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IPO会计舞弊:审计失败分析

IPO会计舞弊:审计失败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IPO会计舞弊:审计失败分析

IPO会计舞弊:审计失败分析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

独立审计准则关于审计失败的界定,主要考虑审计失败的法律责任认定问题,指出审计失败是注册会计师没有遵循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该定义明确指出审计失败是由于注册会计师没有遵循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出现的审计失败,从而引致法律责任。由于审计失败的性质严重且可能引起法律纠纷,研究只能以相关部门的处罚作为审计失败的案例,法律处罚的事由是注册会计师是否有过失或欺诈,因此现有关于审计失败的研究多以此为出发点。

(一)审计失败的原因 秦荣生(2002)将审计失败的原因分为两类:一是被审计单位的舞弊及经营失败,二是注册会计师的过失与欺诈,据此提出相应防范审计失败的措施,主要有谨慎选择审计客户、深入了解客户业务、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严格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正确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有舞弊迹象时修正审计计划等,其对审计失败的研究主要立足于会计师事务所如何防止审计失败,所提出的规避措施都是如何更好地遵循独立审计准则,但前提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没有私心。邹晶等(2007)从注册会计师的过失、欺诈论述了审计失败的原因,并认为这是审计失败的内因,将经营失败和审计期望差作为审计失败的外部诱因。王建新(2008)运用舞弊三角形理论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和事务所违规的动机、机会和自我合理化,指出审计失败是事务所违规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共生的结果,认为要治理审计失败除了从上市公司、事务所考虑之外,还应当加强监管,提高违规成本。此外,黄世忠、陈汉文以美国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而出现的灭顶之灾来阐述审计失败的原因。黄世忠(2003)以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案例为基础,指出重大审计失败的一般性原因包括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缺乏必要的审计程序及证据等。陈汉文等(2003)从审计独立性、注册会计师管制模式、会计师事务所组织结构、会计准则制定和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行为等视角深入分析安达信事件,透视诱发华尔街财务舞弊与审计失败的深层原因,分析影响审计独立性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对注册会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的限制、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审计回避、事务所定期轮换等,提出从公司治理、披露管制、事务所组织结构和行业监管等方面来预防审计失败。

进行自我保护的需要,这主要考虑法律层面对审计失败责任判定的证据需求及相应承担的程度不等的处罚,避免没有证据的判罪。然而,注册会计师作为“理性经济人”,所从事的一切活动皆离不开利益之权衡,抛开法律层面的考虑,审计失败背后是经济利益之诱惑,从“深口袋”理论可知,注册会计师职业具有相当高的收入,那么注册会计师为什么会屈从于这些可能导致审计失败的经济和政治利益,相关研究没有给出解释,对该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从更深层面理解审计失败的原因,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和管理层对IPO会计舞弊审计的监管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三、IPO会计舞弊制度背景分析

企业发展中的融资约束以及IPO股权融资的管制背景,使许多不达标公司有强烈的IPO会计舞弊动机。

(一)我国企业资金需求大,但融资渠道有限 受我国现行金融体制的影响,我国企业融资渠道有限,面对发展的需求,资金匮乏成了发展的瓶颈,许多公司甚至冒险使用高利贷。上市筹资的相对便利性和低成本,使其成为很多公司的首选融资方式。上市募集的资金是企业可以永久性使用的权益资金,是所有者的投资,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募集资金数额大,远高于有限的银行贷款;最重要的是可以不向投资者分红或进行“蜻蜓点水”式的分红后再融资,因此募集资金的使用成本低于银行借款利率,在公司不分红的情况下,资金使用是零成本。一旦上市成功不仅可以解决发展面临的资金制约,而且公司股权流通可以给原始股东带来上万倍的财富增长,满足个人对财富的追求,所以许多公司谋求上市融资。 四、IPO审计的经济政治利益

对于拟上市公司来说,在目前的发审制度下,公司首次上市时一般需要提供具有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最近三年(或三年又一期,部分国企是不足三年)的财务会计报告。本文IPO审计指公司申请上市时的审计。IPO审计是公司上市必须的程序,体现为较强的强制性。审计者是“理性经济人”,经济利益影响事务所的独立性,进而影响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此外,上市实行审批监管,监管会导致利益方的政治寻租行为,影响事务所的业务来源和收费。

