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专项审计在我国公益事业监管中的运用

浅析专项审计在我国公益事业监管中的运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22

浅析专项审计在我国公益事业监管中的运用

浅析专项审计在我国公益事业监管中的运用

瑞森德企业社会责任机构总裁段德峰这样和《公益时报》记者分析:我国当前来讲,第三方在对各家公益组织内部的风险控制、监督方面,专业力量较弱。而就国内的基金会规模来讲,让它内部有个专门的风险控制、监督的机构是很难的。有专业人员认为,引入第三方监督审计对大的公益项目,尤其大规模的募资,或者有些购买项目的评估,是比较中立的,也是公益事业监管的一个发展趋势。

1我国公益事业监管面临的挑战

公益事业是政府通过公益性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法人组织,为了满足社会群众的某些需要,而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活动。经济学家厉以宁称之为“第三次分配”,即以自愿、道德、互助为动力和基础的分配,体现责任和奉献。公益事业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程度,同时也代表了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生平的稳定程度。伴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经济的蓬勃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公益事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趋势。但是,我国公益事业正处于发展阶 段,在监管上时刻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

1.1我国公益事业监管主体不明确

我国公益事业由于主办方、发起人的各异,而且在公益事业中各级管理和申报机制不完善,导致的监管中主体不明确。当公益事业的受益人和捐赠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或者公益组织活动受到不良动机者操作时,当事人不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有关监管部门来解决问题。出现问题无人解决,这对于公益事业的参与者来说,可以说是最担心的问题。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公民道德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公益事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在这种发展中,我们发现我国相应的与公益事业相关的行政制度和法律制度保障是不完善的。我国虽然也出台过相应的公益事业的行政条例、部门规章和法律法规,但是在监管实施过程中,各地区的行政条例、部门规章、法律法规之间严重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这样的监管制度上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1.3我国公益事业监管缺乏方法创新

近年来,我国公益事业频繁曝出一些监管方面的漏洞,使得社会公众对于公益事业信心受到影响。这种慈善公信力危机的爆发和我们国家公益事业自身的特点有关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经济能力有限,公益事业需要发动全民经济支持。同时,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需要公益事业扶持的人口也是众多的。特殊的国情导致我们的公益事业不可能像国外一样依靠几个大型的慈善基金会来管理。所以,我们需要利用经济管理中的新方法和新理念,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益事业监管的方法。

2专项审计的概念及特点

专项审计,是针对具体项目的审计。专项审计中受托审计机构采用常规或特定审计的方法,对有关地方政府、组织、单位和个人进行的专门调查活动,审计内容依据受托责任不同,可涉及常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亦可涉及社会组织受托的特定事项,或者突发性公共事件等。专项审计调查具有以下特点。

2.1审计目标的特定性

由于专项审计是对经济领域中带倾向性的特定事项进行系统调查了解,通过综合分析,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揭露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组织决策提供依据,为组织健康运行服务。因此专项审计调查的目标具有特定性。

2.2审计范围的广泛性专项审计范围的广泛性主要体现在调查对象的广泛性和资料来源的广泛性两个方面。从对象上看,凡是与被调查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属于专项审计调查的范围。从资料来源上看,专项审计可以运用财务报表审计的相关资料,也可以利用其他非报表资料,如社会民意调查报告、专业机构鉴定证明,或是其他被调查机构或人员社会公信力等调查资料。

2.3审计方式的灵活性

从严格意义上讲,专项审计是审计和调查的有机结合,因此审计人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开展审计调查。专项审计调查既可以运用常规财务审计方法,亦可根据审计目标的不同采用其他综合调查方法,如民间走访、听证取材、跟踪随访等方法。从技术方法上来说,可在传统的财务审计方式上采用绩效审计、环境审计等。

2.4审计结果的时效性专项审计调查的目的是为有关机构或组织的快速决策提供依据,因此作出审计调查结论和提出审计调查建议必须要在有关组织作出决策之前,否则就会错过时机,使审计调查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3专项审计在公益事业监管中的可行性分析

