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用生活的真实表现艺术的真实

用生活的真实表现艺术的真实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用生活的真实表现艺术的真实

摘要:本文通过对话剧《万家灯火》中宋丹丹的表演片段的赏析,解读话剧舞台表演的技巧: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有高于生活,一切表演技巧都是通过演员丰厚的生活基础体现出来的,演员必须要热爱生活。

关键词:话剧;舞台表演;技巧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万家灯火》,上演后深受广大观众的赞扬和好评,曾经被评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年度十大精品剧目。在评论界看来,此剧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等方面,都达到了当代戏剧舞台表演创作的最高水平。

全剧以一个南城人家近十年的生活变迁为主线,以“金鱼池”地区危房改造为背景,塑造了一群平民百姓的鲜活形象,表现了北京老城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反映了政府为改善群众生活所做出的实际成效。

为该剧担当编剧重任的是著名作家李龙云。他的戏剧语言功力和对于南城市井生活的熟谙,使得整部剧作生动亲切,而又意味深长。

导演林兆华和李六乙,在指导排演的过程中善于挖掘生活本身的细节和幽默,将看得见、摸得着、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舞台上,充分发挥了北京人艺善于刻画市井百姓和小人物的特长,从而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该剧演员阵容强大,明星荟萃:宋丹丹在剧中扮演颇有几分威仪的何老太太;杨立新扮演一位有点“嘎”的基层干部;濮存昕扮演一位自命清高的社会学家。他们充分展示了人艺演员刻画人物的功底和观察生活的细腻,尤其是宋丹丹饰演的何老太太,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成为整台演出的夺目亮点。话剧《万家灯火》的空前成功,离不开其人物性格鲜明、独特、多样,语言风趣,泼辣精彩,京味儿浓厚等特色,全剧将市井百姓和小人物的精髓刻画得惟妙惟肖,体现了老北京特有的风格。

宋丹丹是北京人艺的国家一级演员,影视演员,她戏路广,涉猎多种艺术形式,是实力派演技中的佼佼者。她1981 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训练班,1983 年毕业做演员,1984年在话剧《红白喜事》中饰演“灵芝”,开始了她的艺术生涯。1985 年她在电视剧《寻找回来的世界》中饰宋小丽,获大众电视飞天奖“最佳女配角奖”。1985 年在电影《月芽儿》中饰女主角“月蓉”;从1990 年春晚开始,随着《超生游击队》等一些列小品的广受欢迎,让她名声鹊起,成为广大电视观众喜爱的演员。1993 年,她凭借话剧《回归》获戏剧梅花奖。1994 年她和英达合作的情景剧《我爱我家》获得空前成功。之后她一直在小品和影视剧中时有上佳表现。她的话剧作品虽然不多,但是颇见其表演功力,很值得艺术院校表演专业师生观摩、剖析与学习。因篇幅所限,本文只截取宋丹丹在话剧《万家灯火》第十幕中的一节,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赏析:

一、用生活的真实表现艺术的真实

高超的艺术家常常让人看不出技巧之所在,但是实际上并非没有技巧。看不出技巧的技巧,乃为最高的技巧。这种高级技巧的境界,乃技巧之消逝与结束。因此,高水平演员表演的“不是生活”“不是演戏”,而是“演人”;“不是我演他”,而是“我是他”,追求的是表演的高技巧、高境界,绝非不要技巧。

俗话说:愿望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宋丹丹从进人艺学员班开始就喜欢演老太太,她说:“因为我坚信每一个老年人都是一本书。最让我动心和演起来过瘾的应该是《万家灯火》里的何老太太了。她那么丰富有特色,而我对她是那么熟悉。她太像我小时候的邻居———小茹子她妈。对他们一家人的记忆,给了我太多的灵感。”正是她对老年人有着深厚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才使她在生活中特别留心观察和体验各种老太太的外形特征、性格特征、说话神态,以及她们的思想感情。因此,她所刻画的老太太的人物形象才会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著名电影演员王铁成曾谈到:一切表演技巧都通过演员丰厚的生活基础体现出来。因此演员必须首先“热爱生活”,不管生活是艰难、困苦,是曲折还是一帆风顺,不管个人遭遇以及生活氛围是狭窄还是广阔,只要你热爱生活就能找到乐趣,而这种乐趣就能加深你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体验与感受,从而构成演员塑造角色的基础。