(一)经济利益 首先,IPO较高的审计收费是会计师事务所产生合谋的经济利益驱动因素之一。IPO审计市场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审计市场,这一市场上的审计收费远高于年报审计市场的收费,因此,每个审计师都非常看重这个市场的业务以及带来的经济利益。自2009年IPO重启以来上市的A股公司,上市审计费平均每家300万元,远高于一般年报审计。其次,IPO成功后可能的年报审计业务是会计师事务所产生合谋的另一经济利益驱动因素。事务所一旦承接了一家公司的IPO审计,通常就很容易与之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由于前期的合作关系,上市后的年度审计一般仍由做IPO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承揽。更换事务所的上市公司不多,一方面可以规避不必要的监管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寻找新会计师事务所带来的洽谈、签约等直接费用和人力费用,以及与新会计师事务所接触了解可能产生的潜在成本,建立在前期互信基础上了解情况的双方更易开展合作。再次,咨询服务及其他业务。验资也是公司上市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收费项目,除此之外,上市前后可能的专项审计、咨询业务等也影响事务所的收入。最后,IPO审计业务可能带来的潜在收益。会计师事务所的年业务收费总额是会计师事务所综合实力排名的主要影响因素,排名越靠前对事务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越大,使其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客户和审计收费;成功的IPO审计业务,为其在这一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声誉,会增加获得其他IPO审计业务的机会。上一年审计的IPO公司数量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其IPO市场份额越高。

择和审计收费的影响(Wang et al.,2008)。在主板和创业板的60名发审委委员中,有21名来自于会计师事务所。IPO审计项目数量前十的事务所中,有7家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担任过发审委委员。一方面,发审委委员在审核其任职事务所审计的拟上市公司时,自然会支持选聘其所在事务所作为审计师的公司,拟上市公司更易通过审核;另一方面,在发审委委员来自事务所的情况下,拟上市公司很容易利用会计师事务所与发审委委员的关系,向会计师事务所寻租,进而向发审委委员寻租,以便顺利通过审核。拟上市公司向事务所寻租,降低了审计监督的独立性。

五、审计失败分析

在IPO的盛宴中,公司IPO会计舞弊成功,原始股东是最大的受益者。原始股东的财富在上市成功的那一刻成千上万倍的膨胀,摇号中签的中小股东通常也在“打新股”的狂潮中赚取巨额收益。IPO会计舞弊往往是原始股股东“主导”,潜在中小股股东支持的舞弊,是被审计单位精心策划的舞弊,在审计查证的技术上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容易出现审计失败。此外,被审计单位作为“理性经济人”自然也会选择合作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在上市过程中能助其顺利通过监管的事务所,更可能向注册会计师寻租、施压或进行贿赂,导致审计失败。现有相关研究已经关注了监管处罚的力度偏轻导致注册会计师违规成本相对于巨额的利益太低,刘峰(2001)在对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中指出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安排现状使得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法律责任比较低,加强违规处罚的力度是防止审计失败的外部约束机制。鉴于外部监督制度的研究成果颇丰,对此不再赘述。本文首先从独立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展开,分析在IPO审计中委托代理的变异以及由此引起的审计目的的变异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影响;其次,由于审计所处的市场环境直接影响审计执业行为,笔者分析审计质量的市场需求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影响;最后,中国几千年来广泛存在的关系文化,在IPO审计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承接,业务承接中的“潜规则”可能影响审计的独立性,进而引起审计失败。

(二)审计目的变异与审计失败 IPO审计中委托人股东兼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以及我国公司的上市管制,使审计目的发生了变异,不是为了解决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而是为了满足IPO审核中强制性审计需求,迎合监管需要。IPO审计是公司上市必须的程序,体现为较强的强制性。上市管制契约意味着审计报告必须是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才可能通过监管部门审核。拟上市公司必然要选择能为其提供“合格审计意见”的事务所,符合监管的审计报告由哪一家事务所出具在使用上没有本质差异。审计目的的变异导致愿意合作的事务所审计会计舞弊公司,出现审计失败。

(三)审计质量的市场需求与审计失败 委托人聘请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这一行为是向市场传递其报告可靠性的信号之一。当市场能够准确

