的艺术流派和艺术类型,往往是由某些重大的或者说重要的一般观念所引导的。而所谓的一般观念,首先是指它与审美的、艺术的观念相区别的那些观念。其次,是那些关于世界、宇宙、社会、人生、自我、人性等与所有人类生存相关的普遍观念,包含对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说在古希腊时期的阶段,对自然的本质是什么,有各种不同的解答方案,产生不同的观念。最早的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泰勒斯认为,宇宙和世界的本体是水。后来又有哲学家认为自然的本体是气,是奴斯,是火等。人们把这种对自然、宇宙的一般看法和观念,称其为关于自然和宇宙的一般观念。在中国先秦哲学中,也有各种一般的观念,比如说儒家关于仁义道德的伦理观念,老庄哲学关于“道”的观念等。最后,一般观念,除了它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对理解和认识人自身具有重要性和普遍性外,它还具有社会性,即它是在当时的历史中,在一定的领域和范围里面流行很广的观念。也就是说,某一种观念,它只有经历了一个社会化的传播、交流、理解的过程之后,成为当时一定社会阶层和范围中流行的观念,才是一般观念。

首先,一般观念与美的观念具有同一性;其次,一般观念和审美观念向艺术观念、艺术题材和艺术语言不断生成、转换和发展。

例如柏拉图的“理念论”、老庄哲学中的‘道”,既包含着对社会、世界的认识,同时也包含什么是美的观念。它们在一定的条件和情境中,建构着与其总体精神相同的艺术观念、艺术题材和艺术语言正是这一点,使中国“轴心时代”创造的一般观念能够以一种涉及真善美的整体方式,在建构中国艺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个问题,我们以中国文人画为例,从一般观念、审美观念到艺术观念和艺术题材这一角度,来进一步论述 如何探讨老庄哲学中关于宇宙、人生、自然的一般观念,是建构中国文人画的中心观念和主要动力因为关于中国文人画发生的时间,现在大部分的学者都认为是从宋代开始,但从观念建构艺术,或者说观念史与艺术史相互联系的角度来看,促使文人画诞生、发展、成熟的观念,则不是在宋代,而是在先秦时期。在老庄哲学看来,个体的人都生存在各种不可逾越的限制中,如善恶伦理、社会功利使人在社会存在中,为荣誉地位所束缚而不能成为真人;生命中固有的欲望和为满足这种欲望所作的种种努力和奋斗,使人为外物所累;而人的生命的有限,即必定死亡的宿命,则使人极易陷人痛苦、恐惧和不安的情绪之中。因此,怎样解脱人生的各种限制和压迫,解除无穷的欲望、不可逃避的死亡带来的恐惧和焦虑,以获得生命存在方式和过程的绝对自由,是老庄哲学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而对这一中心问题的解决,导致了文人画的诞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的存在、人的生命价值的“有”与“无”、“道”“名教与自然”“言、意、象”“有情与无情”等在玄学的名义下,开始向艺术的表达、艺术的形象、艺术的理论方向渗透,成了与文人画的艺术实践相关的艺术理论、审美理论。即老庄哲学中关于宇宙、人生、人与自然等一般的观念,在魏晋玄学引领下,向文学和艺术理论进行扩展。因此,形成由一般观念到审美观念、艺术观念和艺术题材的转换。

历史事实证明了人类创造的一般观念,在相应的历史条件下向艺术领域转移和渗透,从而实现了由一般观念到审美观念、艺术观念和艺术题材的转移,也即实现了观念建构艺术的过程。在先秦老庄哲学中,关于美是什么的理论、与感觉经验相关的美的感受—如视觉的美、听觉的美—基本上是被否定的,所谓“五色令人目眩“就是这种观点。因为在老庄哲学看来,真正的美是”无“而不是“有”,即“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但恰恰又是老庄的哲学,成为建构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文人画的主导观念。首先,在老庄的人生哲学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从内与外、自然与社会的各种束缚和控制中解放出来,获得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此目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放弃所有的欲望、所有的追求,不为外物所累,不为欲望所控制,返朴归真,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超脱的境界。老庄哲学这种向主体的意志寻找自由的人生哲学,必然对视觉、听觉的美的形象持否定的态度,所谓“五色令人目眩”就是这个道理。其次,在老庄哲学中,道是最高的境界,是不可言说的,也是不可表达的,它只能在体悟中感受。因为任何被说出来的东西,都是有损于“道”的东西,所以,在“道”的观念里面,“无”才是本体,这样,从万物的本源“无”的角度看,有形有声的感性世界也是值得否定的。 事实上,在魏晋时期文人画的最初因素开始出现,就表明已经完成由一般观念到审美观念再到观念的艺术题材的转换。这一转换过程,首先是把“无”和“有”视为一对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如魏晋时期,王弼认为无形虽然是有形的根本,但也不能抛开有形来谈无形。只要认可无形是万物的根本,那么有形也可使大象畅。这意味着,一方面,在老庄那里被否定的有形世界,在王弼这里已经有了一席之地;另一方面,由于王弼对有与无的探讨还只停留在抽象的层面上,所以到底什么样的有形世界与无相通并能成为大象,王弼没有论述。其次,那就是在当时已形成文化思潮的对山水的热爱,使象征“无”和“道”的有形世界获得了具体的所指和可视的对象。也就是说魏晋时期,不仅实现了由一般观念到审美观念再到艺术观念和艺术题材的转换,而且能体悟老庄哲学的艺术题材,把山水作为体悟道的审美对象来对待也得到了实现,对文人画的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美学史上,宗炳大概是第一个以如此明确、集中的方式描述了将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的人。在宗炳看来,山水能够“以形媚道”,因为“道”就在山水之中,所以要通过体悟山水去领会道。这样,“大象无形”的“大象”也就在山水上找到了有形的象征,找到了与“道”相通的中介。当然,宗炳在艺术史,特别是文人画史上的贡献主要不是体现在把山水作为一个审美对象给予肯定的方面,而是体现在把自然的山水对象作为绘画的题材来对待。从这些观念中间,我们能感受到,宗炳对山水的审美功能的认识和理解,从根本上讲是与道家关于人和自然的观念相通的。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把这种认识与艺术的审美功能联系起来,创造了与老庄哲学观念相匹配的艺术观念。

