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审计师变更市场反应的理论基础

关于审计师变更市场反应的理论基础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审计师变更市场反应的理论基础

关于审计师变更市场反应的理论基础

审计师变更是证券审计市场中的一项重大事件,同时也是国际会计学界所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审计师变更是一种途径和手段,一些财务状况不好的公司可能会对其财务报表进行粉饰,而审计师的不合作行为可能会导致审计师变更的发生。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这一行为进行研究。面对这么多的审计师变更事件的发生,证券市场是否做出了及时反应?这种反应又是否是适当的?这种反应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对于我们研究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否健康、有序、有效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任何一项实证研究得以进行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本文尝试从代理冲突、有效市场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三个方面对审计师变更的市场反应这一研究的的理论可行性进行分析。

首先,代理理论认为,因为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会通过独立第三方机构对代理人的经营成果进行监督与评价。而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受各自利益的驱动,会存在代理冲突,独立审计被认为是解决代理冲突的一种机制。上市公司的代理冲突越激烈,越存在更大的动机去降低代理成本,对独立审计的依赖性,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也越强。而如果原来的审计师不能够使得公司的代理冲突得以解决,那么公司就存在更换审计师的动机。而我们一般认为,不同的事务所会提供不同质量的审计服务,如规模大的事务所可能审计质量更高,因此市场有可能对于不同规模事务所之间的变更做出反应。

一、代理冲突

现代企业由于规模的增大以及分工的细化,往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的股东由于不能时刻参与并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会委托具有较高专业知识与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对公司进行日常管理,这种行为就使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Jensen和 Meckling(1976)认为,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不同,并且对代理人的行为无法直接观察或者观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这样代理人就会存在机会主义动机。代理人可以选择在职消费等方式来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因此委托人需要对对代理人的工作业绩进行监督与考核,委托人由于受时间、地点及专业知识的限制,监督代理人的能力有限,因此他们倾向于寻找具有专业能力与丰富经验的独立第三人对委托人实施监督,而代理人也出于对其业绩的证明,进而对其报酬的保证也会要求独立的第三人对其进行审计与监督,这个独立的第三人就是审计师。代理成本分为监督成本、保证人的保证成本和剩余损失。独立审计就是解决代理冲突的外部约束机制,外部审计的监督成本也是代理成本的一部分。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监督机制中的独立审计会带来双重的委托代理关系。首先是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这是首要的委托代理关系;其次是投资者与外部审计机构的委托代理关系,即次要的委托代理关系。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投资者与外部审计机构的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基础。

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都由经营者全权负责,所有者只是对其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所有者受诸多条件的限制,不能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随时随地进行监督,因此经营者有可能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优势采用隐瞒、粉饰等手段欺骗投资者为自己谋福利,因此损害了所有者的利益。同时也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即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代理冲突越来越激烈。

在委托代理理论下,审计师受所有者和经营者委托进行审计,使公司的信息透明化,降低了公司的代理成本。因此可以说,上市公司的代理冲突越激烈,越存在更大的动机去降低代理成本,对独立审计的依赖性,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也越强。因此,代理成本越高的公司越会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进行审计。而以往的研究及经验表明,事务所的规模及声誉不同,其所提供的审计质量也会存在不同。

因为市场的一些缺陷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以及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力量的博弈,委托代理关系会发生变异。这种变异会影响到包括审计师的选择、审计的定价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并最终影响审计功能的正常发挥。

根据前面的分析,审计师变更主要分为自愿变更与强制性变更。自愿变更的原因在于购买审计意见、公司财务困境、公司需要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或者公司管理层的变更等,这些原因都在于公司内部代理冲突需要通过外部审计来解决。如果原来的审计师不能够使得公司的代理冲突得以解决,那么公司就存在更换审计师的动机。

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市场上所有的信息都会以价格的变动的形式来反应。审计师变更作为证券市场的一项重要事件,当获得有效的披露后,有效市场的投资者会依此作出及时地、相应地反应,即股价会有所变动。

二、有效市场理论

在证券市场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拥有信息的一方,如上市公司处于信息的优势一方,而不掌握信息的另一方,如投资者及证券监管部门处于信息的劣势。信息优势一方试图通过一种途径传播对其有利的消息,同时掩饰对其不利的消息。而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试图通过各种种途径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并依据获得的信息作出自己的投资或管理决策。

正因为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才使会计、审计的存在成为可能。证券市场中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试图寻找一种图径,通过这种途径,可以有效地获取信息,而会计师事务所正是由于其专业性而被投资者和证券监管部门所需要,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所做出的报告,信息劣势一方可能依此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证券监管部门也可以更好地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上市公司本身也有传递信息的需要,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无保留审计意见,可以对市场传达公司财务状况的好的消息。而一公司发生的审计师变更往往将公司的内部信息传递给市场,市场众多的投资者根据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

