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6
物流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革新思索
物流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革新思索 物流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革新思索 物流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革新思索 文章来源教育网
一、引言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物流业,2009年5月1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部门分工方案》,对工作进度做出了具体安排。迅猛发展的物流行业形成了巨大的物流人才需求,物流专业人才跻身于我国十二类紧缺人才之列。为了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培养既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成为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的切实选择。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教育将侧重于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交际适应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竞争适应力、职业道德适应力等非智力因素的提高是重点。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有许多,而课堂教学方法是各种模式的重要载体。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关键内容。从发达国家以及各高校的实践看,针对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而言,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案例教学”。
二、物流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一)案例教学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
现代物流是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物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用户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存储,并对整个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满足社会与顾客需求的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物流管理过程涉及的主体既有物流服务需求方,又有物流服务供给方,各类主体分布在各行各业,物流业涉及面非常广泛,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学科,与之相关的知识很多,例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营管理、零售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因此,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很强。传统的教师单向知识传授脱离实际,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使学生对知识缺乏直观的了解,无法真正理解物流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更谈不上学以致用,而案例教学却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二)案例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教学是一种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和学生双方精心的准备,通过合理的案例选择和组织讨论以及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案例教学方法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对物流管理专业低年级学生,将物流管理理论置于真实的背景当中,通过提示重要概念、说明物流理论的实际应用、启发其发现物流理论在实践当中应用的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从而启蒙、引领学生对物流管理入门;对于高年级学生,适当采用诊断型和决策性案例,来培养其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三、物流管理案例教学设计
(一)案例教学准备
1.教师要对案例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的内容及教学目的选择好案例,并将案例事先下发给学生,开列出相关的参考书目,提出案例分析的主题、内容、重点等具体要求;教师熟悉并记住案例的主要内容,列出要点、问题及相关的管理概念;确定并列举出本节案例分析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尽量将案例中重要数据、表格提前标示出来,以便在课堂讨论时供学生观看;让哪位学生先发言,事前教师要心中有数;布置课堂讨论的组织方式、程序和评分方法等。
2.学生要认真做好对案例讨论的准备。学生必须根据教师的提示明确案例讨论的重点,准备好教材相关章节的理论知识和要求掌握的,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教师课前下发的案例,包括记住案例中的关键数字;回答案例后面的提问;准备好自己的建议方案等,配备有多媒体视听设备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事先制作案例讨论的多媒体课件来增强演讲的效果。
(二)案例选择
1.案例选择应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契合。案例与具体教学目标的切合度将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所以,应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选择适用案例。一般来讲,案例教学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加强理论的理解及应用;提高批判性、分析性和推理性技能;学生与参与者互相分享经验;增强个人信心和促进提出一些观点的意愿;增强分析、判断问题,提出综合决策的愿望和能力;提高行为性和社交性技能等。高质量的案例应该符合以下几条标准:第一,明确的、范围适当的学习目标。第二,综合性强、覆盖面大。第三,信息含量大、线索清晰的案例说明。第四,发人深思的疑难问题或冲突情节。第五,经过努力就能获得相关的信息。
2.案例选择要具有先进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吸收和引进国内外物流管理方面的最新理论,不断将物流领域的最佳实践引入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之中,侧重于对先进企业物流管理实践的总结和分析,将先进物流理论与实践以真实的背景展示给学生,以加深学生对先进物流理论的理解,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组织案例讨论
1.恰当分组。案例教学首先要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进行适当的分组。一般要求学生分成若干组,在小组内围绕讨论题逐一展开讨论,针对每一问题形成该小组的基本观点,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小组讨论结束之后,每组应推举一名代表作课堂发言。同一小组学生可以对本小组代表的发言做补充。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阐明自己的看法、分析、措施,以及在哪些方面应补充第一个发言者的内容。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发现和捕捉发言中的“闪光点”,要使案例讨论的过程贯穿“以学生为中心”,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反应和表现,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地让班上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
2.灵活安排教室桌椅。教室桌椅安排恰当有利于形成师生互动的局面和有利于形成热烈的讨论氛围。桌椅安排形式多样,主要原则是形成教师处于被学生们三面包围之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课堂师生互动提供极好的“地理”条件。例如可以排成U形,中间一块空地留给教师做讲台。
3.合理分配时间。一是要保证事先有准备的学员都能有充分的发言时间,并留有余地,给即兴发言和辩论交流以一定的时间。因此,要做必要的时限规定,防止一言堂和前松后紧的状况。二是控制进程。控制进程就是要使发言紧扣主题,推动进程,克服冷场、离题和无谓的争论,又要善于拓展、深化主题,防止一边倒、随大流、众口一词的简单重复倾向。
4.营造适当的氛围。现场讨论的气氛要生动热烈、轻松自然、宽容平等。当学生观点对立争论激烈时,要注意达成沟通和理解;当出现视野狭窄、观点平淡、精神松懈时又要善于挑起话题、激发争论。
5.总结与评定成绩。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重点讲清案例所贯穿的知识点和处理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对讨论不够深入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倡导和鼓励继续研究,并从参与精神、治学态度、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四、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一)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有广博而扎实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及物流管理相关领域的知识背景,在此基础上,结合特定章节的教学内容,明确本次教学的目的和重点内容。同时要求课前案例准备,了解案例所涉及的背景、相关领域的知识,并将案例烂熟于心。这样才能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掌握讨论问题的重点,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的要求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对恰当的人、提恰当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思维,开放性思维,又能牢牢掌握讨论的主线避免讨论脱离主题;还能将课堂时间和进度控制在教师刚好做完总结或讲完课的时候;能注意到学生上课状态,能通过提问把那些不专心的学生的思维拉回到课堂之中。
总之,必须积极探索案例教学方法在高效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必须通过提高案例教学教师的素质以及对案例教学进行精心设计,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唠叨老妈
- 一只桔子的故事
- 爸爸关心我
- 我的妈妈
- 我
- 我与“武侠”老师
- 厉害的我
- 姐
- 爱“总而言之“的她
- 我给我爸整“包装”
- 我的同桌
- 我的老师
- 我的好朋友
- 她
- 瞧,这一家子!
-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分析与建构论文
- 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手段改革与创新的思考论文
- 服装设计的国际宏观趋势及成因分析工业设计论文(1)
- 中国服务业投资的开放过程与政策启示
- 浅析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学安排及建议
- 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探析论文
-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影响
- 略论酒店员工职业心理素质提升路径范文
- 陕西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研究
- 烟台市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布局分析
- 中国商业贿赂问题研究:以跨国公司为例
- 工商管理课堂教学创新论文
- 天然气锅炉采暖方式的比较分析-工业设计(1)
- 工商管理专业综合实习教学研究论文
- 建筑工程管理论文:“缺陷管理”与团队建设
- 《小池》教学设计
- 古诗春雨春晓 教学设计
- 《雷雨》教学片段
- 连加 、连减和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 《日月潭》第二段的语言文字训练
- 《沉香救母》(二)教学设计
- 小马过河 教学设计
- 小鹿的玫瑰花
- 两个朋友
-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学设计
- 《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
- 《咏柳》教学设计
- 设境演练 寓教于乐——《草》
- 比尾巴(第一课时)
- 《谁的本领大》第二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