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1
浅析勃拉姆斯及其创作特征
摘要:l9世纪后丰叶的欧洲乐坛上,勃拉姆斯作为德奥古典作曲家的最后一人,在世界音乐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他的创作既师承古典传统,又伸向广阔的民间;他的作品,其早期和晚期在情调上具有极大的反差,甚至同一时期的作品也完全不同。他的创作如同斑驳陆离的多棱镜,曲折地反映出作曲家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以及作曲家个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关键词:勃拉姆斯;19世纪;古典音乐;纯音乐;音乐文化;创作特征
19世纪的德国,政治风云动荡,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揭开了德国文学艺术史上一个伟大而辉煌的时代。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等音乐巨匠灿若巨星,照耀着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而当德国资产阶级由兴盛走向衰落之际,群星璀燎的天空也日渐暗淡、寂事起来。此时在欧洲音乐文化史上曾与古典大师巴赫(J.S.Bach),贝多芬(Beethoven)齐名,被称为“三B”之一的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a}am} BraMs)铅着古典巨匠的足迹正缓缓而坚定地走来,他站在古典作曲家行列中,成为德国古典作曲家中的最后一人。
1833年5月7日,约翰内斯·勃拉姆斯诞生在德国汉堡的一间狭小阴暗的房子里。童年的勃拉姆斯,其生活是很困窘的,但同时也受到了父母亲早期的音乐熏陶与教育,这使他从小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勃拉姆斯七岁时.父亲便送他学习钢琴,到十岁时,又兼学作曲。很快,他就能够开独奏音乐会,演奏巴赫、莫}L、贝多芬以及他自己的作品,并显示出了超群的才华。据说,在门德尔松去世后,勃拉姆斯的老师马克森曾说道:’一代宗师去了.但另有一个大师正在兴起,这就是勃拉姆斯:’
在1848—1860年这十余年中,青年勃拉姆斯创作了一批富于理想色彩、充满青春活力的作品。这些作品明朗乐观,处处流滋出他对祖国的山水风光以及对德国民族和民间艺术的热爱。1862年,勃拉姆斯迁居维也纳.并从此定居下来。在此前后,作曲家的创作已逐渐走向成熟,在闻名遐迩的奥地利音乐名城维也纳.勃拉姆斯迎来了自己一生中音乐创作的最兴盛与辉煌时期。从刃年代至即年代.作曲家重新在他长于表达深刻思想和广阔社会内容的大型音乐体裁领域里驰骋纵横—他写出了自己一生中仅有的四部构思宏大的交响曲、两部管弦乐曲;他写出散发着古典馨香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暑假生活剪影
-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 太空城的保险公司
- 幸福岛的沉没
- 树根和树叶
- 秦兵马俑(导游词)
- 我把机会错过了
- 小仓鼠
- 有趣的鸽子
- 暑假里的收获
- 我家的小鸭子
- 牛
- 我的小伙伴3
- 飞向月球
- 有意思的小鸡
- 居住区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
- 高层建筑楼前广场的设计方法初探
- 粤东北客家围龙屋建筑中的风水
- 分析建筑工程拖延工期的原因及对策
- 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 创业板企业激励机制的方案探讨
- 建筑施工中几种常见质量通病的分析
- 浅谈提高煤炭运销管理水平须加强统计工作
- 角度过程能力指数及其在非对称角偏差下的推广
- 财务杠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 “飞特族”冲击国企管理
- 居住区规划的理解
- 中国式国企管理60年
- 西方EVA价值评价与物流企业管理创新
- 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途径
- 《月亮的心愿》重点问题探究
- 《月亮的心愿》整体阅读感知
- 《棉鞋里的阳光》考点练兵
- 《棉鞋里的阳光》同步练笔
- 《月亮的心愿》教学重点
- 《月亮的心愿》老师语录
- 《月亮的心愿》教学难点
- 《月亮的心愿》重点字词梳理
- 《棉鞋里的阳光》写作练习 我的家
- 《月亮的心愿》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棉鞋里的阳光》美文欣赏 阳光
- 《月亮的心愿》重难点分析
- 《棉鞋里的阳光》趣闻故事 “寿比南山”的由来
- 《月亮的心愿》重点字词的意思
- 《棉鞋里的阳光》美文欣赏 爷爷和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