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6
浅谈无声电影时代的电影音乐
浅谈无声电影时代的电影音乐 浅谈无声电影时代的电影音乐
1895年,法国人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馆”放映了世界上最早的电影,也是最早的无声电影(默片)《火车进站》和《拆墙》等数部影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无声电影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声音而只有画面。其实无声电影也有人物的对白,只不过在当时电影的录音技术落后于摄影技术,观众只能通过演员的口型、表情、动作、姿态以及插入的字幕来揣摩故事里的情节。无声时期的电影是纯视觉艺术。无声电影时期的音乐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中期和后期。
一、早期的无声电影音乐
早期的无声电影音乐大约为1895——1908年间。那时电影刚刚起步,为了掩盖播放影片时机器运转产生的杂音,以及器材的故障与换片之间的时间空白,也为了弥补眼睛看到画面耳朵听不到声音的缺陷,往往在放映现场安排乐队演奏,于是音乐便成为无声电影的组成部分。这个时期的音乐通常是在电影放映现场用钢琴,小提琴或乐队现场伴奏,有时电影院也用留声机播放唱片代替现场伴奏,而这些音乐与电影的题材和剧情是完全不符的,尽管如此,这却是最早的电影音乐或电影的伴奏,并成为弥补视听不平衡的一种方法。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包括《火车进站》,《婴儿午餐》,《拆墙》,《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以及中国电影《定军山》等。
二、中期的无声电影音乐
三、后期的无声电影音乐
四、无声电影音乐的作用
无声电影时代的音乐功能比较单一,音乐与电影之间的这种关系并未得到深刻的发掘。但是我我们依旧不难看出无论是在无声电影时期的音乐早期是为了掩盖播放影片时机器运转产生的杂音,填补器材故障与换片之间的时间空白,维护电影院的噪杂的声音,还是偶尔用在影片放映的前面和中间是为了调节电影院的气氛,以及后来开始出现了与剧情相吻合的音乐,这使得电影音乐开始被认知,默片的电影音乐帮助观众理解剧情和加强电影情节的感染力,后期的电影音乐出现了专门为无声电影谱曲的作者,由于受到录音技术的限制,无声电影音乐依然未能完全表现出它的功能。
无声电影中通过音乐表达出各种复杂的情绪,音乐可以通过不同的节奏、旋律迎合电影不同的场景和风格。在无声电影中音乐不仅可以增强电影的画面感,还可以达到视觉和听觉的统一,起到烘托渲染画面的作用,从而扩大了无声电影的表现力。
结语
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音乐最擅长充分深刻、抒发人的内心情感,善于表现各种节奏,适当的伴奏音乐,能加强电影的感染力,对观众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随着电影音乐的发展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让我们翘首以盼电影音乐带给我们更多的震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恩施
- 考试之后
- 我的校园
- 爬山
- 我的一家
- 我的小伙伴
- 珍爱生命,防止火灾
- 含羞草
- 我心目中的2010广州亚运会
- 小狗球球
- 我的一家
- 变色龙的启示
- 我喜欢的小机器人
- 看日出
- 忏悔
- 试论摄影过程中的心理意识
- 试论小学美术与音乐信息技术的融合
- 浅谈寂寞的舞者
- 设计需给给客户带来快乐
- 关于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 浅析如何提高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谈判技能(1)论文
- 浅探声乐教学中如何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 谈色彩和软饰品在装修中的应用
- 试论《蒹葭》情景交融艺术手法的运用
- 简议知识产权托管制度建设(1)论文
- 论方正倩体字的非艺术性
- 试论巴洛克艺术风格对现代服装的影响
- 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1)论文
- 论中国新民歌流行化与原生态民歌
- 浅谈古典诗的艺术视觉效果
- 《长城》教学设计12
- 《长城》教学设计17
- 《长城》教学设计10
- 《长城》教学设计18
- 《长城》教学设计5
- 《长城》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案例与反思
- 《长城》教学设计11
- 《长城》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3
- 《长城》教学实录
- 《长城》教学设计6
- 《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4
- 《长城》教学设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