在分析了我国公益事业面临的挑战和专项审计的特点后,我们可以看到专项审计在各种专业事项管理中有其独特的优点,将专项审计引入到公益事业监管是完善公益事业管理中第三方监管机制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3.1专项审计目标的特定性可以为公益事业监管提供最具公信力的鉴证保障监管不足导致的社会公信力下降是近期我国公益事业管理中的面临的严峻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在管理上可以借鉴专项审计自身严谨的审查机制和独立的审计报告来真实反映某项公益项目的实施情况。公益事业专项审计目标可依据社会公众、政府监管机构、社会团体与组织的特定要求进行确定,可将某一机构全年慈善事业运营情况为审计目标,也可将某一阶段性慈善项目实施情况为审计目标。这种审计目标的特定性为鉴证公益事业有效运营以及增加慈善事业社会透明度和公信力提供了合理保障。

3.2专项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可以为公益事业监管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披露专项审计调查的披露事项十分广泛,主要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执行情况;行业经济活动情况;有关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情况;以及上级人民政府、社会慈善组织机构、独立捐赠人受托审计的其他事项。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可以提供多侧面、多视角的信息资料披露。这不但为公益事业监管的全面性、立体化提供了合理保证,也为各级政府与社会公益事业监管部门决策的科学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3.3专项审计方式的灵活性可以为公益事业监管提供了方法上广泛的选择在专项审计运行中可以利用传统审计中的技术方法,如资料抽样审计技术、对公益物资进行监盘、对公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函证等;也可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相关方法,采取对公益事业组织环境的了解、调查走访、民意调查等方式对公益事业风险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依据特定的审计目标来实施特定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在公益事业监管活动中,专项审计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配合其他管理行为进行。所以专项审计方式的灵活性,为将第三方监督机制引入公益事业管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

3.4专项审计结果的时效为公益事业监管提供了快捷的反馈机制由于我国公益事业投入方零散,公益资金和物资投出方向分散,特别是对于突发性事件公益捐赠的监管不严密,通常使得公益事业项目信息披露不及时,使得社会公信力下降。为了能使我国公益事业坚持长期及时地向社会捐赠机构和个人公开其公益资金及物资的运营信息,我们将目光投入到专项审计这种能在节约审计成本、保证审计质量的基础上,快速形成鉴证报告的审计方式。专项审计从目标的确定到方法程序的设计都是“量体裁衣”的,削减了一些不必要的审计程序,能够保证在第一时间,快捷地向有关组织和社会公众传递反馈信息。

4结论

公益事业可以加大人民生活的保障程度,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是我们国家将长期坚持发展下去的一项重大事业。公益事业的发展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监管机制,目前众多学者认为引入第三方审计机制是国内外公益事业监管的大势所趋,是最经济和快捷的传递监管结果的方法和手段。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专项审计可以在节约审计成本,简化审计程序的前提下,为公益事业监管提供合理、快捷、有力的鉴证保障。专项审计形式无疑为公益事业的政府监督,或是社会组织和团体独立监督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学会了包包子
乐于助人的爸爸
我的习惯
我爱瑰花
可爱的春天
妈妈的辛苦
小眼睛看小岛上的环境
爱玩的爸爸
和好吧
我喜欢游泳
苦恼的星期天
我的课余生活---学围棋
白云飘啊飘
美丽的春天
我熟悉的一个人——李老师
我要做一名无愧于民的教师
宋鱼水撰文谈工作体会:学习,使我不断地飞跃
对照“六个坚持” 提高党员素质
深刻剖析思想 建设和谐社会
思想作风整顿心得体会(法院版)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践行“六个坚持” 永葆先进本色
质监事业,我无悔的选择
关爱每一位学生(师德)
驻村指导员的工作体会
我的工作心得
班主任工作体会
党员先进性教育自我剖析材料(机关人员用)
必须做到“六个坚持”
“四五”普法体会
律师执业权益保护简析
浅谈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也论性骚扰到底侵犯了什么权利
浅析数学课堂中目标教学的新理念
河南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对策(1)论文
构建西部矿产资源集群化特区可行性研究(1)论文
浅议赣州休闲产业的发展(1)论文
试论举证责任倒置在医疗纠纷诉讼中的适用*
浅谈政治教学简约化的思考
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关于打造高效优质的物理课堂教学初探
浅谈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索
浅谈语文教师的引导策略
宁德市旅游扶贫研究(1)论文
武汉市经济型酒店市场概况及战略探讨(1)论文
《 登 鹳 雀 楼 》
7、我是一条小河(第二课时)
8.建筑奇迹
做风车的故事
王二小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后记
18 雪 娃 娃
小猫钓鱼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多有趣的地方
5.草原上的鹰
畅游诗乐园
7、课间十分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