理解该信号时,委托人会倾向于获得高质量的审计,解聘威胁对会计师事务所影响较小,其牺牲声誉发表不当审计意见的可能较小。在这种市场机制下,声誉直接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利益,声誉的损失可能导致事务所的解体;当市场不理解该信号时,委托人缺乏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主要考虑能否得到满意的审计报告以及审计成本的高低。在这种市场机制下,声誉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约束较小,解聘威胁对事务所影响较大,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和经济利益可能会使其发表不当审计意见。

IPO进程中自愿性审计需求不足,导致市场对高质量审计需求不足,造成审计业务中委托人和注册会计师地位不平等,委托人在审计契约的谈判、签订、履行中处于主动地位,事务所缺乏提高审计质量的动力,容易受到解聘威胁和经济利益诱惑的影响,而出具不实审计报告。审计质量市场需求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只能通过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审计服务而生存,即提供低质量的审计服务。

(四)业务承接的“潜规则”与审计失败 IPO审计巨大的经济利益,使IPO审计市场上的竞争激烈程度高于年报审计市场。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关系”这一隐性“潜规则”在事务所的业务承接中至关重要,加上中国几千年的关系文化,熟人社会的游戏规则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巨大威力,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获取往往通过相关关系人引荐或介绍。而委托人更倾向于雇佣能够考虑这种关系的“会计师事务所”以更好的协调配合审计服务达到最终审计目的。基于“关系”和经济利益的考虑,审计自然会配合委托人出具其满意的审计报告,极可能会导致审计失败。

六、结论

IPO审计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诱惑,可能导致会计师事务所产生合谋,发表不当审计意见;企业IPO过程的审批管理,导致拟上市公司可能通过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政治寻租,影响事务所的业务来源和收费。经济政治利益是引起审计失败的表面原因,进一步分析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屈从于这些利益的因素,有助于更深刻理解审计失败的根本原因。研究发现:第一,拟上市公司管理者往往由创业者股东或其亲属担任,使IPO审计中审计业务委托人与监督对象合二为一,具有审计选择权和审计定价权,加之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激烈竞争,注册会计师很容易屈从于解聘威胁,出具不实审计报告,出现审计失败;第二,IPO审计中委托代理关系的变异,以及管理层对IPO实施管制,导致IPO审计目的发生变异,由监督代理人的报告责任履行情况变为迎合监管的审核要求;第三,市场对高质量审计需求不足,声誉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约束较小,解聘威胁对会计师事务所影响较大,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和经济利益可能会使其发表不当审计意见,出现审计失败;第四,“关系”这一隐性“潜规则”的广泛存在也加大了审计失败的风险。

鉴于IPO会计舞弊审计的重要性,以及审计中存在的特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在市场层面,完善市场机制,加快培育中小投资者识别审计质量的能力,引导专业机构投资者对审计质量的合理运用,形成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市场。在制度层面,完善IPO公示制度,形成社会各方共同监督的体系,增加舞弊发现途径以对拟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的不诚信行为进行监督,形成一种制衡机制;制定IPO审计相关实施规则,强调IPO会计舞弊监督的重要性,加大对会计舞弊的审查力度,必要时进行专门的舞弊审计。在监管层面,对于来自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审委委员,应完善相应的选聘和审核机制,保持其在IPO审查中的独立性,避免政治寻租行为的发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中国 情 结
反省
“雷公”老师
快乐的一天
我当小老师
我的小表妹
柳絮
妈妈,谢谢您
我的弟弟
秋景图
端午节
春天的郊外
读《皮皮鲁和幻影号》有感
秋天的雨
我真想长瘦点
地勘单位内部审计的思路
事业单位审计风险防范对策措施探讨
浅论信息技术应用状况对电子政务的影响(1)论文
探讨我国当前电子政务的现状问题(1)论文
探析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1)(1)论文
关于公路养护单位加强内部审计的探讨
论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
工程项目审计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强化我国企业内控审计方法研究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综述(1)论文
电子政务下广东省计算机审计评估体系研究(1)论文
基于1141号审计准则透视科龙财务报表舞弊
探析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问题及路径选择(1)论文
论加强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的思考
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方法研究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送教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思考
《母鸡》一课想到的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思考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和思考
《母鸡》教学思考(推门课)
《颐和园》设计
《母鸡》教学案例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思考
《猫》思考(推门课)
《给予是快乐的》一文的教学
《猫》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颐和园》教学思考(推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