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浅析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内审人员年龄及知识结构的更替不畅,严重阻碍内部审计质量管理

一是内审人员年龄相对老化与知识结构单一同时并存。一方面,年龄老化造成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质量风险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当前内审从业人员多数从事过多年财会工作,因而,大多是以财务工作的思维来观察审计,知识结构不合理,复合型人才少,对经济业务复杂性的了解不足,缺乏多层次、多角度深入分析和思考,最终导致审计报告质量不高,难以达到审计工作要求。二是内审人员培训质量难尽人意,人员素质难以有质的飞跃式提高。内审人员虽有参与新业务、新技术、新知识培训和专业培训的要求。

2.缺乏审计质量控制机制,审计质量保证无法落实

一是缺乏全程性的质量控制意识,审计质量无法保证。一些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未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有关要求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从而导致重大“漏审”。二是忽视审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审计质量缺乏结构支撑。三是审计报告质量参差不一,审计质量缺乏客观载体。四是缺乏有效的审计复核制度。部分银行即使实行复核控制,也往往只是内部审计报告的复核,且只停留在审计组长及部门负责人对问题的定性方面的审核,缺乏在对重要的审计证据和工作底稿进行重点抽查复核的基础上,全面复核结论性的工作底稿的环节,使复核控制的作用大打折扣。

3、缺乏统一的审计质量标准,审计工作质量考核依据不足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是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依据和内部审计业务的作业规范,是内部审计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银行现行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建设明显地偏重于内部审计法律、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而忽视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的建设,结果导致内部审计质量标准不明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无章可循,各分支行内部审计运行各行其是,质量状况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审计质量标准,在审计模式的不断变换中,人员或者无所适从,或者机械模仿,难以提高审计质量。同时,审计标准和依 据与被审计对象业务操作要求有出入,即信息不对称,透明度差,信息不能很好地共享使被审计对象有时也无所适从。

4、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内部审计质量受到制约

独立性是审计质量的根本保证。目前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审计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严重不足,审计价值未能得到重视和挖掘,内部审计的地位难以真正确立。二是内审部门职能地位难以凸显。内审部门只是银行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没有直接参与监督管理中央银行业务应有的地位,基层行特别是支行内审职责实际上被边缘化,因支行内审人员一般都是身兼数职,内审从业人员普遍责任感不强。

5.内审信息化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

相对于银行业务信息化管理状况,内审工作信息化水平远远跟不上业务发展的步伐,一方面内审干部中计算机专业人员仍比较缺乏,另一方面对计算机业务培训力度不够,现场审计仍以翻阅凭证、账簿、日志等手工操作为主,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还不够广泛。内审信息化水平不高,成为制约当前内审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实现途径

1.加强内审业务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内审人员知识更新和技能提高是转型成功的基础保障。一是要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着力从内部挖潜,培养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和开放思维,不满足于当简单的机械手,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继承中发展、思考中提高。二是帮助内审人员建立职业规划,采取激励措施,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内审人员参加CIA、高级审计师等执业资格和水平考试,改善内审人员知识结构,引导内审人员向职业化、专家型发展。三是加强内审业务培训,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提高内审人员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不断加强政治理论、专业技能、信息技术、管理和哲学等方面的学习,提高内审人员综合素质。四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将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一定协调管理能力的人员配备到内审部门;五是进一步加强“人才库”建设,根据本辖区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适当将部分其他部门业务骨干纳入审计人才库。

2.加强内部审计项目质量的过程控制,夯实内审质量管理基础

审计项目质量是内审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内部审计项目质量的过程控制尤为重要。首先,建立小组长、主审人、审计组长三级复核检查制度,控制审计实施过程中每个程序落实到位,高质高效完成。一方面,做好审前调查工作,确保审计方案具体、全面、明确;另一方面,做好现场审计质量控制,确保现场检查全面、依据收集齐全、问题查证清楚、事实认定准确,查深查透。与此同时,做好审计报告质量控制,确保审计报告内容完整,格式规范,实事求是,证据确凿、言之有理、分析准确、处理得当。其次,建立内部审计考核系统,制定明确的审计业务监督和考核程序及方法,对内审人员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等进行全面考核,同时,建立审计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督促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严格按照内部审计准则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

3、建立和实施审计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内审质量管理

一是制定出台具有操作性,兼具指导性、约束性和权威性的审计质量考核标准。二是建立健全内审评价体系。在研究、实践与借鉴的基础上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统一的内审质量评价标准。其内容应包括审计目的、程序评价、审计证据、底稿质量评价,审计报告质量、结果评价,整改落实跟踪情况评价,审计资料归档评价,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专业水平评价,总体审计效果评价,审计人员后续审计评价等。

4.建立新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增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银行总行要建立由一把手主管的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及主要的内审业务领域。总行设内审司,对行长负责,对下实行垂直管理。总行以下按区域审计分部,向总行内审司负责,具体负责所辖分支行的内部审计工作。审计部门具有独立的监督检查权、问题认定及处分权。明确其行政地位和基本职责,减少审计工作和案件查处中的阻力,彻底改变以往审计部门隶属于分支行实行块块管理的弊端,确保内审审计公正、公平性及审计质量。

5.应用科技先进手段,保障内审转型顺畅

一是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基本技能普及培训力度,在此基础上进行中级、高级培训,将培训的内容不断深化并拓宽,将计算机知识和审计知识融会贯通。二是要大力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加快审计数据库建设和被审计单位的信息联网,推行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的系统审计管理模式。三是充分利用总行开发的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建立一个集日常监测、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审计分析、风险预警于一体的风险评估数据平台,合理确定每种业务和每个环节的风险点,逐步开展风险评估工作,保障内审转型顺畅。四是建立健全内审分析成果转化机制。要充分运用计算机处理手段,推进内审分析成果的资源共享。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电灯与蜡烛
金色的秋天
泉眼、小溪、河流、大海
快乐的星期天
校园一角
红色之旅
写景两则
翻花绳
我家的小丑丑
还大海伯伯一张笑脸
教室
你对武汉了解多少?
假如我是科学家
藏在老胡同里的《新华日报》旧址
国庆见闻
家庭档案管理
探讨青海地区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的特殊性
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对馆员的影响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的研究
当前我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弱势及改善措施
浅谈文物保护的“四原”原则
基于构建和谐文化下的党校档案文化建设研究
关于如何做好我国科普图书的思考与探索
浅谈高校教学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论代位求偿权在人身保险中的适用问题
浅谈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与解决方略
探索医院档案管理的长效机制
浅析如何加强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加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探讨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军神》教学设计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设计