从文人画的历史过程看,先行的老庄哲学及其人生观、宇宙观,在建构文人画艺术的过程中,首先创立的是与其匹配的艺术理论,即提出了与文人画这一艺术流派和类型相关的关于艺术的性质、功能的观念,与此同时也把自然界的山水建构成了文人画表达的艺术题材。所以,从艺术实践的角度看,文人画是从山水画开始的。美学家王宏建在《试论宗炳的美学思想》一文中,也明确提到宗炳山水画论中的美学思想与老庄哲学中的“道,,之间的密切关系。宗炳之后,王微在《叙画》这一篇画论中,不仅谈到了山水画的审美价值,而且也对山水画之所以能表达自然之美给予论证。后面这一点说明,王微的艺术思想受到了《易经》的物句。我们知道在《周易》中,专门谈到了符号怎么表达世界,表达宇宙的问题.也即言、愈、象之间的关系间题。王大概是最早用这种方式将绘画中的山水作为一种有限的符号,讨论其与无限的宇宙之间的关系的人。而在文人画的历史中,山水也一直是最重要的题材。

文人画把山水作为最重要的艺术母题,并不是奄无历史渊源的,因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对自然的描述已经非常的丰富,如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等。当然对自然山水倾注了大量笔墨的还是老子和庄子。在他们的哲学观念中,为了表达道和自然的无限和玄妙,他们大量使用自然界的形象,也就是山水的形象。虽然他们是作为哲学的论证来使用这些自然界的物象的,但是这种基本的方法和思路,对魏晋时期山水画的艺术理论和以山水为艺术题材的创作倾向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另一条影响文人画在最开始选择山水的传统是文学,早在孔子整理的古诗三百首中,就已经有很丰富的对自然山水的描述;后来在楚辞、汉赋中,仍然如此。当然,导致文人画选择山水作为艺术题材的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因素,是魏晋玄学影响下所兴起的山水诗。由此,我们看到文字创造的观念一直支配图像,也即视觉艺术的创造在建构中国艺术的过程中发粼目映曲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开国大典》观后感(6)
春天的校园
中秋赏月晚会
美丽的校园
《开国大典》观后感(8)
《开国大典》观后感
校园的春天
我眼中的校园
《“女孩节”联欢会》
妈妈我想对你说
我喜欢的革命影视作品4
春天的校园
《精彩的篮球赛》
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3
校园的石子路
工程设计管理部岗位职责
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图纸会审的主要方法与内容
工程质量不是儿戏、不是空谈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各大学专业院校特色专业介绍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点
屋面(刚性防水)渗漏的原因及防治
高层办公楼设计注意事项
装饰项目中设计与施工相结合的实践
工程合同管理案例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设计管理的必要性
瓷砖装修攻略
灌注桩施工
浅析雕塑与环境及文化的关系
《荷叶圆圆》重点句品读
《失物招领》美文欣赏:花种
《荷叶圆圆》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失物招领》考点练兵①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爱护环境(一)
《失物招领》美文欣赏:路旁的橡树
《荷叶圆圆》老师语录
《荷叶圆圆》教学目标
《荷叶圆圆》考点练兵:春天的公园
《荷叶圆圆》随堂练习:提高篇
《荷叶圆圆》随堂练习:巩固篇
《荷叶圆圆》重点字词意思以及造句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爱护环境(二)
《失物招领》趣闻故事
《荷叶圆圆》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