宋丹丹在她的论文中写道:其实很难讲清楚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是如何诞生的,她是由哪来的?你的记忆?你自己?但是她存在于你的内心。当你遇到一个剧本,拿到一个人物,你真的会发现其实你在演她的时候想到了谁,你在演你见过的或认识的或报纸杂志小说、电影电视里的,反正是你观察到的,你懂了的。你只有懂了她,你才能演好。所以,演员必须学会观察生活,生活才是你创作的源泉.宋丹丹还说:“做戏跟做人一样,要真实,要真听真看真感觉。”由此可见,在人物形象创作过程起步时,要特别强调寻找到生活实感,强调表现出生活露珠与芬芳的魅力。表演艺术的基础是活生生的真实,活生生的人,我们的表演艺术遵循的是天性道路。宋丹丹将活生生的、饱含露珠的生活转写成艺术,并让其保持生活的生动性、丰富性、复杂性及其本色魅力,这是值得称道并认真学习的。

二、用情感创造情感

宋丹丹在《万家灯火》中扮演的何老太太是南城的老北京,39岁死了丈夫,生了七个孩子死了三个。她作为一家之主,杀伐决断极有自尊和威严。她自以为深明大义、教子有方,常因家庭兄敦弟颐而沾沾自喜,却又经常处于精神的两难之中:既为儿子们对古文化的执迷而骄傲,又为儿子们不食人间烟火而恼怒。她是坚强的、善良的,但生活的残酷好像又让观众觉得她的心似乎不那么柔软。

老二的新房塌了,何老太太一病不起。她操劳一生,好像已经没有力气继续挣扎。孩子们把她搀扶到椅子上,她一气之下轰下了老田,心中一阵酸楚,叫孩子们拿来了他们爸爸的照片。

为此,宋丹丹在自己的论文中写道:

我每次演到这儿,都无法控制我的泪水。我颤抖的用手擦着镜框,对孩子们说:“瞅瞅,你们爸爸,大号何宗祁,年轻的时候,人物!漂亮!”然后,我长叹一口气,起身往台口走,这时,舞台整个被压黑了,一束高光打在我身上。四周静极了,观众席中鸦雀无声,我慢慢地走,慢慢地说:“他们爸爸这个人啊,特好干净,多咱一进了这院门儿,就起窗根儿抄起把摔子,脚、腿、身上,且挨那儿摔打呢!……”每每演到这儿,我都觉得无数根无形的线在我手里,那是观众,他们被我抓住了,他们和我一起进入了一个境界,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忘我。那时候,我不是我了,我就是何老太太,我偶尔会听到台下某个观众的一声抽泣,我的心变成一汪水,一片海……

宋丹丹先从外型上接近人物,佝偻驼背地琢磨老人的步态,老着嗓子寻找苍老的语调,更可贵的是宋丹丹将鲜明的外部感觉与丰富细腻的内部心理感受融为一体。她扮演的何老太太充分展示了她刻画人物的功底和观察生活的细腻。从宋丹丹泪光闪动的眸子中,感受到一个平凡的女人用一生时间浓缩出来的美丽。她有着极强的表现力,那一举手、一投足,那眼神、那步履都带着戏,她成了戏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她总是带着戏走,或者说她在决定着戏往哪里走。这种魅力,来自真情!