有效市场理论设想证券市场中所有的信息都会获得有效的传递,而信息使用者都会依此做出自己的适当的反应,因此价格总是能适当地反应一公司的经营状况,市场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有序前进。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上市公司选择会计师事务所为其提供审计服务时,有可能考虑选择什么样的事务所即是向市场传递什么样的信号,如上市公司需向投资者传递其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增强投资者信心时,会选择规模大的事务所,因为大所通常代表着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而事务所以审计报告及上市公司的重大公告为信号向委托人传递上市公司的信息,委托人依据获得的信息进行理性分析,最终完成自己的投资决策,并以此形成对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的影响。

三、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宾塞提出。Spence(1973)进行了有关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他指出劳动力市场上由于雇主对于雇工的经验、能力等并不了解,因此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而受教育程度可作为一种信号传递给雇主,因为受教育程度是可以了解和掌握的。因此,在雇佣者决定是否聘用一名雇工时,应当,也很可能采用受教育水平这一指标作为对应聘者的考核标准,从而做出决定。可以说受教育水平成为应聘者工作能力的可靠信号。与之相似,管理当局接受审计的愿望并由其担保,正是在向外界传递一个重要信号即其报告真实、可靠。因此可以说,独立审计需求也是出于信号传递的需要。

在审计市场中,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相关部门作为信息的需求者,他们就是审计的委托人。他们与被审计人,即上市公司以及审计人即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委托人由于对公司信息的不了解,或由于知识结构与时间的限制,不能对企业的各项信息有足够的掌握,为此他们聘请具有专门技术与经验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进行审计。事务所根据委托人的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各项情况进行合规性与正确性的审计,依据审计结果出具审计报告,同时敦促被审计单位对其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项进行及时完整的披露。事务所以审计报告及上市公司的重大公告即信号向委托人传递上市公司的信息,委托人依据获得的信息进行理性分析,最终完成自己的投资决策,并以此形成对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的影响。在审计市场中,事务所的选择由上市公司来完成。上市公司依据事务所的相关特征来决定是否与事务所进行合作,这其中上市公司考虑的有:事务所的规模、事务所的行业专长、地域特征、提供非审计服务的能力等。上市公司出于不同的目的,有可能选择不相同的事务所。如上市公司需向投资者传递其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增强投资者信心时,上市公司会选择规模大的事务所;如上市公司出于公司经费的考虑有可能会选择一些小所,因为规模大、信誉好的事务所意味着高额的审计收费。经过多方面分析后,上市公司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事务所,与之签定委托与代理关系。但之后上市公司评价审计师的审计结果是依据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现实中,在通常情况下,审计师会出具令上市公司满意的审计报告,以此来获取以后年度的审计工作。但随着近年来审计诉讼的不断增加,事务所承担的审计风险越来越大,一些信誉好、规模大的事务所,或不愿承担高风险的事务所,会对上市公司意见购买行为说“不”,这就导致了审计师的辞聘或上市公司的解聘。上市公司只能通过更换审计师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于审计师变更市场反应的研究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的。首先,代理冲突是导致审计师更换行为发生的前提。而市场是否有效则是研究审计师变更市场反应的最终意义,即通过审计师更换这一信息对证券市场价格的影响来判定市场是否有效。信号传递理论,即公司通过审计师更换这一行为向投资者传递一定的信息,则使审计师变更的市场反应这一研究的实现成为可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有三个“小小我”
无题
同桌冤家
圣诞
天使翅精灵少女(八)另一个凌枫?
我的朋友圈
忘不了石老师
老妹,你又在想些什么鬼点子呀?
童年的那只蝴蝶
我有三个妈妈
我们班的“语文天才”
“可爱”老爸
我的同学
我家的“皇宫”
音乐理论课程多媒体网络资源体系
语文教学怎样结合社会生活
伤感的音调,忧郁的旋律
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超声波液位测控装置中的应用
我谈语文教学
优化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思想政治课,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赏识——爱的艺术
土库曼斯坦留学生汉语声调发音的训练策略
钢琴集体课教学技巧之力度的表现
论希曼诺夫斯基钢琴前奏曲的哭泣音调与非传统性
作文要创造出“美”来——发展等级的实质
物理教学中有关提问的思考
“C语言”实验教学的探讨
洞庭湖区民间生活音调浅析
《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8
《高二新教材——外国诗四首》——《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6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4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0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8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2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4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3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6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2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