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7-24
SCM、ERP、BPR :企业信息化“三利器”
SCM、ERP、BPR :企业信息化“三利器” SCM、ERP、BPR :企业信息化“三利器” SCM、ERP、BPR :企业信息化“三利器” SCM、ERP、BPR :企业信息化“三利器”
金达仁 (2004-3-8 11:19:
3
1)
SCM、ERP和BPR的新动向
以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和电子商务革命为特征的新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但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贸易、生活和学习方式,而且也促使全球化市场竞争和企业管理发展趋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2.越来越多的各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大循环。一些大的企业集团面向全球,通过并购,实行强强联合,组成新的跨国战略联盟,进而发展成经济全球化的动力和主体力量。
3.全球企业竞争趋势已由原来的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之间的单体竞争转变为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之间的群体竞争,或者是一个跨国联盟与另一个跨国联盟之间的群体竞争。
4.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双赢原则已成为SCM的商业运作模式。
5.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供应链的创新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高。
6.企业的市场竞争已由过去的产品、价格、广告和大规模生产方式等单一形式的竞争转变为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提升快速响应能力与品牌价值和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竞争。
7.传统的资本结构和获取资本的形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力资本作为资本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意义和作用已经逐渐被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企业家们所充分认识。
8.时间、质量、成本、服务和环境这五个要素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供应链和企业的整体水平与竞争力的主要标志。
9.知识、客户和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供应链和企业提高竞争力,乃至生存与发展能力的主要资源。
新经济时代供应链管理(SCM)的基本思想就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核心企业为盟主,以提高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和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双赢原则为商业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集成技术,达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从而将客户、研发中心、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服务商等合作伙伴连成一个完整的网链结构,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SCM具有以下九个特点,即:需求性、竞争性、协同性、完整性、紧密性、双赢性、复杂性、交叉性和动态性。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一种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实行企业内外资源优化配置,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切无效的劳动和资源,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业务流的有机集成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的,以计划与控制为主线,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平台,集客户、市场、销售、计划、采购、生产、财务、质量、服务、信息集成和业务流程重组(BPR)等功能为一体,面向SCM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
国外权威研究机构对未来的ERP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和方法。如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协会(APICS)认为未来的ERP将是一个全面企业集成(TEI)的系统;美国加特纳(GG)公司则称未来的ERP为ERPⅡ。未来的ERP的扩展功能主要有: 支持集多种生产类型、多种经营方式和多种产业为一体的,跨区域的SCM模式;支持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双赢原则为商业运作模式的SCM体系;支持市场分析、销售分析和客户关系管理;支持包括先进计划与排产技术(APS)在内的多种计划和优化排产方法;支持电子商务;支持物流和配送体系管理;支持集团的资本运作管理;支持更大范围的信息集成和系统开放。
业务流程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一组连续、相互关联的活动,BPR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一种基本形式。BPR的核心思想就是要不断地对企业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的重组,从而使时间、成本、质量、服务、速度和环境这些反映供应链管理和企业竞争力的要素得以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为此,企业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实行BPR,而不能仅着眼于企业应用SCM、ERP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方面。
重在应用研究
SCM、ERP和BPR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其原理并不深奥复杂,然而欲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却只有通过有效的研究与应用。
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充分表明,ERP在我国应用的成败并不取决于技术、资金、网络、应用软件和软件实施,而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主体意识。企业是应用ERP的主体,企业应用ERP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自身主体意识。只有增强了主体意识,才能提高主体能力,才能发挥主体作用,才能确保ERP项目的成功。
事实上,推广应用SCM、ERP和BPR就是有效地促使我国企业管理朝着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的一种具体方法和途径。谁能审时度势,及时掌握和应用这一方法和途径,谁就能通过管理创新迅速改变自己管理落后的面貌,缩小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企业在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上的差距;谁就能在21世纪全球化市场竞争中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
ERP项目是一个企业管理系统工程,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或者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这不仅仅是因为整个管理系统基于ERP、SCM、BPR、系统工程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而是从本质上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企业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企业应用ERP与开展企业管理创新、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我国企业应用SCM、ERP和BPR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学习、研究和应用国外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尽快改变落后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而建立起一套新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应用SCM、ERP和BPR一定要带动企业管理现代化,努力促使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成功应用ERP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必须增强企业自身主体意识;重视知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刻认识我国企业应用ERP的根本目的;正确认识ERP项目是一个企业管理系统工程;企业一定要尽快、科学地做出应用SCM、ERP和BPR的决策;企业应用ERP一定要立足于创新和BPR;引入企业管理咨询;认真做好ERP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强企业需求分析;制定明确、量化的ERP应用目标;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加强ERP项目风险分析;建立ERP项目变革管理体系;实行ERP项目监理制和评价制;完善和提高服务商的能力与水平。
研究供应链管理模式和供应链竞争力水平,不能仅着眼于供应链本身的物理结构和逻辑关系,一定要深入研究供应链管理模式中每一个合作伙伴自身竞争力水平和管理水平,每一个环节及其活动的内容、形式与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
企业在实行BPR过程中一定要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重组原则,但首先是自上而下。同时要着力研究整个业务流程中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形式和方法,两者不能分离。此外,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应由评价制度体系、评价组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评价指标体系按类型可分为经济指标和管理指标两大类;按层次可分为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三个层次;按特征可分为企业竞争力和企业管理水平两个方面。然而,我们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关键是要对各种指标的权重和指标值进行分析设定,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妈妈
- 爱护环境 ( 看图写话)
- 春天来了
- 我的书包
- 抓小鱼
- 画画
- 吹泡泡
- 卷笔刀
- 五一采茶记
- 体育课
- 放风筝
- 我家有三条虫
- 生日
- 快乐的一天
- 保护小螃蟹
- 动物电台之天气预报
- 试论规模猪场消毒技术及其存在的误区
- 试谈一起梅花鹿肝片吸虫病的诊治
- 对实验动物伦理关怀的思考
- 浅谈蝇蛆养殖常见问题及对策
- 浅析动物防疫失败原因及对策
- 动物学习之谜:变聪明可能要付出生命代价
- 动物宇航员:太空旅行的无名英雄
- 微生态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浅析猪圆环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及防控措施
- 动物有趣的自我保护方法
- 闯入动物世界
- 浅析南美白对虾红体病防治技术
- 动物学研究十项重大发现
- 面对情感压力,你会向哪种动物学习
- 《称象》相关资料
- 《称象》教学设计十六
- 《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 《称象》教学设计十七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案
- 《称象》第二、三课时教学设计
- 《太阳》教学实录
- 《称象》大改写
- 《称象》教学札记三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称象》课堂教学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