三、用心灵塑造心灵

艺术要讲技巧、讲处理,表演要达到“神似”“就是”的高层次,没有高超的表演技巧和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行的。台词的重音、颤音、潜台词、内心独白都很讲究,语言功力和语言动作都来自内心思想和心理动作。

演员创作的第一元素是动作,第二元素是情感,近年来又提出第三元素———思想。有功力的优秀演员在舞台、银幕、荧屏上应该有思想,应该体现出思考品格,应该能揭示出人物深层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宋丹丹在处理何老太太那段长达3 分钟的台词时,就让我们看到了这位老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深层的情感。

何:“我39 岁上,他爸爸就走了。”说这句台词时,宋丹丹用微笑掩饰着内心的凄苦。她认为这个老人在经过一生的磨难后只能用凄苦的笑来表现曾经的痛。这时她停顿了一下,颤抖着慢慢抬起手伸出四个手指头说:“我守了四十年的寡……”她用手捂住嘴潸然泪下,无声的哭泣片刻后她深吸一口

气,提高了声调用极快的速度说出了下面的台词,反映出老人内心激动的情绪。

何:“最难受的时候唉,就是他爸爸走那阵儿。临死前撂下话了,告诉让给送回老家去。哪那么容易啊,你男人死了,何家破败了你一寡妇拉扯着一堆孩子,人都是势利眼。”宋丹丹把这一段台词处理得非常到位,把一个女人内心深处感受到的世态炎凉,亲戚的冷漠和势利,一家人的孤独与无助,以及自身的坚强,都把握的准确、真实、到位。这就像王铁成所说的:“形为先,神韵超乎其表;神韵为主,寓于形,融成一体。如有形而无神韵,神采即脱格矣。固形神兼备,神似生育形似。”神韵要靠心灵去塑造。通过眼神反映内心世界。宋丹丹的眼神很有表现力,体现出了演员的心理技巧, 一种塑造灵魂的技巧。她能如实地、恰到好处地通过形体、动作、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神把内心世界传达出来。同时,她把老太太走路的姿势表现得惟妙惟肖,节奏把握得非常有层次。

在接下来的表演中,她慢慢平息着内心的激动,轻轻地说:“甭管多难,我把你给送回去了。多咱我到你那一步,我可不给孩子添那么多的麻烦。”她用深情的眼神望着空中轻轻地呼唤:“宗祁:我对得起你们何家嘞。这么些孩子,我都拉扯起来了。(她自豪地用手轻拍胸膛,声音提亮)我一个人儿,都把他们培养成人了。”接着,她微微地探出身子,仿佛和丈夫在面对面地交流,她用充满委屈的声调埋怨丈夫:“你呀……你这招招着要带我走呢?”说到这里,她的眼神流露出倔强和固执:“没住上新房,我哪儿也不去!哼!”

这段长达3 分钟的独白,宋丹丹是用情感去创造情感,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用激情去体现激情的。她用最佳的表演状态,最饱满的情感状态投入到表演当中,使观众和她一起笑,一起流泪,一起叹息,体现出演员的艺术生命表现在创作角色的跨度和艺术生命的跨度,充分表现出她更高、更新的艺术境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珍惜所拥有的生活
读《小城三月》有感
给读书一个理由
好读书,读好书
珍惜青春
座位
读书的乐趣
读书的乐趣
朱熹是怎样读书的
一千个读书的理由
青春?!
成长日记
打开青春的天窗
我谈"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
景观草坪点缀草花的选择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调控研究
以“反规划”理念设计城市生态基础建设
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宝轮寺塔
建筑艺术与自然环境分秒同步
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议城市广场照明设计
桥梁景观的创作与思考
思考高层建筑阐释传统园林
谈人行道绿化设计
打造水景观建设生态城市
小区景观设计的未来
句容市新世纪广场设计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住宅区景观水体水质处理实例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重点字词意思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一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重点字词梳理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范文习作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美文欣赏 母亲的那双脚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写作指导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训练素材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随堂练习 提高篇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重难点分析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老师语录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二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美文欣赏 天堂里有没有蝴蝶花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随堂练习 巩固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美文欣赏:妈妈的礼物
《触摸春天》老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